她曾是央视名嘴,领导创办了《曲苑杂坛》节目,这个节目一经播出火遍大江南北,更是获得了全国优秀节目一等奖,她就是家喻户晓的央视主持人汪文华。
然而,就在汪文华事业和栏目非常爆火的时候,却因揭露姜昆丑闻,汪文华被封杀了,节目更是停播,就此消失在大众视野中。
那么,当时到底所为何事?如今十几年光阴一晃而过,70岁的她处境又如何?
汪文华出生在河北保定的老巷子里,打小听着评书、看着京剧长大,3岁那年,母亲突发瘫痪,家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
别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她已经踩着板凳生火做饭,给母亲端水喂药。
14岁,汪文华迎来命运的转机,凭借扎实的京剧和快板功底,被武汉空军文工团破格录取。
从话剧舞台到报幕岗位,她总能把普通的活儿干出花儿来,主持天赋藏都藏不住。
那时候她痴迷评书,听说袁阔成在辽宁营口,二话不说放弃三年一次的探亲假,自掏腰包跑去拜师。
学艺的日子里,军营战士、锅炉房工人都是她的“评委”,观众的笑声就是最严苛的考核标准。
转业后,中纪委抛来稳定的橄榄枝,换作旁人早乐开了花,可汪文华偏不,她心里揣着更大的舞台,毅然转身投向充满未知的央视。
1991年,领导丢给她个艰巨任务:办一档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化节目,这要求听着像“要五彩斑斓的黑”,同行都等着看笑话。
关键时刻,师父袁阔成出手点拨,帮她搭起节目框架,《曲苑杂坛》就此诞生。
创业初期,团队就仨人,汪文华身兼数职,导演、制片、主持、外联一肩挑。
为找好苗子,她钻进河南县城的小茶馆;力排众议启用洛桑,成就了《洛桑学艺》这个爆款IP。
那段日子,她每天泡在台里16个小时,睡折叠床、啃冷盒饭,把文工团练就的吃苦精神发挥到极致,她大胆创新,把MTV手法融入节目,让琵琶弹唱都有了新花样。
靠着这股拼劲,《曲苑杂坛》收视率一路狂飙,把《正大综艺》《综艺大观》都甩在身后,海外版权也卖得火爆。
还捧回“全国十佳摄制组”的大奖,1998年她更是拿下主持界最高荣誉“金话筒奖”。
可谁能想到,事业如日中天的汪文华,会因为一场风波跌落谷底。
正当《曲苑杂坛》红遍全国时,一场风波却悄然袭来。
彼时姜昆正筹划个人网络相声专场,盯上了这个国民度极高的平台,三番五次找到汪文华,要求节目组为其“开绿灯”,想借着央视的影响力给自己造势。
汪文华当场拒绝:“这是国家的平台,不是个人博名声的工具!”这话直接得罪了这位曲艺界“大佬”。
姜昆竟在未通告的情况下,带着团队突袭录制现场,强行插队录制,原本安排好的节目流程全被打乱。
现场工作人员回忆,那天录制棚里乱成一团,有人甚至看到姜昆故意指挥助理挪动机位、调整灯光,摆明了要让录制无法正常进行。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汪文华没惯着,镜头前,她直接点名姜昆“走后门”,怒斥这种破坏规则的行为,事情一经曝光,舆论瞬间炸开了锅。
姜昆身为曲协主席,不仅没收敛,反而公开抨击《曲苑杂坛》“不伦不类”,还揪着片头曲里“相声”唱成“响声”的小问题大做文章,指责节目“误人子弟”。
业内很快传出消息,姜昆联合曲协向央视施压,切断节目资源,央视内部人士透露,汪文华这是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没多久就被“雪藏”。
节目为了挽回收视,被迫大幅调整内容,魔术杂技占比越来越高,曲艺的味儿越来越淡。
老观众痛心疾首:“这还是当年的《曲苑杂坛》吗?”汪文华看着亲手打造的节目被改得面目全非,无奈又心酸:“连初心都没了,节目成了四不像。”
到了2011年,选秀综艺扎堆涌现,年轻观众大批流失,德云社势头正猛,可央视却将其“拒之门外”,《曲苑杂坛》错失翻身机会。
收视率暴跌60%,制作费拦腰砍半,曾经辉煌的团队只能无奈解散。
这场风波,彻底改变了汪文华的事业轨迹,也让观众记住了这个敢说真话、坚守原则的央视名嘴。
《曲苑杂坛》停播后,汪文华没有沉浸在事业失意的阴霾里,她迅速创立非营利组织“中华曲艺社”。
她亲自带队走进偏远山区小学,那里的孩子们从未接触过快板、评书,手机游戏占据了他们大部分课余时间。
汪文华知道,这些传统文化瑰宝才是最该传承给孩子们的,她四处奔走,说服退休的老艺人出山,组建起“银发义工团”,在大山深处创办了全免费的「云山书院」。
三年时间,300多名贫困农村娃走进书院,在这里免费学习生活,接受传统曲艺的熏陶。
办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曾有保健品公司开出两年800万的广告报价,却被她一口回绝:“我的脸只属于书院的孩子。”
为了给书院筹措资金,她忍痛拍卖珍藏多年的戏服,筹得的23万全部用来购置民乐器材。
自己住在漏雨的农房里,用着老旧的老年机,却把书院布置得温暖又现代,装上地暖、配备智能教室,还让每个学生都能用上电子琴。
如今70岁的汪文华,依然保持着雷打不动的作息。
清晨6点下农田耕作,种出的蔬菜供给书院食堂;8点半准时出现在课堂,亲自给孩子们上《传统曲艺鉴赏》课;晚上7点,又带着学生们排练非遗皮影戏。
她用行动证明,离开央视舞台的人生,照样能在传承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解放网-新闻晚报——2005-06-22《汪文华高调回应姜昆:为个人树碑立传?没门》
中国新闻网——2022-07-05《中国“金话筒”主持人汪文华:乡村振兴更需要文化振兴》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