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初中才发现,能成“黑马”的孩子,小学普通有3个特点

下午瑜伽课结束后,我们几个妈妈顺路去喝茶。初秋的阳光透过玻璃窗,铁观音的香气里,话题很自然地转到了孩子身上。

小英的儿子今年高一,女儿初二,她抿了口茶说:“有些孩子上小学时,俨然就是一个小透明,成绩始终在中游徘徊。可一上了初中,就像脱胎换骨似的,成绩稳步上升,一跃成了别人眼中的黑马。”儿子在读高一、闺女在读初二的小英,聊起了一个家长都绕不开的话题。

“对,确实有这样的人,以前我读书时就遇到不少。”刚还在默默吃饭的小盈,应声说。

“我爱人以前在小学教了8年,现在在中学也做了5年的班主任。他发现,上初中后能成为黑马的孩子,身上普遍有3个特点……”

听到小英这么一说,我整个人亮起来了,饭也不吃了,竖起耳朵细细地听。她说得特别在理,有些孩子就像春天的竹笋,小学阶段蛰伏在地下悄悄积蓄力量,一场春雨后便破土而出,一天一个样地往上蹿。那他们都有着什么样的特质呢?美妈这就为您揭晓:

1.对时间,有很强的掌控感

有的人,天生就对时间有很强的感知。他能估计一件事大概要花多少。

比如,他能估摸刷牙要3分钟,吃晚餐要半小时,一张卷子要花40分钟;做作业也会自己在那盘算:“先花10分钟搞定简单的,余下时间再专心对付难题。”

这种在设定时间内,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能力,便是时间管理。

小学就3门主课,只要跟紧课堂,不用太费力就轻松拿下。可一到初中,科目一下子增到7门,知识密度和难度都上了几个台阶。

擅长时间管理的同学,就能显现他的实力了。有时他学得太过游刃有余了,你反而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他是突然开窍了。其实他的优势一直在,只是我们没有觉察而已

我家崽崽,其实只要他认真,写作业还是蛮快的,可他跟我一样,对时间的感知有些差。老爱给我画大饼:今天回家休息10分钟,就开始写作业,八点半前肯定能写完。可他玩着玩着就不知道时间了,好不容易开始,却是写一会玩一会,自以为很快就能做完。

为了加强时间管理,我买了沙漏和定时器。刷牙洗脸这类生活小事,就交给5分钟沙漏,而做功课时,定时器便是孩子的专属战友

当然,我也会把时间带入到日常对话时,“这次整理书本文具,只用了6分钟,真棒!”、“从学校到家,我们路上花了15分钟”……

孩子对时间有感知,将来再多功课,他也能安排妥当,不用着急忙慌的了。

2.把书当零食,没事就啃两口

“我爱人教的一个男孩,小学时净看‘没用”书,对作文选毫无兴趣。有时上课还偷偷看课外书,气得老师牙痒痒的。可就是这样的小孩,到了初中,成了老师的香饽饽,最后考上了重点高中。”

在许多人看来,小学就该狠抓习惯,读他们认为该读的书。

可读书就像吃饭,来回吃那一两样东西,营养是不够的。要吃杂一些,五颜六色都吃上,这样营养跟上了,脑子才能转得更快。

所以,不管是自己买也好,还是从图书馆借也好,书一定要管够。像历史、经典文学,还有说明类的书,娃越早看越好。

就拿历史书来说吧。

古诗词和古文里处处是典故,不了解背景,读起来就像雾里看花。但若娃早早过《史记》,遇到“孺子可教”这个成语时,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张良为黄石老人三次拾鞋的画面;

读到王昌龄那句“但使龙城飞将在”,就想到那个直捣龙城的卫青,还有让匈奴闻风丧胆的李广;读到《出师表》里“亲贤臣,远小人”,马上就能想起诸葛亮在《三国志》里鞠躬尽瘁的身影。

当你读过这些历史书,学习古诗、文言文就能信手拈来了,甚至可以跳着学,孩子能不成为黑马吗?

像图鉴、百科这些说明类书籍,结构清晰、信息密集,读多了,孩子不自觉地就掌握了“分类、比较、归纳“的科学思维。这对他未来学好理科有莫大的助力。

文学看起来是“闲书”,却能帮娃提升语言美感、共情力和精神格局。比如,读过《小王子》的孩子,写“友谊”时笔下会有星光;读过沈从文,他的文字里自然会带上乡土的温度。

3.把“玩”当作正事来干

在父母的潜意识里,小学生的任务,就是认真学习。玩耍,是不务正业。

说到专注力,人们也认为,能正儿八经地伏案学习才作数。然而脑科学家认为,孩子在感到“有趣”的瞬间,注意力才能增强,而玩耍恰恰能把他们带到心流的状态里去。

也就是说,小时候让娃自由地玩耍,才能锻炼到他深度沉浸一件事的能力,继而提高学习专注度

就拿搭积木来说,当娃儿产生诸如“真好玩!”或“这真有意思!”的情绪时,管控注意力大脑前额叶就会活跃起来。这时若是没人打扰,脑内的多巴胺就像啦啦队一样不停助威,继而深化他的神经系统,塑造出一个动力十足的大脑

玩耍是受内心驱动的,当家长看见孩子“贪玩”,不是粗暴地打断,而是提供支持或引导,孩子就能获得强劲的内在驱动力。当他找到为什么而学习时,他就能咬定目标不放,一路高歌猛进。成为黑马,就不足为奇了。

平时在网上冲浪时,不时看到这样的声音,“那谁的孩子,从小放养,没见家长管过他,还不是一样考上了985。

也许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人家给娃创造了条件,让孩子尽情享受了玩乐带来的乐趣呢?

不要拿成人的角度,去评判孩子做某件事是否有用,而是要帮他找到他感兴趣的游戏,让其尽情玩。当他集中精力做某件他不擅长的事情时,我们也要保持耐心,帮他降低探索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育儿   黑马   初中   孩子   小学   时间   沙漏   学时   定时器   家长   注意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