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个人的层次高低,不要看他的穿衣打扮,也不要看他的职位高低,而是要看他是否具备这5种“暗能力”

《天道》中,有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台词:“强者文化造就强者,弱者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

这句话出自剧中的主角丁元英,而他本人就是一位令很多人称赞且心服口服的强者。

丁元英曾在股市狂赚两亿,在结束一段商战后,他暂且放下了过往的成就,本打算过一段普通人的清净生活。

在古城居住的那段日子里,他几乎不与人来往,穿着朴素的衣服,吃着简单的饭菜,当被问起工作时,也能坦然向对方回应“没工作”。

可这样一个外表看起来普通的人,当很多人与他接触后,都察觉到了他身上非同常人的气质。

这种非同常人的气质,源自他所具备的远超常人的“暗能力”。

现实生活中,判断一个人的层次高低,重点不在于看他的穿衣打扮,也不是看他的职位高低,正是要看他是否具备以下5种“暗能力”。

来源:视觉中国

认知高

守脑如玉,拥有独立判断能力

《教父》中讲道:

“花一秒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也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这个道理背后暗藏的,就是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根源:认知。

认知层次高的人,就像拥有一个精密的过滤器,对涌入脑海的信息始终能保持警惕,不轻易被他人带节奏,也不盲目追随潮流。

丁元英就是如此,在帮助王庙村脱贫的过程中,他不仅一眼看穿了传统音响行业的发展瓶颈与潜在商机,随后又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出了一条独特的产业链,让王庙村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剧中的肖亚文和欧阳雪也因为有着过人的认知水平,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格律诗出现危机,需要应对官司时,公司的其他几个股东都觉得没有任何胜算,于是纷纷准备退出。但肖亚文和欧阳雪却理解了丁元英的用意,没有被其他几个人带偏,选择迎难而上,不仅渡过了难关,还抓住了新的机遇。

人生在世,有多少人活成了“信息的囚徒”,旁人随口的一句话,就能轻易动摇他们的决定。由于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一次次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栽了一个又一个的深坑。

真正的强者,不管到了多大年纪,总能保持着守脑如玉的定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实现人生的破局。

前行路上,务必做好以下3件事,拓宽视野、改变思维,拥有清醒的头脑,把生活的钥匙掌控在自己手里:

1.建立“信息滤网”:每天尽量留出30分钟深度阅读经典书籍,远离碎片信息轰炸;

2.养成“延迟判断”的习惯:遇到一件事,不要急于下结论,先收集多方面的信息,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

3.定期思想断舍离:警惕那些固化的思维模式,像擦拭玉器一样,时常审视自己的认知,去除偏见和谬误。

来源:视觉中国

能量强

强大的情绪修复力,修炼反脆弱体质

生物学家颜宁曾在一次访谈中,讲到自己的生活态度:

“别人不给阳光,自己也要灿烂,即使别人不表扬你,自己也要在生命中找到成就感。”

在她看来,人怎么活都是一辈子,你高兴也是活,不高兴也是活,每天晚上都应当睡个好觉,把负面情绪趁早取消。

仔细想想,这也是强大之人都拥有的一个共性:总能在最短时间内修复自己的消极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而非负能量的奴隶。

即便遭遇逆境,也能从中汲取成长的养分,让自己快速调整过来,积极面对问题。

丁元英一路走来,并非尽是坦途,他在遭遇父亲的过世和爱人芮小丹的意外离世后,曾一度伤心欲绝。

在此情境下,他还面临着众人的质疑埋怨,大家纷纷指责他太过凉薄,可他始终都是默默接受。在他的人生观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数,人应该学会接受无常的发生。

人活一辈子,都会经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有人会在雨中崩溃大哭,抱怨命运的不公;而能量强的人,会迅速找地方避雨,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在雨后尽快修好被大风吹垮的窗户。

这种“反脆弱”的体质,让他们在生活的惊涛骇浪中始终能保持前行的力量。这种自我修复力本身,就是一份难能可贵的技能,终将伴随一个人攀登到人生的高峰。

人生路漫漫,脆弱的人被风浪打碎,强大的人把浪花穿成珍珠,日子过成什么样,往往都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往后的日子里,做一个不被大风吹倒的人,从以下3点做起,守好自己的能量场:

1.建立“情绪急救箱”:当情绪低落时,做一些能让自己快速放松的事情,比如听音乐、跑步、和朋友聊天等;

2.培养“成长型思维”:把每一次挫折都看作是成长的机会,问自己“从这件事中我能学到什么”;

3.学会“隔离情绪”:工作中的烦恼不要带到生活中,生活中的琐事也不要影响工作,给情绪划清界限。

来源:视觉中国

处世稳

藏得住事、沉得住气

懂得收敛锋芒

丁元英曾指出:“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

他在古城生活期间,面对旁人的误解,他没有丝毫动怒;听到别人的诋毁,他也没有半分辩解。

他去面馆吃面,店里的老板问他从事什么工作,他笑着回答:“没工作”。

可对方不依不饶,继续追问他做什么买卖,丁元英不紧不慢地应着:“您要是不嫌弃的话,我上您这打工。”

老板见状,一脸嫌弃地说:“这么大个人,说话不着调,光吃不干活,也不嫌丢人。”

即便如此,丁元英也没有半分解释,更没有提及点滴从前的成就,而是收起锋芒,安心吃着眼前的面。

行走于世间,最令人佩服的人莫过于此:不显山不露水,性情温和、谨言慎行,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他们藏得住事,不会把所有的想法都挂在脸上;沉得住气,在等待的过程中默默积蓄力量。

人生下半场,练好以下3个“修心法则”,终会助你成事:

1.管住嘴,家事不要外扬:你永远无法预料,你说出去的私事,经人流传,会变成怎样的笑谈。有些话不知该不该说时,就不要说;

2.稳住心,保持一定的“钝感力”:无需对别人的评价过于敏感,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才能沉得住气;

3.少生气,避免跟烂人烂事纠缠:记住,面对无谓的纷争,不纠缠,是最好的回应。

来源:视觉中国

心够狠

不轻易介入他人的结局

避免过度泛滥的同情心

作家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写道: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这里的“心够狠”,并不是指冷酷无情,而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懂得保持适当的距离,别轻易介入他人的生活,尽量不要让自己的同情心过度泛滥。

你有没有这样的遭遇:因为同情别人,而不自觉地介入他们的事情。

比如,看到朋友在婚姻中受委屈,就忍不住替她出头;看到亲戚生活困难,就不顾一切地去帮助,甚至不惜为此伤害自己的利益。

可有时候结果却是,你的好心不仅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让事情变得更糟,甚至还影响到彼此的关系,让对方开始嫉恨你。

人性就是这样,你的善良一旦失去了尺度,就会让对方觉得你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救助,最后索取不成,反生怨恨。

《天道》中,丁元英就说过:“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

当他看到刘冰打算靠投机取巧获得利益时,好心给过提醒,可当他发现对方根本不听自己的忠告时,便彻底放弃,任由对方自生自灭,自毁前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过度介入他人的生活,不仅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在给自己添麻烦。

就像园丁修剪花木,适当的修剪能让花木生长得更好,但过度的修剪反而会伤害它们。

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请记住以下两点:

1.做好人际关系的课题分离:分清“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别人的生活由他们自己做主,你可以提供建议,但不要强迫他们接受;

2.管好自己,莫渡他人:控制“拯救欲”,不要总觉得自己能改变别人的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有些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来源:视觉中国

边界清

不害怕任何关系的破裂

敢于销声匿迹

哲学家帕斯卡尔说:“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独处。”

由于惧怕孤独,有的人会逼着自己去挤进根本不合适的圈子,有的人会为了维系关系长期讨好一个消耗自己的朋友。

然而人生最好的光景,往往就是从销声匿迹开始出现的。

不惧怕关系的破裂,建立社交和生活明确的分界点,守好自己的边界,生活才能越过越舒服。

就像丁元英,他不会为情、为名利所困,敢于独来独往,用独处的时光修身养性,早已到达了人生的至高境界。

反观那些边界模糊的人,他们害怕独处,总想着在人群中寻找存在感。

可越是这样,越容易在喧嚣中迷失自我,被他人的情绪和需求所裹挟。

那些在酒桌上推杯换盏、看似人脉广阔的人,夜深人静时,内心却可能无比空虚,真正遇到难事时,或许难以打通几个电话。

后半生,与其在不值得的关系里耗费心力,不如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

1.每天留一段“无人打扰”的时光:可以是清晨醒来后的半小时,也可以是夜晚睡前的一小时,关掉手机,远离社交软件,静静地与自己相处;

2.培养一项独处时的爱好:比如读书,在文字的世界里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拓宽视野;比如绘画,用色彩和线条表达自己的内心,释放压力;比如种花,看着花草从种子到开花的过程,感受生命的力量。

远离他人的期待和束缚,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这种短暂的“销声匿迹”,带你重新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作家路遥有句话写得很现实:“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觉醒的早晚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人生就像一场修行,在众声喧哗里守脑如玉,在情绪废墟里涅槃重生,在锋芒毕露时收敛光芒,在泛滥同情前悬崖勒马,在关系捆绑中毅然断腕。

如此,日子自会越过越顺。

与大家共勉。

作者:枳为橙,本文首发读书369(ID:dushu369com),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君与你一起,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转载请联系读书369。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美文   层次   职位   能力   情绪   人生   认知   关系   工作   中国   强者   视觉   来源   销声匿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