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公子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如果说是在遵守中国法律的前提下,那么这个规则是适用的。一旦违反中国法律,那么中国会依法办事。
2025年7月21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在华盛顿例行记者会上的一席话,让国际舆论场炸开了锅。这位官员面色凝重地宣布:我们确认有一位商务部雇员仍在中国境内,目前无法离境。
故事要从2025年4月12日说起。美国商务部政策顾问约翰·卡特(John Carter)手持商务签证从新加坡转机抵达成都。这位华裔背景的外交官或许没想到,自己申请144小时过境免签时未如实申报"美国政府雇员"身份,竟会成为改变中美关系走向的导火索。6月5日,当他计划经广州出境时,中国边检部门依法对其采取了限制措施。
卡特不是第一个遭遇离境限制的外籍人士。就在同一天,中国外交部还证实了另一起事件:美国富国银行高管茅晨月因涉及一起在办的刑事案件,同样被依法限制出境。这两起事件看似独立,实则像两面镜子,折射出大国博弈中法律正成为新武器的现实趋势。
美方指责中方"违反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但中国外交部引用《联合国宪章》第2条强调: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这种将国内法与国际法交叉运用的策略,正在重塑国际交往规则。
就像2018年孟晚舟事件中,美方援引《加拿大引渡法》对中国公民实施司法扣押,如今中方同样以国内法为依据展开对等反制。事件曝光恰逢中美重启贸易谈判前夕(原定8月3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尽管美方声称"谈判进展顺利",但中国商务部在7月19日声明中仍强调"核心利益不容妥协"。
就在卡特被限制离境的前三天(7月18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突然下令:微软等承包商必须立即清退所有中国籍工程师,切断他们与美国防部项目的任何关联。
美五角大楼的逻辑冰冷而直接。只要血脉里流着中国基因,效忠美国的誓言就不可信。这种基于族裔的忠诚悖论,让人不禁想起二战时日裔集中营的阴影。
美国这个国家很擅长间谍战,中国根据法律,维护国家利益,是十分正确的做法!我这么和大家说吧,1947年成立的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其前身“黑室”(Black Chamber)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通过截获外交电报为美国政府服务。
冷战时期,NSA主导的“梯队系统”(ECHELON)通过监控全球通信卫星,成为美苏情报战的“数字利刃”。1990年代,NSA开发出“量子”(QUANTUM)攻击武器平台,可对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台主机实施APT攻击,中国成为主要目标。
2010年“震网”病毒事件中,NSA被曝通过植入恶意程序瘫痪伊朗核设施,开创网络战造成实体破坏的先例。
美国长期推行“政治间谍合法、经济间谍非法”的双重标准。最近的例子就是,2025年美军机密文件泄露显示,美国情报机构系统性监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内部会议,记录其“用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境内目标”的军事提议,导致乌方被迫调整战略!
短期内,中美可能继续僵持:中方扩大对美政府雇员审查,美方或出台《中国人员入境限制法案》。中期看,双方妥协或许难免。建立“敏感人员审查互认机制”,恢复部分科技交流,在WTO框架下重构争端解决机制。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