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笔记224 :和罗马教皇决裂的路径


1、为解决亨利八世跟凯瑟琳离婚的问题,克伦威尔提出了和沃尔西不同的思路:和罗马教皇切断关系。克伦威尔认为,和罗马教会翻脸的实质,无非就是宣布英格兰的宗教最高首领是国王,而不再是罗马教皇。


2、要处理好这件事,关键是两个会,一个是英格兰教士代表大会,另一个是议会,克伦威尔的策略是,通过教士会议和议会立法,宣布英格兰的宗教最高领袖是国王。也就是说,让教俗两界,都承认英格兰的宗教最高领袖是国王。


3、这就是英格兰的权力结构与欧洲大陆国家的教士、贵族、市镇精英三级议会结构的不同之处。在英格兰由于下议院的崛起和教士退出上议院,英格兰形成了独特的两院制结构:上院为贵族院,下院为平民院,而教士则跑出去组建了自己的宗教会议。


4、这是因为从爱德华三世开始,金雀花王朝的国王们选择与城镇精英合作,通过增强下议院的权力来削弱贵族的影响力。随着下议院权力的增加,教士的地位受到影响。尤其是在百年战争期间,教廷支持法国,导致英格兰的教士中有许多人仍然效忠教皇,并拒绝向英王纳税。


5、这引发了市镇精英的不满,他们转而支持威克里夫的观点,即教皇不应是最高权威,现行的教会组织不应存在,这形成了“罗拉德派”。罗拉德派在下议院中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因为他们是主要的纳税群体。1371年,下议院通过了《圣职排除法案》,禁止教士在政府中担任正式官职。


6、尽管该法案未被严格执行,但它反映了下议院对教士权力的限制。不过在这股压力之下,教士们却纷纷退出了上议院。也正是从爱德华三世统治时期开始,征税必须经由下院同意,成为英格兰全社会的共识。


7、如此一来,在欧洲大陆国家,只要教士和贵族联手,就可以控制住市镇精英;但是在英格兰,教士和贵族却失去了联手的机会,这直接导致了下院的坐大。


8、在此背景下,亨利八世和克伦威尔采取“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策略。亨利八世扮演强硬角色,指责全体神职人士侵害了王权,要求英格兰宗教界交10万英镑津贴换取大赦,不然就要治罪。克伦威尔则扮演调解者,组织教士代表会议,试图通过协商来缓和局势。

9、在克伦威尔的调解下,教士们不仅同意交钱,还同意了“在基督教律法允许的程度上承认国王的最高领袖地位”。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这为日后通过的《至尊法案》,也就是承认“国王是英格兰教会最高首领”提供了法律依据。


10、克伦威尔在教士会议上还提出了三个重要议案:与罗马断绝关系、什一税归国王、国王拥有主教任命权。然而,这些提案遭到了教士们的强烈反对,坚决不肯让步。


11、教士会议上受阻之后,克伦威尔转而向议会提出提案,试图让议会宣布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非法,以便亨利八世能够离婚。但议会拒绝了这一提案。为了安抚国王,议会通过了《限制首岁教捐法案》,将高级教士第一年的年俸从教皇转给国王。此外,议会还同意国王向修道院征税。


12、虽然未能实现离婚的目的,但亨利八世通过这些措施大大增加了收入,从而增强了王权。他的年收入从父亲亨利七世时期的40万杜卡特增加到150万。由于这些成功,亨利八世任命克伦威尔全面负责王国的法律和议会事务。


13、财政收入大幅增长,这让亨利八世非常高兴,加之,亨利八世又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因此他并不急于与罗马教会彻底决裂。然而,这时候的安妮·博林却非常着急,她意识到亨利八世的现任王后凯瑟琳没有生下儿子,而她自己如果怀孕,亨利八世就有动力继续离婚了。

14、于是,她在1532年末决定孤注一掷,结果很快就怀孕了。各方都预测她会生下一个男孩,这让亨利八世非常高兴,并坚定地相信这一点。这样和凯瑟琳离婚就又成着急的事了。他命令克伦威尔迅速处理离婚事宜,以免安妮在孩子出生前无法结婚,导致孩子成为私生子。


15、克伦威尔于是开始紧锣密鼓地处理相关事务。克伦威尔做的第一件事是召开议会。这次他没直接提准许离婚,而是迂回提出一个新法案——《禁止向罗马教廷上诉法案》。这个法案的核心内容是禁止英格兰的臣民向罗马教廷提起上诉,意味着在英格兰,国王和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判决将成为终审判决。


16、在推动这个法案的过程中,克伦威尔采取了多种策略,包括在议会中进行游说、收买和威胁等手段,以确保法案的通过。亨利八世本人也非常关注此事,亲自在议会中施加影响力。终于,1533年4月法案通过。这个法案的序言是这么写的:“英格兰是一个帝国,国王是最高领袖,对其臣民的身体和灵魂有绝对的统治权”。


17、法案的通过标志着亨利八世在英格兰拥有了更大的权力,因为任何臣民,包括凯瑟琳王后,都不能再向罗马教廷上诉。这为亨利八世与安妮·博林的婚姻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为英格兰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使得英格兰教会逐渐脱离罗马教廷的控制,走向独立。


18、这一步成功之后,克伦威尔下的第二步棋,是让国王任命一个叫克兰默的人为坎特伯雷大主教,这一职位是英格兰教会的最高职位。克兰默原本是一个忠诚的天主教徒,但他在一次私人聚会中遇到了朋友的侄女,一见钟情并与她结婚,这在当时的天主教教义中是被禁止的,因为神职人员是不允许结婚的。


19、克兰默的婚姻事件本身就是一种对天主教教义的挑战,间接地为亨利八世提供了一个理由:如果克兰默可以结婚,那么国王也应该被允许离婚再娶。任命完坎特伯雷大主教,第三步棋,是再次召开教士会议。


20、由于议会已经宣布国王为最高领袖,加上安妮·博林已经怀孕,坎特伯雷大主教克兰默也结婚了,教士们意识到继续反对亨利八世的决定已无意义。因此,他们屈服并宣布亨利与凯瑟琳的婚姻不合法。


21、1533年5月28日,坎特伯雷大主教克兰默正式宣布亨利与安妮婚姻合法,四天后,安妮被加冕为王后。这件大事搞定之后,克伦威尔就真正飞黄腾达起来了。


22、然而,造化弄人!1533年9月7日,安妮生下了一个女儿,也就是日后的伊丽莎白一世,这让亨利八世感到非常失望,心里对安妮是恨得不行。因为这个女人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包括失去民心和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及罗马教会的关系破裂。


23、尽管心中不满,亨利八世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太远,无法回头。这个过程和马丁·路德一开始只是反对赎罪券,但最终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宗教改革一样,亨利八世原本只是想换个妻子,但这一决定最终导致了英格兰社会秩序和政治权力结构的彻底变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3

标签:历史   罗马   欧洲   教皇   路径   笔记   克伦威尔   亨利   英格兰   教士   国王   议会   安妮   法案   下议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