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觉“踢被子”,可能并非是热的,或是在向你传达4个信息

最近气温攀升,不少地方都热出了“新高度”。

育儿群里,家长们的高频话题,都聚焦在了孩子“踢被子”这件事情上。

有的家长说,这几天自己家娃开始疯狂踢被子,半夜得爬起来盖三四次,不盖怕着凉,盖了又怕热醒,真是愁人。

其实,作为曾经坚守在一线的全职爸爸,我真的深有体会。

尤其是夏天,明明空调开到26℃,薄被也只盖到腰腹,可孩子还是像条小鱼似的扭来扭去,三两下就把被子踹飞。

可能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都会把原因归结于“天气热”的层面上。

但实际上,有些时候,孩子踢被子并非只是热那么简单,其背后可能在向我们传达4个信号。

若是能读懂,那么才能够更精准的照顾好孩子。

01.孩子踢被子传达的4个信息

一般来说,除了热的因素外,孩子频繁踢被子,也许是在告诉我们4个信息。

①大脑还在“蹦迪”,身体静不下来

睡前疯玩疯闹的娃,入睡后大脑皮层仍然在“开派对”。

就比如有时周末带娃去游乐场玩,回来后孩子会很兴奋,久久难以平静,等到睡着了八成都会踢被子。

原因很简单,孩子的神经系统比成人更敏感。

白天如果玩的太疯,比如追逐打闹、看刺激的动画片、和家长玩“举高高”,那么大脑的兴奋感会持续很久。

这时候,哪怕睡着了,可大脑还在“回放”白天的场景,就会导致睡眠浅、动作多的情况出现。

②身体在告诉家长“不舒服”

我们家奶豆3岁多的时候,有天夜里突然频繁踢被子。

起初我也以为是热的,结果一摸她后背,凉丝丝的。

后来带去医院一检查,原来是白天吃了太多草莓和酸奶,引起肠胀气了。

其实,小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而且睡着后,身体不适往往只能用动作“求助”。

一般来说,像是肠胀气、鼻塞、呼吸不畅或者被蚊虫叮咬等,都可能会引发踢被子的情况。

针对这一点,大家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去判断。

比如说,踢被子伴随揉眼睛、抓耳朵、打呼噜、哭闹,或者白天食欲下降、精神萎靡,那么就建议去做一下全面的检查。

③对环境不适应,根本睡不踏实

有的孩子呢,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度会更高一些。

就像朋友小颖就说过她家娃,每次只要回农村老家,半夜都会睡不踏实,频繁的踢被子。

其实,孩子的睡眠周期比成人短,浅睡眠占比更高,对声音、光线的变化更敏感。

就像有的孩子在城里长大,每天车水马龙的,噪音会很频繁。

那么如果回到乡下老家,那么就可能因为周围环境太过于漆黑、幽暗,声音太过于安静,而睡不踏实,出现踢被子的情况。

针对这一点,大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给孩子做一些睡前舒缓的仪式。

比如亲子互动、读绘本等,都会提升孩子的安全感,让睡眠更好。

④睡姿不舒服,被子成了束缚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睡姿往往千奇百怪。

有的像小虾米蜷成一团,有的像小飞机趴着睡,也有的必须要抱着安抚物才能安睡。

可有时候,长时间保持一个“睡姿”,身体局部受压,肌肉就会很不舒服。

再加上如果被子比较重、睡衣比较紧,甚至床围栏的压迫太大,都会让孩子通过踢被子这样的行为,来实现“突围”。

02.睡前1小时,要做好3件事

其实,孩子踢被子,大多都是因为上述这些信号。

家长语气被动开启“盖被子大战”,不如主动调整,做好三件事。

第一,要做到睡前1小时“降刺激”。

像是跑跳、打闹、看电子屏幕等,都可以改成安静一点的活动,比如读绘本、拼积木、听儿歌等。

与此同时,也要避免吃零食、喝甜饮料等情况。

第二,睡眠环境“精准调节”

孩子入睡前,可以通过调暗灯光、保持舒适室温来营造良好的睡眠玩具,帮助孩子更快的进入深度睡眠中。

第三,睡衣被子“轻装上阵”

给孩子要选纯棉、透气性好的睡衣,厚度一般要根据室温调整。

被子选蚕丝被或者薄棉被,重量以孩子翻身不觉得压力大为基准。

其实,养娃就像是在“解密码”。

孩子的每个小动作背后,可能都藏着某些需求。

如果下次再看到娃踢被子的话,别急着盖,先摸摸他的后背,感受一下冷热。

再看一下小肚子,是否有胀气的情况,然后观察下周围环境,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毕竟,比起“不踢被子”,我们更希望孩子睡得香、睡得踏实。

大家说,对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育儿   传达   被子   孩子   信息   睡眠   情况   都会   踏实   睡姿   频繁   白天   家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