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新京报】【中国青年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鹿上
编辑|鹿上
虽然如今的国乒选手早已更新换代,但人们仍旧忘不了“初代大魔王”的统治力。
世界女乒首位“大满贯得主”、4枚奥运金牌、18个世界冠军、申奥形象大使......
在那个时代,邓亚萍就像一座无法超越的“丰碑”,再强大的对手,也只能望其项背。
可纵使造就历史的“乒坛英雄”,也打不过“互联网键盘侠”。
邓亚萍退役后,随之而来的不是致敬的鲜花和掌声,而是四起的流言和蜚语。
“向洋人下跪”“给儿子改国籍”“败光20亿”......
无数如潮争议,瞬间将她淹没,就连世界冠军的光环也在不断的质疑声中一天天黯淡起来。
这些所谓的“名人劣迹”究竟从何而来?
关于邓亚萍负面传言的突然爆发,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有心人的故意为之?
你有没有发现,每当邓亚萍有点什么动静的时候,总有人闻风而动,赶紧敲击键盘。
不大会儿的时间,各平台评论区就会出现一堆“她是法国人”的刷屏言论。
“国籍问题”似乎是与邓亚萍“纠缠”最深的一个传言。
因为在2006年的时候,31岁的邓亚萍在孕期去了法国。
她不仅在那里养胎,而且还直接在法国生了儿子林瀚铭。
邓亚萍的这一举动可算捅了大篓子。
许多网友都认为,生个孩子还要大费周章跑到国外,一定是藏了什么小心思。
“说不定就是把主意打到了小孩的国籍上!”
从那之后,“邓亚萍给儿子改国籍”的消息就一传十十传百,让无数人都深信不疑。
后来越传越离谱,就又有了她要“带全家移民”的传闻。
可是事情压根就不是网友们想象的那样!
邓亚萍之所以要辛苦跑去法国,是为了跟在那工作的丈夫团聚而已。
她从来就没有改国籍的想法,更别提移民了。
儿子出生后不久,邓亚萍一家人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根本没在法国呆多久。
在刚听到这些谣言的时候,邓亚萍本不想理会,清者自清,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
但随着儿子林瀚铭渐渐长大,她发现造谣者竟然越来越多。
为了不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邓亚萍干脆霸气出击,硬怼造谣网友。
她把自己和孩子的护照直接亮了出来,严正声明自己一家人都是中国公民。
直到现在,无论你点进邓亚萍哪个平台的社交帐号,都能看到被置顶的护照图片。
她的这波霸气反击,非常有效地捍卫了自己和孩子的名誉。
可是“键盘侠”们却哪能停歇呢?
他们很快翻出了有关邓亚萍的另一个传言,来当作她“向往国外月亮”的“证据”。
25岁的时候,邓亚萍正式退役,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前20多年的时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给了乒乓球事业,为此放弃了很多东西。
退役后,她终于卸下了身上的担子,决心要继续完成学业,用知识充实人生。
于是邓亚萍踏上了漫漫求学路。
在清华读大学,在英国诺丁汉大学读研究生,在剑桥大学读博士。
随着学习的东西越来越丰富,她也变得更加优秀有力量。
2008年,邓亚萍终于走完了自己的“读博路”,拿到了来之不易的毕业证书。
她的丈夫也带着孩子专程赶来庆祝,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团聚在一起。
可正当夫妻俩兴高采烈地开香槟的时候,国内舆论却“翻了天”。
原来邓亚萍在剑桥毕业典礼上的一张照片被悄悄传回了国内。
在那张照片上,穿着博士服的她,恭敬地跪在师长面前,正进行最后的证书授予仪式。
且不说剑桥大学的仪式流程向来如此。
就算按照我们的文化传统,学生跪谢师长也是尊敬的体现。
可是某些人却非得把这张照片曲解成“软骨头,跪洋人”。
更有甚者还要把照片中的老师捏造成所谓的“教皇”和“神职人员”。
硬生生给邓亚萍按上一个“罪名”,并误导了许多不知情的群众。
不过在经历过国籍问题后,邓亚萍显然也“佛系”了。
她已经不再会为了莫须有的传言而大动肝火,只在个人账号里用调侃的语气解释了一下。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她的平易近人,竟然换来了“键盘侠”的变本加厉。
没过几年,更离谱的谣言,又来了......
“败光20亿”这条传言,哪怕到现在,依然有不少人相信。
更有甚者直接以此为借口,在公众平台肆意攻击指责邓亚萍。
15年前,“人民日报”官宣了新研发的搜索引擎“人民搜索”。
这款搜索引擎背后的研发团队隶属中科院,可谓是正规军了。
那个时候,“百度”在中国市场一家独大,搜索引擎的市场非常具有吸引力。
为了在宣传上给网站造势,“人民日报”请来了邓亚萍身兼数职。
她既是报社的副秘书长,又是“人民搜索”的董事和总经理。
虽然在读博期间邓亚萍的专业跟经济学沾边,但她毕竟不算是深耕领域的专业人士。
既想利用邓亚萍的名人效应,又想让她“在其位谋其政”,这着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不过她还是顶住了压力,既请了原谷歌公司的工程师来助阵,还搞定了市场。
在最初的研发阶段,无论是研发人员还是邓亚萍自己,都在夜以继日地努力。
但任何事情,不是努力了就能成功的。
原本资金就不太够,网站设计也比较落后,使用率跟百度根本没得比。
在艰难维系了3年之后,“人民搜索”还是没能打开局面,最终成了市场“弃子”。
项目没做成,谁心里都不好受,可大众却偏将“炮火”对准了邓亚萍一个人。
于是她“一人败光20亿项目金”的谣言便甚嚣尘上。
谣言的声音总是很广,可澄清消息却无人在意。
2013年,“人民网”客观地评价了邓亚萍在职期间的功绩。
“利用有限资金,吸引技术精英......使网站市场占有率排名从全国三万提升到三百名。”
这足以说明了她一直以来的努力和用心。
两年后在某次采访中,邓亚萍也表示,她压根就没见过20亿,又何谈“败光”?
她不无感叹地说道:“如果有20亿的话,说不定项目还真能做成。”
邓亚萍一直保持的态度就是:“公道自在人心,谣言终会破灭。”
所以这么多年来,哪怕谣言再离谱,她也毫不在意。
荣辱都是身外事,只要问心无愧就好,或许这才是强者姿态,也是对“键盘侠”们的最好反击。
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新京报】【中国青年网】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