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演?荷兰这回真不演了。面对“出口管制”这场全球芯片博弈的连续剧,它终于摘下面具,干脆利落地表明立场:不会一味跟风,也不会放弃中国市场。
而一向紧跟美国脚步的日本,转头一看才发现,自己不仅没分到蛋糕,反倒成了拿着刀叉却被逐出餐厅的人。
这场关于光刻机出口的现实剧,主角换了,剧本也改了,只有日本还在背着旧词念台本。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紧绷的2020年代,光刻机成了各国博弈的关键节点。荷兰和日本作为技术强国,本来是能占据话语权的“中场指挥”。
可当美国抛出“联手限制中国”的剧本时,两国的表演风格却开始明显走岔。
荷兰这边,虽然嘴上配合得挺周到,但实际上却是边走边看,边看边改。ASML作为荷兰的“国宝级”企业,当然不可能坐视中国市场拱手让人。
于是,我们看到的不是全面封锁,而是“有条件地合作”:高端EUV设备原则上不出口,但中低端DUV设备依旧源源不断流向中国。
2023年ASML对华出货同比增长50%,2024年虽有调整,但依旧通过豁免申请、设备再分类、技术细节优化等方式,维持了对中国客户的供应。
荷兰政府也不打哑谜。不是“默许”,而是公开承诺减少管制带来的冲击。2024年和2025年,荷兰高层多次访华,明确表示“不会照搬美国政策”,强调“技术合作不是零和博弈”。
这种在压力下还能守住底线的姿态,让人看到了一个中小国家的策略智慧。
再看日本这边,完全是另一幅画风。经济产业省从2023年起就不断加码出口审批,甚至连浸没式光刻机这样不涉及美国核心技术的产品,也被列为限制对象。
尼康和佳能两个老牌光刻机制造商,眼睁睁看着订单流失、客户流失,想出手却被政策拴住了手脚。
更讽刺的是,日本企业本可以趁ASML受限时“补位”,填补中国市场空档。但因为政策“超标”,这波机会直接被自己堵死。站队站得太用力,结果把自己也绑上了。
别看ASML没有EUV出口许可,但人家会玩“战术后撤”。它深知中国市场的价值,不仅早早布局了本地服务体系,还建立了维修与培训网络。这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组合拳式的“绑定客户”。
你断供应?客户未必就能轻易转投其他家,因为服务链、技术支持、使用习惯早已捆在一起。ASML用这种深度合作方式,稳稳把多个关键客户握在手中。
与此同时,它还在技术细节上进行战略调整。比如部分DUV设备通过“模块化设计”,把涉及敏感技术的部件独立出来,降低出口审批阻力;再比如申请临时许可证、利用政策过渡期完成发货。
这种“灰度操作”,说它擦边球也好,说它精准卡位也罢,反正结果是一目了然:中国市场的份额不降反升。
反观日本,虽有技术优势,却缺乏“市场思维”。
尼康曾推出支持7nm工艺的ArF浸没式光刻机,性能并不输ASML,但由于过度依赖政府政策,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全球服务网络,也缺乏与客户的深度绑定。
中国客户一看政策收紧,便迅速转向其他供应商。2023年下半年起,尼康对华出货量暴跌超过20%,2024年更是几乎停滞。
本来,中国市场对中端设备的需求庞大,而恰恰是中端段位,日本技术是能打的。
但因为“政治优先”,日本企业连“入场券”都保不住。ASML吃下的那块市场份额,就是日本自己端着不吃的那块肉。
更现实的是,中国市场并非临时客户,而是长期合作对象。荷兰明白这一点,所以才选择“不与市场作对”。日本却执意“跟着走”,结果是别人走向市场,它走向边缘。
这场看似围绕光刻机出口的政策角力,其实是一次产业战略的分水岭。荷兰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守住了本国企业的核心利益;日本则因为“角色入戏太深”,把自己从主角演成了配角。
从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动向来看,技术封锁越来越难一刀切。原因很简单:谁都离不开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基地之一,设备需求量巨大,企业合作网络复杂。
你今天封它一个设备,明天它就开始自研替代。你不给时间窗口,它就加快研发节点。这不是威慑,而是倒逼。
过去两年里,中国在光刻设备上的国产化步伐明显提速。ArF光刻机、纳米压印技术、电子束光刻、甚至在EUV关键部件上都出现了重大突破。
虽然全面替代还需时间,但窗口期正在迅速缩短。换句话说,现在还愿意合作的企业,未来才有可能继续分蛋糕;而现在高高挂起的,很可能几年后连碗都端不上。
这也是荷兰为什么“明知风险”却依旧坚持出口的根本原因,他们不是不怕美国制裁,而是清楚:把市场让出去比制裁更可怕。
一旦中国建立起完整的本土设备体系,那些曾经的“技术霸主”,就会从“唯一”变成“可选”,再到“可替代”。
更何况,美国的政策连自己都未必稳得住。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美方对华科技战的节奏更趋强硬。但这也让欧洲企业重新思考:是否所有“配合”都值得?荷兰的选择正是这种战略反思的产物。
而日本这边,虽然也开始有所松动,比如在2025年初有部分企业私下表达了“希望放宽”的声音,但在政策层面仍未见实质性转变。企业被政策牵着鼻子走,最后只能看着市场被别人抢走。
这场以光刻机为主线的博弈,远不止是技术出口的争论,更是国家战略、企业理性与全球市场之间的三重较量。
荷兰用灵活变通的策略保住了产业命脉,日本却在“听话”中丢了市场主动。输赢已不只是设备谁更先进,而是谁更懂得在变局中稳住节奏。这课,日本是该补补了。
参考资料:
曝中芯国际测试首款国产DUV光刻机!可生产5nm2025-09-17来源: 快科技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