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哥”翻车,比烟花炸得还响。
昨晚刷到王昱珩那条“我只是观众”的声明,评论区直接炸成第二现场:前排网友甩出他在内场戴工作证、跟蔡国强团队碰杯的照片,点赞瞬间飙到十万。
有人冷嘲:“环保大使看完烟花,顺手把人设也点了?
”
西藏那边传来的最新检测报告更扎眼——土壤样本里铅、钡超标三倍,专家组撂话:高原风大、草皮薄,重金属一旦渗进去,想恢复原样得等十五年,差不多够让一个小学生长成研究生。
蔡国强团队内部员工偷偷放料:环评报告被“艺术价值”四个字直接压箱底,谁提反对谁就被踢出群。
艺术圈老梗再现:只要上升到“人类情怀”,破坏就能变“必要牺牲”。
王昱珩不是第一次踩雷。
早前他晒自家“自然博物馆”,玻璃柜里那株雪白兜兰被植物爱好者一眼认出是CITES一级保护物种,野生采挖入刑。
网友追问来源,他回“朋友送的”,然后秒删微博。
这次去拉萨,同一批人翻出旧账:自闭症儿童关爱大使,跑去看震耳欲聋的烟花秀,现场照片里他戴的降噪耳机还是联名限量款——保护了自己,忘了高原草皮。
更尴尬的是收入谜题。
节目里他说二十年没上班,却被拍到出入顺义别墅,院子里的霸王棕一棵市价六位数。
粉丝替他算过,微博广告报价三十五万一条,一年接十条就年入百万,再加上博物馆门票、线下演讲,轻松覆盖“不上班”的生活。
大家不是眼红有钱人,是讨厌有人一边立“淡泊”人设,一边把流量换成烟火秀的内场通行证。
央视三连发“艺术不是遮羞布”之后,文旅部连夜起草新规:以后户外大型秀,先交生态保证金,破坏多少扣多少,扣完再补。
蔡国强上海个展的邀请函被几家美术馆集体退回,理由只有一句:“档期冲突。
”翻译过来:怕观众在门口拉横幅。
最刚的是环保组织“绿盾”,他们正在众筹诉讼费,准备把艺术家、主办方、连带现场鼓掌的嘉宾一股脑告上法庭,索赔修复金。
起诉书写得跟情书一样温柔:“你爱天空,我们爱大地,法庭见。
”
有人替王昱珩喊冤:不就看了场烟花?
问题是高原不是城市,城市草地可以反复种草,高原草皮一平方米得长二十年。
他之前靠“最强大脑”积累的信任,现在成了放大镜——你比别人多看见一滴水,却假装看不见土壤报告,那就别怪网友把你曾经帮警察找证据的传奇,改成新段子:“水哥一出手,证据找到了,环保却找不到。
”
烟花已经熄灭,灰尘还在飘。
关掉微博评论的王昱珩,昨晚悄悄把抖音简介里的“自然守护者”五个字删掉,只剩空白。
屏幕那头的粉丝等了一晚,也没等到第二句解释——或许他终于明白,真正的水,是高原夜里那条静静淌过的拉萨河,不是热搜上转瞬即逝的火花。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