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8 日,陕西游客魏女士带着 9 岁儿子小聪在四川省大邑县西岭雪山大飞水景区游玩时,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意外。小聪在下山途中被景区的野生猴子袭击,右腿两处被咬伤,右臂一处被抓伤。魏女士将事件经过发布到社交平台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多位网友在评论区分享类似经历,反映该景区猴子攻击性强,存在抢包、咬袋等行为,景区安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山间惊魂:一场突如其来的猴子袭击  魏女士来自陕西西安,8 月 2 日她带着儿子小聪来到成都旅游。听说西岭雪山气候凉爽、风景秀丽,便计划在 8 月 8 日与表妹一家同去西岭雪山大飞水景区爬山。据魏女士回忆,当天上山时间较早,一路上并未见到猴子出没,山间的游览氛围轻松愉快。 中午 12 点左右,一行人开始下山。魏女士让儿子小聪跟着妹夫走在前面,自己则和表妹跟在后面,边下山边欣赏沿途风景。“我想着有男士带着孩子,肯定很安全。” 魏女士事后这样说道。然而,就在快到达售票处的路段,前方突然传来一声惨叫。魏女士心头一紧,立刻加快脚步向前跑去,只见表妹正惊慌失措地护着小女儿往后退,神色慌张地喊道:“不敢走!猴子抓人了!把聪聪抓伤了!” 此时的魏女士还以为儿子只是被猴子轻微抓伤,伤情并不严重。但前方路段已有猴子拦路,一行人不敢贸然通过,只能在原地等待。直到后面有其他游客拿着棍子赶来,将猴子驱赶开,魏女士才得以前往景区门口的游客中心与妹夫会合。见面后她才发现,小聪的伤势比预想中严重得多。“孩子一直在哭,我看到他右腿有两处明显的咬伤,到 8 月 9 日上午伤口还在渗血,右手臂还有一道清晰的抓伤痕迹。” 魏女士心疼地描述着儿子的伤情。 更让魏女士感到不满的是景区的应急处理能力。她在游客中心询问后得知,景区内没有设立医务室,无法按照动物抓伤 Ⅲ 级暴露的标准处置流程,用肥皂水对伤口进行规范冲洗。景区工作人员仅用碘伏对小聪的受伤部位进行了简单消毒。出于安全考虑,魏女士在景区填写了意外受伤情况证明表后,立刻带着儿子赶往距离景区最近的西岭镇卫生院。在卫生院,小聪才得到规范的伤口冲洗处理,并接种了狂犬病疫苗。
 景区回应:野生保护动物难以管控 “最让我生气的是,我当时很担心儿子的伤情,景区工作人员却轻描淡写地说‘没事,这个不要紧,你带去打个针,回头把医药费用单子发给我,我去报销就行了’。” 魏女士无奈地表示,这根本不是报销费用的问题,而是景区存在明显的安全漏洞:一是没有医务室,无法及时处理动物伤人的紧急情况;二是游览途中没有看到巡查人员,猴子在路中间 “占山为王” 无人管理;三是事前没有收到任何关于猴子可能攻击人的安全提醒,自己完全不知道景区存在这样的风险。 就此次猴子伤人事件,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了西岭雪山景区。一名工作人员解释称,景区内的猴子属于野生猴子,并非景区喂养。“我们有设立提示牌,也安排了人员驱赶猴子,但猴子是野生的,它们的行为我们没办法完全控制。” 对于具体的猴子伤人问题,该工作人员让记者联系专门处理此类事件的专员母先生。 母先生向记者确认了 8 月 8 日小聪被猴子抓伤咬伤的事件属实,并表示:“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先接受治疗、打疫苗,后期把相关票据寄过来,我们会通过保险渠道处理。” 关于袭击游客的猴子来历,母先生介绍,这些猴子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酋猴,体型比峨眉山的猴子更大,性情也更为凶猛。“景区里的猴子存在二三十年了,随着这些年生态环境改善,它们的种群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魏女士在西岭镇卫生院为儿子登记治疗信息时,注意到登记本上一页都是被猴子抓伤咬伤的患者记录,上面还标注着 Ⅱ 级暴露、Ⅲ 级暴露等不同伤情等级。她还从景区工作人员处得知,猴子一个月内已造成 20 多人受伤。记者就这一情况询问西岭镇卫生院,工作人员以保护患者隐私为由未予回应。但母先生在被问及 “一个月遭了 20 多个?” 时,给出了 “差不多” 的肯定答复。 对于目前猴子频繁伤人却难以解决的现状,母先生坦言确实没有太好的办法。“它们是国家级保护动物,我们只能进行驱赶,既不能伤害它们,也不能对其实施结扎等控制种群的措施。” 这种被动的管理方式,让景区在游客安全与动物保护之间陷入两难。 同类遭遇与法律视角:景区安全责任引争议 魏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事件在社交平台发酵后,许多网友分享了在西岭雪山大飞水景区遭遇猴子骚扰甚至袭击的经历。有网友留言称:“那里的猴子真的很凶,我妈妈当时什么也没做,就被猴子冲过来咬袋子抢吃的。” 还有网友表示:“上次去游玩时,看到有游客的包被猴子抢走了,场面很混乱。” 这些留言印证了景区猴子伤人问题的普遍性,也反映出游客对景区安全管理的不满。 景区野生猴子伤人,责任究竟该由谁来承担?上游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重庆志和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监事会主任张公典律师。张律师认为,游客购买门票进入景区游览,与景区之间形成了服务合同关系。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景区对游客负有安全保障义务。 具体到魏女士儿子被猴子咬伤抓伤的事件,张律师分析,如果小聪及其监护人不存在过错,比如没有主动投喂、招惹猴子,也没有进入景区禁行区域,而是在正常游览过程中受到猴子攻击,那么由此产生的相关损失都应当由景区承担。“实际上,景区门票费用中通常已涵盖相关保险,这部分损失可通过保险机制进行赔付。” 张律师的观点明确了景区在类似事件中的责任主体地位,也为游客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目前,魏女士的儿子正在按要求接受后续治疗,伤口恢复情况尚需观察。而西岭雪山大飞水景区的猴子伤人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如何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前提下,有效保障游客安全,避免类似意外再次发生,成为摆在景区管理方面前的现实难题。对于前往该景区的游客而言,除了欣赏雪山美景,还需时刻警惕山间猴子的出没,这份额外的担忧,无疑给原本轻松的旅途蒙上了一层阴影。景区内那些 “注意野生动物” 的提示牌,在频繁发生的伤人事件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如何让安全提示真正落到实处,让巡查防护机制发挥作用,是景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