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石油炼制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国力再次飙升。
“白菜价”石油时代将要到来,中国即将迈向能源强国。
中国在海水制氢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受到了全球关注。
谢和平院士团队提出,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的概念,实在是令人感到惊叹。
为了实现这个技术,团队专门研发了海上的制氢平台和海上风电稳定供电的智能系统。
这项技术从2022年开始研究,2023年在海上实验,实现了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
并且成为全球首例,把其他国家甩在了后面。
到今年7月,技术运行突破了240小时,各方面表现都非常稳定,朝着产业化又迈近了一步。
过去的电解技术,不是成本太高,就是效率低下,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根本无法实现大规模推广。
然而,谢和平院士团队的这项技术,有着广阔的前景。
它可以和海上风电、海上光伏、石油钻井平台等结合,制造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
而且在交通运输方面,更是有希望直接代替石油。
此外,在缺乏水资源的地区,这项技术还可提高水的利用率,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就目前来看,这项技术是中国独有的,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并且这项技术在成本方面的优势,也非常突出。
传统淡化海水再制氢,成本高达每公斤45元,而中国的新技术直接把成本降到了11.2元。
中石化测算过,用这项技术,炼油厂用氢成本能降低53%,企业每年能减碳超过20万吨。
这项技术让我们国家30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变成了能一直生产的油库,可以给我们提供长期稳定的能源保障。
不仅如此,绿氢项目在未来的能源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石油的清洁替代能源,绿氢正展现出它重要的地位。
传统石油开采到了后期,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
储采比持续下降,使油价在不断上升。
可绿氢不一样,它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如果绿氢产量可以达到国家规划的10-20万吨目标,并且在各领域广泛使用,那么我们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肯定会大幅度下降。
一直以来,中国石油消费中进口所占的比重非常高,每年花在进口石油上的外汇多的吓人。
不过现在有了海水制氢技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沿海丰富的资源,能源安全目前有了保障。
等以后大街上都是氢能源车,加油站都改成加氢站了,石油肯定就没那么重要了。
市场上石油供过于求,价格自然就撑不住了。
当然,这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实现的,得一步一步来,但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并且中国的新技术,还远不止这些。
除了海水制氢,二氧化碳合成汽油的技术同样值得关注。
它是通过化学过程,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元素反应,变成碳氢化合物,也就是汽油等燃料。
既能减少升温气体排放,又能开辟新的能源。
欧美和日本的团队在这方面研究了很久,虽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生成物的纯度一直都不够高,达不到大规模使用的标准。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广东珠海的一家能源公司携手合作,成功实现了年产能达到千万吨。
他们通过二氧化碳和氢结合,制备出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汽油,并且顺利试运行。
这一技术让中国在全球二氧化碳合成汽油领域走在了前列。
中国科研团队的秘密武器,就是研发出了新型催化剂。
用这种催化剂,可以直接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范围的碳氢化合物。
这不仅提高了转化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让二氧化碳合成汽油商业化成为可能。
从能源角度来看,中国虽然也产油,但国内需求太大,超过70%的石油还得靠进口。
这就像一颗炸弹,随时可能爆炸,威胁着国家的安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降低,未来合成燃料很可能替代传统石油燃料,我们将会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再从环保角度来看,传统汽油燃烧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加剧全球变暖。
但二氧化碳合成汽油,把这个过程给逆转了。
和传统化石燃料相比,合成燃料能减少90%的二氧化碳排放。
如果再和可再生能源结合,效果将会更好。
从经济上来看,虽然目前人工汽油出厂价,比传统炼油厂生产的汽油高。
但随着催化技术、电化学工艺不断进步,可再生能源成本持续降低。
未来几年,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的成本,可能比传统化石燃料还便宜。
到时候,二氧化碳合成汽油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大大增强,而石油将会变得没那么重要。
随着这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石油价格很可能大幅度下降,甚至真有可能成为“白菜价”。
这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能源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不用再担心被别人卡住脖子。
在国际上,中国已经开始向其他国家输出技术和设备,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以前石油进口主要依赖中东和俄罗斯,风险非常高,供应一但中断,经济就受到冲击。
现在,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技术,还增强了国际话语权。
我们从能源进口国向出口国开始转变,国力在清洁领域一路上升。
绿氢等新技术虽然前景广阔,但商业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经济性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有专家提出,可以给生产方一些补贴,根据卖出去的量来定补贴金额。
这样能更快让价格降下来,让石油慢慢失去市场上的地位。
中国在能源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正在改变世界能源局面。
在全球能源转型中,中国必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我们将为世界能源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