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建最大跨度悬索桥—张靖皋长江大桥,将于2028年通车!



200米高空中,167.5吨的钢塔节段在北斗卫星引导下完成毫米级精准对接,中国基建在长江之上再创世界纪录。

2025年8月10日,长江江苏段上空,最后一段重达167.5吨的钢塔节段在208米高空稳稳嵌入预定位置。随着金属碰撞的铿锵声消散,世界首座全钢结构索塔悬索桥—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北索塔塔柱宣告施工完成。


这座钢铁巨人耸入云霄,217米的塔柱在阳光下闪耀着银灰色的金属光泽。23个巨型“积木”通过毫米级精度的吊装工艺组合成一座突破传统桥梁工程极限的全钢结构索塔。


01 超级工程的钢铁脊梁


作为国家“十四五”期间重点推动建设的过江通道,张靖皋长江大桥绝非普通桥梁。它跨越长江,连接张家港、靖江和如皋三市,路线全长29.849千米,其中跨江段就长达7859米。

大桥由南航道桥、北航道桥及多段引桥组成。而此次完工的北航道桥北索塔,正是整个工程的控制性节点。其采用的全钢结构设计,在世界悬索桥建设史上尚属首次。

传统混凝土索塔在长江这类宽阔水域上存在明显局限:

自重过大、施工周期长、高空作业风险高。

张靖皋大桥的工程师们选择了一条创新之路—用钢材替代混凝土,构建桥梁的“脊梁”。

北索塔总用钢量达到惊人的1.5万吨,相当于两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些钢铁被分割为23个节段,除首节段采用单块体设计外,其余22个节段创新采用“分体式双块体”结构,为高空拼装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02 钢结构工程的突破性创新


张靖皋大桥的钢结构工程,从设计到施工都闪耀着中国工程师的智慧光芒。施工团队创新应用的“工厂预制+现场吊装”模块化工法,彻底颠覆了传统桥梁施工模式。

钢塔节段在工厂完成精密预制,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吊装系统,单节段施工周期从15天缩短至10天,工效提升60%。这种工艺突破了混凝土浇筑对环境的严苛要求,减少现场作业风险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环境污染。

面对200米高空强风、昼夜温差大等极端工况,常规焊接技术难以保证质量。项目团队创造性地引入“栓顶焊”结构施工工艺和埋弧横焊技术。

施工现场配备的防尘布、集火盆、防烟罩及防火布等系列环保设施,形成多层防护体系,最大限度降低焊接作业对成品涂层的污染,实现了绿色建造理念与工程质量的完美平衡。


03 数字赋能的毫米级精度


在张靖皋大桥的钢结构施工中,“数字孪生”技术扮演着关键角色。项目以BIM技术为核心纽带,构建了全过程施工信息溯源管理体系,实现施工全周期信息的数字化融合。


项目团队研发的智能吊装控制系统,深度融合智能吊具、北斗卫星定位、高精度倾角测量和激光测距等先进技术。该系统可对钢塔节段空间姿态进行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为现场吊装作业提供最优决策指令。


“我们的建设目标是打造国内领先的桥梁智能建造示范工程,”


项目负责人表示,“现已建立的智能建造体系,实现了钢塔吊装全过程的可视化监测、数字化测量和精准化控制。”

通过布设压力环、应力计等智能传感设备,项目建立了钢塔受力状态与变形特征等关键参数的24小时自动化监测网络。这种全方位智能监控体系确保了施工全过程安全可控。


成果令人惊叹:

项目团队创下垂直度控制精度H/11000mm的纪录,远超行业H/4000mm的规范标准。这种“厘米级施工、毫米级合龙”的精度,被工程师们形象地称为“云端绣花”。


04 挑战与突破的攻坚历程


张靖皋大桥的钢结构施工过程,是一部不断突破技术极限的攻坚史。每一个钢塔节段的吊装,都是对工程技术的严峻考验。

项目团队运用8300吨·米级大型塔吊,结合BIM数字孪生技术对吊装过程进行全维度模拟,成功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重达167.5吨的钢构件在200米高空中的定位精度被严格控制在±3毫米内。

“全钢结构索塔表面防腐体系成熟,后期养护便捷高效,降低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有效提升桥梁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张靖皋长江大桥A6标副经理徐永明介绍。

高空作业安全更是重中之重。项目引入智能安全监控系统,对施工人员位置、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结合自动预警机制,创造了百万工时无重大事故的安全纪录。


05 一桥飞架的战略意义


张靖皋长江大桥的钢结构技术创新,其意义远超单个工程范畴。作为世界首座全钢索塔悬索桥,它创下了六项“世界首创”和六项“世界之最”,成为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更重要的是,张靖皋大桥的成功实践标志着中国桥梁工程实现了从“混凝土时代”向“钢构时代”的重要跨越。这种结构形式的变革不仅带来技术指标的提升,更将深刻影响未来大型桥梁的设计理念和发展方向。

随着最后一段钢塔节段精准就位,张靖皋长江大桥的钢铁脊梁已在长江上空巍然挺立。217米高的北索塔如一座银灰色纪念碑,记录着中国工程师们挑战极限的勇气与智慧。

这座大桥将于2028年建成通车。当第一辆汽车驶过这条钢铁巨龙时,乘客或许不会知道,桥塔的每一块钢板都承载着毫米级的精度追求,每一道焊缝都凝结着中国基建对工程极限的突破。

张靖皋长江大桥

的钢结构骨架

不仅撑起了跨越天堑的通道

更撑起了中国基建的新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科技   长江大桥   悬索桥   跨度   世界   张靖   大桥   钢结构   中国   桥梁   长江   智能   精度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