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A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的同时,软件指数也跟着往下走,跌了0.54%到7471.11点。
但把时间线拉长看,这波回调更像“过山车”后的休整,今年年初这指数才5396.93点,上半年靠着政策发力和行业需求爆发,一路震荡涨到8374.64点的高位,不少股民都赚了一波。
行业里人都清楚,这波热度根本是政策给的底气。
工信部早就放话,到2027年要完成工业领域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的定量替换,等于给国产软件划了明确的“成长路线图”。
中信建投的分析师应瑛都直言,政策密集出台就是给行业“输血”,国产软件的市场份额肯定要往上走。
虽然指数下半年在回调,但国产软件的“钱袋子”其实越来越鼓。
工信部数据摆着呢,2024年全国软件业务收入飙到137276亿元,涨了10%;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了大头,92190亿元,增速11%。
到了2025年前8个月更猛,收入96409亿元,增速冲到12.6%,利润也涨了13%,出口还增了6.4%,完全是“量价齐升”的架势。
二级市场的牛股更是扎眼。
Wind数据显示,开普云年初到现在涨了369.9%,瑞晟智能、品茗科技也都涨超340%,纬德信息涨幅也有210.4%。
能涨这么疯,根本还是行业景气度托着,毕竟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超30%,从建筑到汽车,到处都缺好用的国产软件。
要说国产软件的“主攻方向”,工业软件里的3DCAD绝对是重中之重。
这东西是产品建模、仿真的“工业大脑”,长期被达索、西门子、欧特克这些外企垄断。
2023年数据显示,达索在国内CAD市场占18%,西门子13.2%,欧特克11.6%,前三位全是外资。
不过国产厂商已经追上来了。
2025年最新排名里,中望、浩辰已经冲进CAD品牌前十,分列第五和第六。
尤其2DCAD领域,国产软件的性能、兼容性跟国际货没差,甚至打开大型图纸的速度更快。
中望今年还推出了3D+CAE解决方案,能实现“设计即仿真”,中国化学天辰公司都已经用上了这套系统做工艺设计。
但3D领域还是块“硬骨头”。
国际大厂研发费用占营收20%,国产厂商还差得远;而且文件格式、行业标准都被外企攥着,国产软件只能先“兼容跟随”。
有厂商人士透露,现在复杂图纸处理、产业链协同还是短板,生态建设得慢慢补。
比起技术差距,国产软件更头疼的是“赚钱难”。
几十年了,《硅谷之火》里“买软件像买电脑一样自然”的预言,在国内还没完全实现。
税友股份的人就说,国内企业就爱搞定制化,SaaS订阅模式推不动,而且账期长,厂商资金回笼都费劲。
六度人和CEO张星亮点出了关键:国内企业没有统一管理理念,客户需求乱,厂商交付难,根本建不起“咨询-厂商-交付”的生态。
金山办公的情况能说明点问题,2025年上半年付费个人用户4179万,看着不少,但对比庞大的用户基数,付费率还有提升空间。
好在AI成了新希望。
税友股份的人判断,AgenticAI能解决生产力问题,比如安永就用逻辑推理智能体提升税务查询质量,ServiceNow的AI智能体能自动解决客户问题。
现在国产软件正把AI往3DCAD里嵌,比如用AI优化图纸处理,以后用户觉得“值了”,付费意愿自然会涨。
生态薄弱的问题,鸿蒙系统正悄悄补。
中望今年推出的CAD鸿蒙版,能打破设备壁垒,实现全流程协作,这正是国产软件需要的“系统级支持”。
税友股份的人说,鸿蒙这两年发展快,以后软件生态能跟着提速。
长远看,政策托底、技术突破、AI赋能,三股力量正推着国产软件往前走。
虽然现在指数回调、付费难、生态弱的问题还在,但从2D到3D的突破,从营收到利润的增长,都说明这个行业在“螺旋上升”。
毕竟13万亿的市场摆在这,只要啃下硬骨头,国产软件迟早能真正“当家作主”。
更新时间:2025-10-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