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贡梁王山远眺滇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呈贡梁王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呈贡梁王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云南历史上有三座梁王山,一座在呈贡,最高海拔2820米,位于澄江、呈贡之间的,最初称为罗藏山。元朝时,梁王山上立砦,明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被明军攻破昆明城,逃入罗藏山,呈贡沦陷又逃往嵩明大哨校场坝以图收复失地,他在呈贡的罗藏山呼为梁王山,沿袭至今。
嵩明梁王山 李云飞摄
嵩明梁王山 李云飞摄
一座在嵩明大哨校场坝,最高海拔2840米,现遗存有元明时期梁王兵营(又称土城)、校场坝等遗址。史料记载,经梁王经营,该遗址筑当时有大小不等的营盘、寨子,用以驻兵。山上另有一块约数平方千米的“校场坝”,地势平坦宽阔,是梁王练兵集训场地,现已是一片茂密的松林。
第三座是大理祥云城附近的梁王山。坐落于祥云县城西北,距县城仅12公里,与弥渡、大理紧密相连,并与宾川县境相通,占地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5公里,最高海拔高2584米。山周围的箐、村、宫、殿、泉、河等皆以“梁王”命名,如梁王村、梁王行宫、梁王殿、梁王山河、梁王泉等。据乾隆三十二年《云南县志》记载,梁王山原名梁荒山,因元朝宗裔在此戍守而得名,后改称为梁王山,曾是元代云南州的重要军事据点。
这三座梁王山虽同名,但呈贡梁王山和嵩明梁王山的由来,都与明初的云南地方首领第四代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有关,这些地方都是他曾经带兵对抗大明王朝的军事活动据点。
相传,公元1253年,蒙哥汗命储王忽必烈率十万大军进军云南,万里袭滇,乘革囊强渡金沙江,平定云南后,忽必烈封其孙甘刺麻为元在云南的王政代表,称梁王。元末,中原元朝已被朱元璋消灭,明军进攻云南。云南政权传到第四代梁王把匝剌瓦尔密,与明军对峙作最后的抵抗。
《明史》(第一百二十四卷)记载:“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是元世祖第五子云南王忽哥赤的后裔。他被封为梁王,依旧镇守云南。顺帝在位的时候,天下有很多变故,云南地处偏远,梁王治理安抚云南时,既有威严又有恩惠。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玉珍在蜀地冒用帝王尊号称帝,派遣三路军队前来攻打云南,梁王逃到金马山扎营。第二年,梁王凭借大理的军队迎战,明玉珍的军队战败退兵。过了很久,顺帝向北撤离,大都北京失守,中原地区没有元朝尺寸之地,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完全崩溃,然而梁王像往常一样守卫云南;每年派遣使者从塞外到达元顺帝所在的地方,坚守臣子的礼节像过去一样。”
到了元朝末年,主镇云南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在昆明金马山建走营,击败明玉珍蜀军。1368年顺帝北走,朱元璋建明朝称“太祖”定都南京,元王朝崩溃。割据云南的元残余势力梁王把匝刺瓦尔密直到1376年还与北逃塞外已死的元顺帝之子爱猷识理达腊互相联络,拒明招降,据守在金马山。
大明主力军自四川南进的迫进,梁王于1382年陈兵曲靖,梁王败退金马山,昆明的最后第一道屏障失守,征南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驻金马山,云南父老出城来到金马山,拜迎明朝大军。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退败昆明城,在昆明附近的呈贡和嵩明两地打“游击战”,负隅不服,孤军奋战。当时改朝换代几成定局,元代旧臣只剩云南梁王坚守,后来节节败退,终归覆亡,结束了元王朝在云南统治100多年的历史。
嵩明的梁王山,是嵩明的最高峰,在《徐霞客游记》中叫做东葛勒山,“梁王山者……为南中名山,远近诸峰,高无逾此。则所谓三十里者,又指此为东葛勒山矣。……因梁王结寨其顶,遂以‘梁王’名之”。梁王山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三尖山”,主峰分为三个山尖,主峰大尖山,是嵩明境内的最高点,在山顶可眺望昆明西山、滇池和东川雪山。
明朝大将蓝玉、沐英率领明军征服昆明,当时的云南王即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逃出昆明城,活动在呈贡一带。呈贡失守,他带领残兵败转移到嵩明东葛勒山,许多旧有贵族也投奔这里。他们在校场坝操练兵马,练兵的目的要与负隅顽抗大明初期建立的新政权。几次攻打昆明,企图夺回失守的昆明城,实现东山再起,无奈屡次螳臂当车、损兵折将。后来,明军攻破东葛勒山的“老巢”,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难免要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终于肃清了大明王朝最后的敌人。
嵩明梁王山 李云飞摄
嵩明梁王山 李云飞摄
嵩明梁王山 李云飞摄
在嵩明校场坝梁王山练兵场旧址,一些附近村民看到这里一些奇怪的现象,就是演兵场周围有许多废弃久远的房子石脚,有的柱脚石还比较粗,还有人挖出一些生锈的兵器。听说历史上这里兵马太多,今天的大哨万亩松涛滚滚之处,犹如当年马蹄声声,士兵操练的喊杀声,让人心惊胆颤。让人奇怪的是,这里有几亩林地中间寸草不生,可能是梁王练兵场的中心位置,因为当年地基夯实土层太厚太实,所以不利于草木生长。
洪武十五年(1382年)梁王战败后,举家200多人全部殉难,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成王败寇,是从古至今亘古不变的真理。尽管云南梁王被大明所灭,但是他在云南根据很深,因为效忠元王朝用血肉之躯留住了元王朝最后的体面,他的残余势力及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云南王坚贞不屈、忠勇无双的品德,就把呈贡的罗藏山和嵩明东葛勒山,改名为梁王山,它们的来历一样,都因为改朝换代、江山易主了,梁王旧部还在坚守最后的征地。云南历史上曾经有一位拔贡司沂,非常敬佩梁王的“忠义”,他写了一首诗,这样称赞云南梁王。
葛勒之颠云时绕,登高一览众山小。
无边葱翠入屏中,几叠峰峦插天表。
倚枕泉石百虑清,崑容梦觉红尘了。
巨海翻波如鼎沸,旭日升时天初晓。
披衣起坐望八荒,谁把乾坤颠复倒。
世事茫茫难预料,意马纷驰生挠扰。
功成宜从赤松游,避谷丘壑以终老。
吞云吸雾任所之,栖身烟霞邻野鸟。
结卢山颠迎皓月,柴扉双掩心如槁。
君不见梁王功绩今何在?不如岘山片石好。
人生百世安足论,要留心镜千古照。
嵩明梁王山 李云飞摄
嵩明梁王山 李云飞摄
嵩明梁王山 李云飞摄
山河为证,梁王精神是云南历史上一座巍峨的高山,原本他们可以卑躬屈膝俯首称臣保全自己,但是梁王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忠于朝廷,这就是中华民族流传几千年的“忠义”美德。云南梁王的美德故事,不以成败论英雄,如今化为了人民心中的那两座高山,继续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流传、经久不息。
作者:李云飞,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昆明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昆明市作家协会会员。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