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编辑:法拉
培养了92个世界冠军的李永波,当年可是中国羽毛球队的顶梁柱,从运动员到总教练,风光无限。
可就是这么一位功勋卓著的人物,卸任之后,竟然选择去马来西亚当起了果农,这转变确实有点大。
想想以前,他可是放出豪言,说要带出100个世界冠军呢,虽然最后差了那么一点点,但也足以证明他的本事了。
那会儿李永波退休后,不少国家都想请他出山,新加坡、英国都开出了不错的条件。
可他都给婉拒了,说是执教那么多年,太累了,想歇歇,享受一下生活。
谁能想到,他这享受生活的方式,是跑去马来西亚种榴莲。
据说是在那旅游的时候,发现了商机,觉得榴莲这玩意有赚头。
于是,他就风风火火地在马来西亚东海岸一个村子里,租了200亩地,还从印尼弄来了差不多1500棵好榴莲苗,雇了当地人,就这么干起来了。
这消息传回国内,他的朋友们都觉得挺新鲜,还开玩笑让他丰收了寄点榴莲回来尝尝。
李永波也是满口答应,看来是真把这事儿当成事业来做了,还挺乐在其中的。
当然,李永波能有底气去过这样的退休生活,跟他之前的辉煌是分不开的。
他接手中国羽毛球队的时候,那可是个烂摊子,队伍成绩不行,士气也低落。
那是在1994年,国际大赛上老是输球,年轻队员们都没啥信心了。
李永波自己也是运动员出身,知道队员们心里想啥。
他没多说废话,就带着大家一起埋头苦干。
为了给队员们打气,他还特意把自己当年的老搭档田秉毅请回来当陪练,给队员们鼓劲。
功夫不负有心人,转过年来,中国队打了翻身仗。
女队表现特别好,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赢了印尼队和马来西亚队这些强敌,拿了冠军。
这可是中国队头一回拿到苏迪曼杯,意义重大,队员们的信心一下子就回来了。
要知道,四年前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队可是一块奖牌都没捞着。
这个突破,可以说是历史性的。
从那以后,中国羽毛球队就像开了挂一样,世锦赛、尤伯杯,冠军拿到手软。
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队更是厉害,实现了“三连冠”,林丹也打败了老对手,拿到了他个人的第一块奥运金牌。
从1994年的低谷到那个时候,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羽毛球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
这背后,少不了李永波和队员们一起流的汗,一起吃的苦。
林丹、鲍春来这些后来响当当的羽毛球明星,那可都是李永波一手带出来的。
他当初说要带出100个世界冠军,很多人还觉得是吹牛。
结果呢,到2017年他退休的时候,已经带出了92个,就差8个了,这成绩,谁敢不服气?
特别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队包揽了全部5枚金牌,那真是中国羽毛球队历史上最风光的时候了。
从1994年的没人看得起到2012年的世界之巅,这18年,中国羽毛球的蜕变,李永波功不可没。
直到2017年,执教了国家队长达二十多年的李永波,终于卸任了总教练的职位。
李永波自己能成为这么一位教练,跟他早年的经历也是分不开的。
他从小就喜欢体育,也喜欢音乐,天赋都不错,但最后还是选了自己最爱的羽毛球。
16岁那年,他进了辽宁省羽毛球队,算是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进了省队他才发现,有天赋的人多了去了,他不算最拔尖的那个。
但这没让他泄气,反而更激发了他的好胜心,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加练,别人吃饭睡觉他还在琢磨技术。
就这么拼命练,他的技术突飞猛进,很快就在队里站稳了脚跟,也得到了教练的看重。
在省队那会儿,他认识了田秉毅,俩人都是热爱羽毛球、有野心的人,一下子就成了好朋友,好搭档。
田秉毅网前技术好,李永波后场控制力强,俩人配合起来简直是天作之合,很快就成了省队最强的双打组合。
1987年,他们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世锦赛,就拿了男双冠军,一下子就出名了。
拿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后,他们信心更足了,后面又拿了不少冠军。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他们虽然只拿了块铜牌,但也算是给自己的运动员生涯画上了一个还不错的句号。
可以说,李永波和田秉毅的出现,是中国羽毛球第一次在国际上真正扬眉吐气,改变了之前落后的局面。
可惜的是,李永波他们退役之后,中国羽毛球很快又不行了。
老将走了,新人顶不上来,国际上都觉得中国羽毛球没戏了。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羽毛球协会才想到了李永波,请他出山担任国家队总教练。
这才有了后来咱们前面说到的那些辉煌历史。
兜兜转转,他最终还是回到了羽毛球这个圈子。
那个在马来西亚种榴莲的经历,更像是他退休生活里的一段小插曲。
没过多久,他就结束了榴莲园主的身份,回到了国内。
原来是他以前的一个弟子,不忍心看他就这么彻底离开羽毛球,就联系他,希望他能回国继续培养新人。
2020年,在他的弟子们的帮助下,李永波在老家辽宁办起了一家羽毛球俱乐部。
开业的时候,林丹、谌龙这些他带出来的世界冠军都来捧场。
凭着他的人脉和经验,俱乐部办得有声有色,李永波也成了俱乐部的总裁。
这么一看,他还是放不下羽毛球啊。
如今的他,既是个成功的生意人,也是个经验丰富的教练,又一次让人们看到了他不一般的能力。
李永波这一辈子,起起落落,确实挺有故事性的。
他为中国羽毛球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不能抹杀的,但同时,他的一些做法也确实引来了不少批评。
现在他已经离开了国家队总教练的岗位,有了自己的新事业。
不管怎么说,中国羽毛球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像他这样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至于未来中国羽毛球的路怎么走,能不能续写辉煌,那就要看后来人的了。
更新时间:2025-05-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