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上热搜!7 岁娃怕吃不到西贝引群嘲,西贝紧急删文也难平风波

西贝再陷舆论漩涡:7岁娃引起“西贝文学”,

近日,餐饮界知名品牌西贝莜面村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一则题为《7岁毛毛:我以为自己再也吃不到西贝了…》的公众号文章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被网友戏称为“西贝文学”。

这场看似荒诞的“文学闹剧”背后,是西贝尚未平息的预制菜争议,以及一系列令人困惑的公关操作,将这家本就处于风口浪尖的餐饮企业再次推向舆论中心。

“西贝文学”引爆网络

这场舆论风暴的源头,是西贝官方公众号“西贝品味早读”发布的一篇文章。

文中描绘了一个7岁孩子对西贝美食的“生死执念”,声称孩子担心“再也吃不到西贝”。

文章还提及有顾客因听闻网上对西贝的批评,专程到店储值1000元“声援”,更有“两人点600元菜品以示支持”的情节。

这些过于戏剧化的描述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文中“浑身充满了力量,有一种丰收的喜悦”、“我跟西贝同生死”等金句被网友调侃为“放在古代,吃西贝算当死士了”。

更有网友指出,文中“两人点600元”的说法与之前罗永浩“5人吃西贝花830元还没吃饱”的吐槽形成鲜明对比,反而成为“打脸”证据。

随着事件发酵,网络上掀起一场“西贝文学大赛”。

网友们纷纷模仿原文风格进行创作,“不想让小孩活在没有西贝的世界,我坚决不生了”、“一天不吃莜面粉,浑身蚂蚁爬”等戏谑表达将这场闹剧推向高潮。

这场网络狂欢的背后,折射出消费者对过度营销的反感情绪。

面对汹涌如潮的舆情,西贝当机立断删除了原文。几乎在同一时刻,9月28日,创始人贾国龙亦将所有社交媒体账号内容清空,反应之速可见一斑。

然而这波“删文+清空”的操作并未平息争议,反而引发新一轮质疑,被网友批评为“敢写不敢当”的逃避行为。

预制菜争议持续发酵

“西贝文学”风波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矛盾源于尚未平息的预制菜争议。

今年9月,知名人士罗永浩在社交媒体公开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并晒出5人消费830元的账单,直指消费者“花现做的钱吃预制菜,没有知情权”。

这一批评直接触及西贝的痛点。创始人贾国龙最初反应强硬,不仅否认使用预制菜,还扬言要起诉罗永浩,甚至推出“罗永浩菜单”公开叫板,承诺“不好吃不要钱”。

然而,这一强硬姿态很快遭遇挑战。

有网友晒出西贝后厨使用预制食材的证据,显示羊排腿、猪排烩酸菜等食材包装上明确标注“提前预制”的生产日期。

据媒体报道披露,西贝一位厨师长坦承,部分食材的确存在“隔夜使用”的情况。此现象引发关注,也为餐饮行业的食材管理敲响了警钟。与此同时,西贝此前使用转基因油的历史也被重新翻出,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不满。

在舆论压力下,西贝于9月15日发布公开致歉声明,承诺在10月1日前将转基因油全面更换为非转基因油,并将8道预制菜品改为门店现做。

这场从“强硬对峙”到“公开道歉”的转变,不仅未能赢回消费者信任,反而让公众质疑其危机处理的诚意与能力。

西贝的成长烦恼

深入观察可见,预制菜争议与“西贝文学”风波的背后,是西贝长期以来在战略扩张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积累的问题。

西贝的多品牌战略推进艰难。公开信息显示,从2016年的西贝燕麦面到2024年的小牛焖饭,八年间西贝陆续推出多个子品牌,均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以2022年推出的“贾国龙·中国堡”为例,该品牌试图以“馒头夹菜”的高价策略打开市场,却因性价比不足而遭遇挫折,2024年出现大规模关店情况。

同样,2020年重点打造的“贾国龙·功夫菜”也因为“预制料理包卖现炒价”的定价策略而未能获得市场认可。

在企业文化传播方面,西贝的一些尝试也引发争议。

2019年出版的《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一书中,有关“任正非2006年在西贝听内蒙姑娘唱歌找到人生希望”等描述,以及“八星大厨给父母上坟先提贾国龙”等桥段,被批评为企业文化过度包装的典型。

这些内容与西贝宣称“坚决打击表忠诚”的态度形成反差,暴露出企业在文化构建方面的矛盾。

对此有餐饮行业专家指出,西贝近年来的经历反映了中国餐饮企业普遍面临的成长困境。

在追求规模扩张和品牌溢价的同时,如何保持产品品质与服务水准,如何建立与消费者的真诚沟通,成为摆在所有餐饮企业面前的共同课题。

结语

从“西贝文学”的荒诞,到预制菜争议的延烧,再到扩张战略的受阻,西贝近年来在舆论场的表现,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餐饮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阵痛。

虽然西贝已通过换油、改进菜品制作方式等举措试图挽回声誉,但消费者信心的重建仍需时日。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餐饮行业的本质终究离不开“好吃”与“实在”两个核心。

过度依赖情感营销、忽视产品本质,终究难以获得市场的长久认可。

对西贝而言,如何从这次舆论风波中汲取教训,在保持品牌特色的同时,更好地回应消费者对品质、透明度和合理定价的期待,将决定其未来的发展路径。

这场围绕西贝的讨论,也为整个餐饮行业敲响警钟:在信息日益透明的时代,消费者不再轻易被华丽叙事所打动,真实的产品体验与诚信的经营态度,才是企业立足的根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美食   风波   紧急   舆论   消费者   网友   餐饮企业   批评   强硬   餐饮行业   文中   中国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