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县双节文旅成绩单亮眼,242万游客背后的“出圈”密码!

小县城成就大流量,关中原野上的礼泉正用实力证明,县域旅游同样能打造出令人惊叹的“现象级”表现。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陕西礼泉县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文旅答卷:累计接待游客242.2万人次,同比增长54.76%;旅游综合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增长37.2%。

其中,作为礼泉历史文化标杆的昭陵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超过10倍,达到惊人的1005.58%。

---

01 精准卡位:抓住“奔县游”风口

礼泉的走红,绝非偶然。其首要一步,便是在“全国奔县游”的浪潮中,完成了一次精准的自我定位与品牌卡位。


面对都市人群渴望逃离高压、寻求短途“精神栖息地”的迫切需求,礼泉没有盲目跟风,而是深度立足自身资源禀赋。

2025年4月26日,礼泉县创新推出了陕西省首个县域乡村旅游品牌——“离开城市,周末去礼泉”。

这短短九个字,不仅仅是一句宣传语,更是一套完整的市场战略和产品逻辑。

02 品牌焕新:从“历史高地”到“人间烟火”

礼泉传统的核心IP是唐昭陵和袁家村,品牌形象不可避免地偏向“历史文化”和“乡村振兴”,带着一丝需要游客去“仰望”和“学习”的距离感。

而礼泉乡村旅游品牌的出圈,标志着其品牌内核完成了一次关键性的“涅槃重塑”。

从“仰望”到“平视”。游客不再是去“瞻仰”一段遥远的历史,而是去“体验”一种可触摸的生活。


这一内核的转变,在“九嵕山人”“袁家村村花”“粉条姐”等本土IP身上得到了极致体现。

他们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礼泉生活”的人格化代表,让品牌变得可对话、可互动、可共情。

03 “宠客经济”:政策引流与服务留客

汹涌的流量能够验证方向的正确,但能否将“网红”的昙花一现变为“长红”的细水长流,则是对地方治理能力的终极考验。

礼泉的成功,离不开一个“有为政府”在幕后的系统化支撑与精准服务。

双节期间,礼泉县以“政策引流+服务留客”模式激活全域旅游活力。

针对游客出行需求,一系列惠民举措精准落地:9月26日至10月8日,对外来车辆实行“只纠违不罚款”的柔性执法政策。

礼泉高铁南站通往袁家村、昭陵景区的公交车免费接驳。

昭陵景区、城区公共停车位免费开放,机关事业单位院落停车位全天向游客敞开。

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庆假期内昭陵博物馆、昭陵景区实行免门票政策,直接带动历史文化游热度攀升。

04 传播革新:构建立体化传播矩阵

优秀的品牌定位与内核,需要强大的传播力才能触达受众。礼泉的成功,堪称一场教科书级别的整合传播案例。

其关键在于构建了一个立体化、多层次的传播矩阵,实现了从官方到民间的协同作战。

官方媒体“下场”引导,完成信任背书与流量加持。


诸如“礼泉文旅单先生”“礼泉文旅小康”等一批具有亲和力的自媒体账号应运而生,以人格化表达和接地气的内容,在官方与民间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当礼泉的热度初起,无数旅游、美食、生活类博主闻风而动,自发前往礼泉进行深度体验。

他们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出发,创作出风格各异、角度多元的图文与视频内容,形成了覆盖不同圈层受众的“内容海”。

05 多元体验:打造全域旅游场景

丰富的文旅供给让“离开城市,周末去礼泉”品牌内涵不断得到提升。

袁家村通过民俗体验与美食街区持续引流,成为游客感受关中烟火气的核心目的地。

游客在欣农兴等现代农业园区内沉浸式体验采摘乐趣,见证“御果之乡”的丰收图景。

金秋长桌宴、书画展等活动遍布城乡,让游客在游玩中深度感受礼泉文化魅力。

作为双节文旅盛宴的重要铺垫,9月26日,“丰收礼泉·果香满城”2025礼泉金秋御果采摘季活动在县文体中心广场正式启动。

同步推出的葡萄、特色水果、苹果及石榴等4条采摘路线串联起全县优质果园资源,为假期乡村体验游奠定了基础。

---

礼泉的成功实践表明,在文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县域旅游同样可以凭借精准定位、政府有为和品牌深耕脱颖而出。

从袁家村的烟火氤氲到昭陵的盛唐气象,从田间地头的采摘乐趣到线上直播间的特产售卖,礼泉正以多元丰富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这片土地上,历史与现代交织,田园与城市共鸣,正谱写着一曲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乐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5

标签:旅游   礼泉县   成绩单   游客   密码   礼泉   品牌   精准   景区   关中   乡村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