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五星级酒店门口,戴着高帽的大厨将卤味装进塑料餐盒,排队大妈边扫码边感慨:“38块的小龙虾,比大排档还便宜!”
“以前舍不得进酒店,现在酒店来街边找我!”在一家国际酒店外摆摊位前,刚花15元买到怪味花生的张阿姨笑着说。
她身后蜿蜒的队伍里,上班族、学生、退休老人正翘首以待——这不是社区菜市场,而是五星级酒店的“烟火气实验场”。
而百米外的街角,社区餐馆老板老王望着空荡的店面叹气:“三天流水不到一千,客人都被酒店地摊截胡了。”
他的困境折射出餐饮业残酷现实:当五星酒店俯身摆摊,大排档迎来史上最强“降维打击”。
这个夏天对于餐饮人来说,最大的一个“奇景”就是那些之前高高在上的五星酒店集体摆摊:
从杭州纳德酒店每天下午三点准时支摊,40多道菜品两小时售罄,卤鸭38元半只的价格引发大爷大妈“抢菜大战”。
到常州文璞酒店推出“剩菜盲盒”,五星自助餐余量20元带走,消费者直言“比网红店预制菜香”。
再到天津丽思卡尔顿的移动汉堡车现身旅游区,58元和牛汉堡引发年轻人打卡潮,75元套餐包含薯条可乐,价格仅为该酒店自助餐的18%。
更凶猛的是郑州某五星酒店:戴着白手套的厨师下午5点开卖小龙虾,38元/斤的定价让摊位被围得水泄不通,37分钟清空所有库存,日均营收突破3万元。
这场风潮背后是酒店业的集体焦虑。
因为根据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显示,2023至2024年,全国五星级酒店关停150家,预计2025年倒闭数将突破200家。
曾经觥筹交错的宴会厅,如今正为生存而战。
当五星级酒店的摊位前挤满排队的市民时,隔壁的大排档老板却在发愁:“以前每天能卖 200 份小龙虾,现在连 50 份都卖不动。” 而这种冲击,正在从郑州、绍兴等试点城市向全国蔓延。
没想到打倒大排档和小餐馆的不是路边摊,而是大酒店的“降维打击”。
首先就是成本劣势赤裸暴露,面对酒店摆摊的 “降维打击”,大排档陷入两难境地:降价意味着利润压缩,不降价则面临客源流失。
绍兴某卤味摊主无奈表示:“我卖 15 元一份的素拼,酒店同样的份量只卖 12 元,还强调用的是橄榄油和有机蔬菜。”
更致命的是,酒店通过扫码支付收集用户画像,推出 “地摊消费满 200 元赠下午茶券” 活动,将 18% 的地摊顾客转化为店内正餐客群,而大排档连基本的会员体系都难以建立。
不过更重要还有信任根基遭瓦解,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当下,五星级酒店的品牌背书成了最有力的竞争武器。相比之下,大排档的卫生状况一直是消费者的心病。
这种信任危机,正在加速大排档的衰落。
而造成这次对于中高端餐饮的寒冬,我个人感觉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史上最严禁酒令”实施后,某务工作餐全面禁酒,直接冲击依赖商务宴请的高端餐饮。北京、深圳等地高端餐厅包厢上座率从70%骤降至30%,人均消费从300-500元“腰斩”至百元左右。
甘肃、青海等试点区域高端餐饮流水暴跌70%,陶然轩、稻香酒家等老字号相继闭店。
政策执行初期部分基层“一刀切”(如公职人员吃面被罚),进一步抑制正常消费需求。
其实这场五星级酒店的摆摊革命,表面上是价格与品质的博弈,实则是消费观念升级与行业生态重构的缩影。当高端服务放下身段,当街头美食追求品质,最终受益的,是每一个追求 “物有所值” 的消费者。
或许,这才是餐饮业 “降维打击” 的真正意义 —— 不是消灭对手,而是共同推动行业向更高层次进化。
最后你们家乡那边的高档酒店有开启摆摊模式吗?欢迎留言。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