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例立秋泡脚致血压骤降!医生:热水泡脚前,先注意这3点

【福利礼包赠送中】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秋天一到,天气渐凉,很多人开始加入“泡脚”行列,认为泡脚不仅能放松身体,还能改善血液循环,舒缓疲劳。

然而,这项看似简单的自我保健方法,却并不适合所有人。

最近,随着一例因立秋泡脚导致血压骤降的事件曝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习惯的潜在风险。

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血压不稳或者有心脏病史的人群,热水泡脚前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

泡脚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方式,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无论是老一辈人,还是年轻人,泡脚似乎成了一个习惯,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

有人用它来缓解一天的疲劳,也有人觉得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甚至有人将泡脚与治病养生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泡脚确实有一定的益处,能够通过刺激足部的穴位,帮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放松身体、缓解压力的作用。

但如果操作不当,泡脚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尤其是当热水的温度过高,或者泡脚时间过长时,可能引发血压骤降、心脏不适等健康问题。

在立秋后的这个季节,气温逐渐下降,许多人开始频繁泡脚,觉得热水能驱寒保暖。

但如果你有高血压或低血压的历史,尤其是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泡脚前必须特别谨慎。

血压的骤降并非空穴来风,热水泡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确实会导致血液循环的剧烈波动,影响血压稳定。

在热水的作用下,血管会扩张,血流量增大,原本已经处于相对扩张状态的血管在温热的作用下,可能出现过度扩张,导致血压迅速下降。

对于某些人来说,特别是老年人,血压的骤降可能引发头晕、乏力、甚至昏厥的情况,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为什么泡脚会导致血压骤降?

泡脚时,热水的温度刺激会导致全身血液循环加速,特别是下肢的血液流动增多。

因为人体的下肢血管相对较大,热水泡脚会导致下肢血管扩张,增加了下肢血液的负担。

而与此同时,心脏会为了维持身体正常的血液流动,努力泵血,然而,如果泡脚的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心脏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压迫。

这种压迫作用与低血压的症状相似,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现象,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出现昏厥的情况。

许多人认为,泡脚的热水越热越好,尤其是在寒冷的秋冬季节,热水泡脚显得更加令人舒适。

但医生指出,水温过高时,血管扩张过度,特别是在泡脚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身体调节血压的能力可能会受到抑制,导致血压水平的急剧波动。

对于那些患有高血压、低血压或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这种突然的血压波动不仅不利于健康,还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哪些人群泡脚时要特别小心?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在泡脚时要特别注意热水的温度和泡脚的时间。

对于一些有严重高血压的患者,泡脚时可能会让血管出现过度扩张,导致血压大幅波动。

因此,保持水温在适宜范围内,并且控制泡脚的时间至关重要。

过高的水温和过长的泡脚时间都可能增加高血压患者的风险。

低血压患者: 低血压患者泡脚时也应当谨慎。

虽然有时低血压患者会通过泡脚来改善循环,但过高的水温可能会导致血管过度扩张,造成血压进一步降低,带来头晕、乏力等症状,甚至可能晕倒。

因此,低血压患者应避免过热的水温。

心脏病患者: 对于有心脏病史的人来说,泡脚也是一项风险活动。

热水泡脚时,心脏要承担更大的工作负荷,尤其是在水温过高、时间过长时,可能会导致心脏的额外负担,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泡脚前需要注意的三大要点

为了避免因泡脚带来的血压骤降问题,医生提醒在泡脚前要注意以下三点:

水温要适中: 根据医学建议,泡脚水温应控制在38°C至42°C之间,避免过高的温度引发不必要的健康问题。

水温过高会导致血管过度扩张,增加心脏负担。泡脚时,不要让水温过烫,也不要让水温过凉。

保持适中的温度,能够在舒缓身体疲劳的同时,避免引发血压的剧烈波动。

控制泡脚时间: 泡脚的时间不宜过长,建议每次泡脚时间控制在20至30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40分钟。

长时间泡脚会使血液循环过度活跃,可能导致血压下降过快,特别是对于高血压、低血压患者来说,长时间泡脚更容易引发不适。

避免空腹或餐后立即泡脚: 空腹时泡脚容易导致血糖波动,使人感到头晕、乏力,而餐后泡脚则可能导致胃部血流量减少,影响消化功能。

为了避免这些不适,建议在进餐后至少一个小时再进行泡脚。

正确泡脚不仅能带来身体的舒适感,还有助于促进健康。

泡脚时,最好选择一个合适的容器,水位应覆盖脚踝处,避免水漫过脚部,给脚部带来不适感。

泡脚时可以适量加入一些中草药,如生姜、薄荷等,帮助放松身体、缓解压力。

但切记不要过度依赖泡脚来缓解身体的不适症状,尤其是当有其他潜在健康问题时,泡脚不能作为唯一的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热水泡脚确实有其益处,尤其在寒冷的秋冬季节,但对于一些特定的人群来说,热水泡脚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尤其是对于高血压、低血压、心脏病等患者,泡脚前必须特别注意水温、时间和身体状态。

只有在正确的方法下,泡脚才能发挥它的保健作用,而不会成为引发其他健康问题的导火索。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高伟,孟冉,崔海兰,等.史载祥教授应用升陷祛瘀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经验[J/OL].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5,(15):2393-2396[2025-08-06]
.https://link.cnki.net/urlid/14.1312.R.20250805.1249.04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养生   立秋   血压   热水   医生   水温   低血压   时间   高血压   心脏   身体   患者   血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