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放学门口那一幕,总像大型“查分现场”。
一个家长刚张嘴:“今天考了多少分?”另一个立刻补刀:“别人家孩子呢?”
空气里飘着的不是落叶,是焦虑的味儿。
可没人问一句:“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毕竟,那听起来太不实用,连朋友圈都不好发。
说实话,孩子的成长就像在打补丁。
系鞋带能绕出个“中式盘扣”,画太阳能调出“地狱蓝”。大人急得直哆嗦,上去三下五除二帮他弄好,
孩子愣在那儿,一脸“行吧,我看你比我还需要成长”。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意思是:别老救火,让孩子先烧一烧。摔几跤、绕几圈,才知道什么叫“稳”。
只是我们总怕他们摔疼,却忘了摔疼才记得住。
真理往往藏在膝盖的淤青里。
我认识一个家长,给孩子报了五个兴趣班。
钢琴、舞蹈、书法、围棋、英语——五项全能小奥运。孩子每天在路上飞奔,活得像个赶场的艺人。
结果一到家就抱着画笔画小怪兽。
家长这才发现,原来孩子的梦想不是贝多芬,是毕加索。她一边退课一边感叹:“钱花错地方的声音真悦耳。”
那一刻她懂了,所谓教育,就是别太忙着给孩子定方向,
不然孩子的人生GPS永远“重新规划路线”。
再说考试。
孩子没考好,趴桌子上哭:“我太笨了。”我安慰:“没事,下次就知道哪儿错。”
心想,这话我小时候也听过,结果下次还是错同一道。
成长这玩意儿吧,像走钢丝——
平衡是靠晃出来的,不是天生会的。
风一来就晃两下,晃完接着走,这才叫人生,不然那是教科书。
教育其实没那么高深。
不是喊口号,不是刷题,也不是谁家孩子考第一。它更像一场长期修炼,修的是“接纳”二字。
我们都想孩子飞起来,却忘了先教他们怎么落地。
别把成长塞进分数表里,也别拿别人家的孩子当尺子。
孩子在一点点长大,父母也在一点点学着别太急。
成长这事儿,说白了,就是——
孩子慢慢懂事,大人慢慢闭嘴。
一个敢摔,一个舍得看,教育就算成功一半了。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