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用人的门道,光会招贤纳士不够,还得有 “装得下刺头” 的肚量。汉丞相丙吉和宋朝将领郭进,简直是古代 “容人天花板”,一个容小过收获死心塌地,一个释大仇换来以死相报,操作之秀,连现在的 HR 看了都得喊 “祖师爷”。

先看丙吉的神操作。这位丞相的车夫是个 “酒腻子”,某天喝高了驾车,直接把呕吐物吐在了丙吉的车座上。下属一看急了:“这也太不尊重领导了!赶紧把他开了!” 丙吉却摆摆手:“不就是吐了辆车吗?大冷天的,把他赶走,他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去?” 不仅没追责,还照样用他。没想到这车夫是边境出身,懂军事信号。后来某天路上,他看到驿站快马奔驰,立马判断是匈奴入侵的紧急军情,赶紧禀报丙吉。丙吉提前做好准备,在皇帝询问时对答如流,反观其他大臣当场蒙圈。你看,丙吉容下的是一滩呕吐物,换来的却是 “移动情报站”,比那些因为员工上班迟到五分钟就扣全勤奖的老板,格局差着十个未央宫。

再看郭进的 “硬核容人”。北宋名将郭进手下有个军官,背后告他黑状,宋太祖查来查去发现是诬告,就把军官绑到郭进面前:“这小子敢诋毁你,你随便处置!” 郭进却笑着松了绑:“你小子有胆子告我,肯定有两把刷子。现在我给你个机会,戴罪立功,要是打了胜仗,我保你升官;要是败了,你就自己跳河,别脏了我的刀!” 军官感动得眼泪直流,上了战场跟打了鸡血似的,冲锋陷阵比谁都猛,硬是打赢了一场硬仗。后来这军官成了郭进麾下的得力干将,逢人就说:“郭将军能容我这大仇,我这条命就是他的!” 这波操作比现在某些领导因为员工提不同意见就穿小鞋的格局,简直大到能装下整个汴京城。

放到现在,这些 “容人智慧” 照样好用,还闹出不少趣味故事。某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是个 “摸鱼高手”,上班总爱打游戏,HR 多次想开除他,老板却拦着:“他摸鱼归摸鱼,上次那个难住全团队的 bug,不就是他熬夜搞定的?” 果然,后来公司开发新功能,遇到技术瓶颈,这位程序员一边打游戏一边敲代码,三天就解决了问题。老板调侃:“我容他摸鱼,他容公司难题,这叫双赢!”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清末 “钱王” 王炽的操作,堪称古代版 “容人换江山”。王炽创办 “同庆丰” 票号时,看中了荣茂公的伙友李耀廷,可打听后才知道,李耀廷不仅让原商号亏了本,还欠着天顺祥票号 2500 两白银,外加 5000 多两外债,在当时算得上 “负债累累的问题人才”。下属都劝他:“这种连旧账都还不清的人,招进来怕是要惹麻烦。” 王炽却当即拍板:“欠咱们的钱不用急着还,外债由票号先垫上,让他赶紧来入职!” 不仅如此,他还分给李耀廷十股人力红股,让其坐镇重庆管理渝号。李耀廷感动得当场表态 “必报知遇之恩”,上任后跑遍上海、汉口调研,把各地分号打理得井井有条,没几年就帮王炽把票号开遍十五个行省,连李鸿章都称赞 “同庆丰堪比清廷国库”。

这哪是招了个员工,分明是请了个 “商业发动机”,比那些因为候选人有负债记录就直接刷掉的 HR,眼光差着十个商业帝国的距离。

当代企业中,胖东来处理 “尝面事件” 的操作,更是把 “容错” 玩成了企业文化的活广告。有位老员工在食品加工岗位上,未按标准流程试吃面条,这事要是搁别的公司,多半直接按 “违反食品安全规定” 开除了事。胖东来起初也做了解聘决定,结果网友和员工内部都炸了锅,有人说 “小题大做”,有人替老员工求情。没想到胖东来真就花力气做了 13 页的调查报告,最后决定不开除员工,改成 “降为学习期三个月,调离食品加工岗位”。

律师都夸这操作 “意义深远”,既守住了食品安全的底线,又没砸了老员工的饭碗,完美体现了 “惩戒与教育结合” 的原则。更妙的是后续,这位转岗后的员工成了客服岗位的 “金牌标兵”,对顾客的需求摸得门儿清,还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出了好几条优化服务的建议,被公司采纳后顾客满意度直接涨了 20%。胖东来创始人后来调侃:“当初要是一棍子打死,不仅丢了个好员工,还寒了大伙儿的心,现在这波‘容错’,换来了团队的死心塌地,比赚多少钱都值!”

其实用人容人,就像养花,太娇贵的花养不活,适当容忍几片黄叶,才能开出更艳的花。丙吉不纠结车夫的小过失,郭进不记恨军官的大诬告,王炽不嫌弃人才的旧债务,本质上都是明白 “用人不是挑完美情人,而是找能解决问题的战友”。现在有些老板招聘要求 “无不良记录”,结果招进来的全是 “老好人”,遇到事儿全怂了;有些领导容不下员工的小缺点,动辄批评指责,最后逼得有能力的人全走了。跟这些大佬比起来,这些老板的境界恐怕还停留在 “幼儿园水平”。

说到底,容人的境界就是用人的底气。你看丙吉的车座再脏,也脏不过错失人才的损失;郭进的仇恨再深,也深不过没有干将的危机;王炽垫的外债再多,也多不过票号扩张的收益。就像现在有些公司愿意给犯错但有能力的员工机会,愿意包容有个性但能创造价值的人才,这些都是读懂了 “容人即聚心” 的聪明人。毕竟,能帮你扛事的,往往不是那些完美无缺的人,而是那些被你宽容过、愿意为你拼命的人 —— 这道理,两千多年前的丙吉和郭进早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而王炽和胖东来们则在续写新的答案。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