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业圈里炸开了锅,长和集团——就是香港那个李嘉诚创办的大企业,想把旗下的港口业务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交易金额高达228亿美元。这可不是一笔小买卖,涉及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其中还有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这种级别的交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光是钱的事儿,还扯上了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的大问题。
长和为了让这笔交易顺利过关,玩了个“聪明”招:把交易拆成两块,一块是美洲的港口,一块是欧亚的港口,打算绕过各国反垄断审查。可中国政府不吃这套,直接站出来表态,语气硬得不行,说啥也不许规避审查,还给交易双方下了死命令。
长和集团是香港的一家跨国公司,业务遍布全球,港口运营是它的核心板块之一。这次交易的对象是全球43个港口,总价值228亿美元,买家是贝莱德财团——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手握大把资金,背景也不简单。这些港口分布在23个国家,控制着全球10.4%的集装箱吞吐量,地位相当重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巴拿马运河两端的两个港口: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巴拿马运河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超级通道,每年货船来来往往,中国商船占了21%的流量。如果这些港口被美国公司拿下,对中国的海运贸易来说,影响可不小。比如,人家要是涨个通行费,或者搞点限制措施,中国企业就得捏着鼻子认了。
这么大一笔交易,肯定会引来各国监管部门的注意,特别是反垄断审查。长和集团为了避开麻烦,想了个办法:把交易分成两部分,一个是美洲港口,一个是欧亚港口。这样,每部分的交易规模都低于需要申报的门槛,理论上就不用走繁琐的审批流程了。
这种操作在商业上挺常见,算是钻法律空子的一种办法。长和的想法是,先把交易做成,再让监管部门慢慢反应。可惜,他们低估了中国政府的眼力劲儿。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简称市场监管总局)很快就看出门道,认为这两块港口虽然分开卖,但实际上在航运网络里是连在一起的,属于一个整体,拆分只是表面文章。
2025年4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的新闻发言人出来说话了,语气特别硬:“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经批准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这话的意思很明白:你们别想耍花招,没我们点头,这交易就别想成。言外之意,要是敢硬来,后果你们自己兜着。
这可不是随便吓唬人。中国《反垄断法》里写得清清楚楚,只要交易对国内市场竞争有影响,哪怕资产不在中国境内,政府也有权管。而且这次交易涉及的港口,对中国海运贸易的影响太大了,政府不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长和集团和贝莱德财团本来以为分拆交易能蒙混过关,现在一看,彻底懵了。中国政府的态度这么强硬,他们只能重新盘算。摆在面前的路有几条:
调整交易结构:比如再把交易拆得细一点,或者剔掉敏感的资产,像巴拿马的港口这种。
做出承诺:比如保证不涨中国船只的费用,或者不搞限制措施,打消政府的顾虑。
干脆放弃:要是实在过不了监管这关,可能就得忍痛割爱,取消交易。
但不管咋选,都不是轻松的事儿。长和和贝莱德得掂量清楚,到底是赚钱重要,还是跟中国政府硬碰硬划算。
这事儿不光是商业交易那么简单,地缘政治的味儿也很浓。巴拿马运河是全球贸易的命脉,谁控制了那儿的港口,谁就在航运上多了一张王牌。尤其现在中美关系这么敏感,这笔交易很容易被放大来看。
有人猜,贝莱德背后可能有美国政府的影子。贝莱德的CEO拉里·芬克跟美国政界关系不浅,前总统特朗普还说过要“收回”巴拿马运河,甚至不惜动武。如果贝莱德拿下这些港口,可能会成为美国在全球航运上加码的棋子。
中国这边自然不干了。海运贸易是中国的经济命脉,21%的商船走巴拿马运河,港口要是落到美国手里,风险太大。中国政府这次出手,既是反垄断,也是保安全。
中国《反垄断法》是这次审查的底气。法律规定,只要交易达到一定规模,或者对市场竞争有影响,就得申报审查。这次交易虽然被拆分,但市场监管总局认为,两部分的港口在运营上有关联,整体看就是一次大交易,不能分开算。
更关键的是,这些港口对中国海运的影响太直接了。哪怕交易发生在国外,只要波及中国市场,政府就有权管。这种“穿透式”审查,力度不是一般的大。
中国政府下了死命令后,长和和贝莱德估计得跟监管部门坐下来谈谈了。可能的结局有几种:
妥协方案:双方调整交易,满足监管要求,比如放弃部分港口,或者加一些限制条款。
多国审查:除了中国,欧盟、美国这些地方也可能插一脚,交易的不确定性会更大。
谈崩了:要是谈不拢,交易可能就黄了,长和和贝莱德得另找出路。
不管咋走,这笔交易都不会轻松过关。长和集团这次算是踢到铁板了,贝莱德也得跟着头疼。
这笔交易的风波,不光是长和和贝莱德的事儿,对全球商业和地缘政治都有不小的冲击。首先,跨国企业得掂量清楚,以后做这种大买卖,监管风险不能小看,尤其是涉及敏感资产的时候。
其次,中美之间的博弈又多了一层看点。港口这种战略资源,谁都想抓在手里,这次的较量可能只是个开始。未来,类似的交易估计还会冒出来,监管和政治的碰撞会越来越频繁。
最后,对普通人来说,这事儿也提醒我们,全球化的生意不是那么简单。表面上是钱的事儿,背后可能是国与国之间的角力。长和这次想绕过审查,结果反倒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长和集团想靠分拆交易规避审查,赚一笔228亿美元的大钱,结果被中国政府逮了个正着。市场监管总局态度强硬,直接下了死命令,长和和贝莱德现在是骑虎难下。这事儿不光是商业交易,还牵扯到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复杂得要命。
未来,跨国企业做生意估计得更小心了,尤其是碰上中国这样的市场,监管可不是摆设。李嘉诚这回算是遇到硬茬了,228亿美元的交易能不能成,咱们就等着看吧。反正,中国政府这态度,是真不含糊,谁也别想糊弄过去。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