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力到京东,官媒接连批评,释放了三个信号,商界风向变了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百度百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星闻爆料局

编辑|星闻爆料局

前言

这段时间,商业圈可是不平静。

前有刘强东的“外卖大战”,后有董明珠言论引热议。

一时间,众多网友纷纷下场,网上一时间可谓吵翻了天。

但随着官媒的介入,事情越发显得难以捉摸。

而这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风波不断

近日,天津一家面馆的老板因为一个举动却省下了一大笔钱。

都知道,这段时间京东外卖成了大众争相热议的对象。

而这位老板径直将刘强东宴请外卖员并敬酒的照片打印了出来。

做成一张大大的海报展示出来。

谁能想到,刘强东本人关注了此事。

直接大手一挥,免佣金一年。

这一举动无疑又为近来的“外卖大战”事件增添了一波新热度。

当初,京东毅然硬刚对手平台的“二选一”事件。

使得本就焦灼的外卖行业气氛愈发紧张。

毕竟,两大外卖平台“打架”,受害的却是外卖骑手。

不过,美团径直作出回应,对上述事件予以澄清,表明该事件并不存在。

与此同时,刘强东亦作出保证,外卖骑手的订单量不会削减。

可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董明珠当众一句绝不用海归派,海归派里有间谍。

让她和刘强东两人一时之间“风头无量”。

殊不知,就在大众讨论热烈之时,“他们”竟站了出来。

官媒直截了当地指出,董明珠的言论存在着偏见,且背离常识。

甚至有官媒直接将董明珠的言论与刘强东的“外卖大战”放在一起加以点评。

直言二者之举逾越正常商业竞争范畴,上升至道德评判层面。

而这些官媒有此观点也不是没有依据。

从刘强东“外卖大战”到董明珠言论,自始至终都引得外界舆论纷纷。

试想一下,这些难道仅仅只影响了他们个人吗?

息息相关

不难发现,当这两件事处于焦点中心的时候。

其实深受影响的远远不止董明珠和刘强东个人。

每当大众提到这些名字,例如:小米、娃哈哈、360等知名大企业。

我们总会想到雷军、宗馥莉等这些人的名字。

由此观之,这些“大佬”的个人形象已然和品牌形象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以京东外卖为例,作为其“最强代言人”的刘强东可谓煞费苦心。

他亲自下场送外卖这事儿一曝光,瞬间就登上了热搜。

更不必说,刘强东在骑手们送完外卖之后,还邀请他们一同享用海底捞火锅。

他和骑手们围坐在一起,就像和多年的老友相聚一样,有说有笑。

并且在吃饭间,他还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

刘强东宣称,京东定然会给予骑手们坚实的保障。

为其缴纳五险一金,以使众人在暮年能够享有退休金。

事实上,早在20年前,他就对缴纳五险一金秉持着如此坚定的想法。

这些事在网上被网友们疯狂传阅,京东在大众心中的形象更加牢固可靠。

反观董明珠,她的举动同样不简单。

今年 2 月开始,不少网友发现,全国多地的线下格力专卖店把招牌换成了 “董明珠健康家”。

将企业品牌“格力”更改为个人名字。

这一举动令不少网友觉得,这是不是董明珠在把个人 IP 过度植入企业。

毕竟,格力手机此前的开机画面为董明珠的个人头像。

现在又把专卖店改成 “董明珠健康家”。

这一系列操作,难免让人多想。

面对这些质疑,董明珠回应称,改成“董明珠健康家”相当于把自己的声誉全然押上。

事实上,格力此番举措旨在借改名之举。

打破大众对其仅涉足空调领域的固有认知,进而推行居家全产品战略。

当然,这也不排除董明珠这个人在大众中的影响力。

由此可见,在不知不觉间,知名企业老总为自家企业“代言”之事着实屡见不鲜。

而这也正是商业领域风向改变的一大信号。

不过,在官媒接连锐评,波及两大知名企业老总的事情。

让我们又何止看明白了这一点。

风向变了

其实大家忽略了,董明珠言论事件中她提到了一个重要信息。

自2012年董明珠担任格力董事长之时,当时仅有800多名研发人员。

截至目前,格力通过内部培养,已拥有近2万名技术研发人员。

但事实远不止如此。

2020年、2021年、2023年连续三年。

董明珠在参加活动时,都公开表示。

格力研发人员清一色全都是国内本土培养的人才。

基于此,这也让格力在用人策略上更倾向于信任自己培养的人才。

也正因如此,她在“间谍论”中提及:仅于国内高校培养自己的人才。

但大家似乎忽略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可在本文提到的近期这两件影响甚大的商业竞争事件中。

我们不难发现董明珠重视人才培养,而刘强东追求企业创新。

可与此同时,这两点对于他们各自企业日后的发展而言,均是不可或缺的。

这也是他们近期事件释放的另外两个信号:人才培养和企业创新。

由此可见,商界风向变了。

他们逐渐将重点放在了企业创新、人才培养以及个人形象与企业形象相辅相成的路线。

不管是董明珠强调从国内培养自己的人才。

还是格力不看学历看能力的用人标准。

又或者是刘强东稳定外卖人员队伍的缴纳五险一金的举措。

并且在京东事业版图中积极寻求稳定和可靠的新商业方向。

亦或是董明珠身为人大代表,自始至终都提倡创新和优化个人所得税。

她觉得企业要创新,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

使员工有更多的收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会对企业更有归属感。

刘强东为母校捐款3个亿,回馈母校的同时支持像他一样的寒门学子继续学业。

他同样知道,拥有和培养更多的人才才会让企业有源源不断新动力。

不管是企业和个人,都能得到更好喝更远的发展。

结语

虽说近来董明珠“间谍论”闹得沸沸扬扬。

但从她个人角度看,董明珠的出发点是好的。

她将重点和目光更多地放在了国内自己的高素质人才身上。

同时,身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人。

他们着眼的更多是发展、未来和更长远的生存。

你们对此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百度百科、农林卫视官方号、中国新闻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科技   商界   风向   信号   批评   外卖   企业   骑手   大众   事件   言论   商业   人才   举动   人才培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