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连山寨都造不出来?超9成市场被美日垄断,这比缺芯更严重!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说起咱们国家在科技发展上的难点,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就是芯片了,尤其是从中美贸易战的升级开始。

当时的中国因为芯片供应被美国卡了脖子,而闹的沸沸扬扬的,企业就像是无头苍蝇一般到处找货,而这也导致芯片的价格飞涨。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领域比芯片的情况更加的糟糕,那就是精密仪器,我国对于精密仪器的依赖度超过了芯片!

但是我国有92%的市场,都是被美国和日本,还有德国等发达国家垄断了,而这也意味着我们不管是实验室里的显微镜,还是工厂里的医疗设备。

又或者是医院里的高端医疗设备等,几乎都是需要进口的,那有人就有疑问了,中国连高铁和空间站这些都能造,难道还搞不定一台精密仪器?

其实答案要比我们想象还要悲惨,这都不是能不能造的问题,而是我们两从哪下手都不知道,所以这也导致我们哪怕是想要山寨一个低配版的都做不到!

而且这可不是技术能力的问题,而是精密仪器涉及了多个学科的交叉和长期技术的积累和国外的专利壁垒,所以这才导致我国想要山寨都变得非常艰难。

要说精密仪器的重要性,我国科学院院士王大珩就曾点明过关键,“仪器仪表是科研的先行官,军事的战斗力”。

我国光学之父王大珩

没有精密仪器,那就无法生产出世界顶尖的产品,就拿芯片来说,光刻机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每一台的售价都高达数亿美元!

但是它的开发和生产却涉及到了三个国家,首先就是日本的元器件和化学品,然后是德国蔡司的光学镜片,最后还得再加上美国的光刻技术,这才能组成一台完整的光刻机。

而我国即便是能设计高端的芯片,但却无法制造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精密仪器被卡脖子了。

而在医疗领域的情况也同样非常的严峻,像现在国际上最先进的重离子癌症放疗设备,全球只有6台,其中有5台都在日本,而我国却一台都没有。

这种设备那可是能够精准的消灭癌细胞,并且还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正常组织,但是由于技术壁垒的原因,我国还做不到独立制造,这也导致许多的患者因此无法接受最先进的治疗。

而精密仪器产业的落后,是直接反应在市场份额上的,我国的精密仪器市场规模高达9000多亿元,但是这么庞大的市场,却始终被国外的企业牢牢掌控着。

其中美国、德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的企业凭借着自身的先进技术、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品牌的影响力,在我国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

尤其是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科技强国,虽然其经济地位受到了来自我们的威胁,但是在精密仪器等高科技领域却还是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地位。

而精密仪器制造的核心技术壁垒是藏在那些看不见的细节里的,像日本的某个精密仪器企业的核心部件的金属配方,那是传承了半个世纪的商业机密。

而其中需要添加的微量元素的比例,更是精确到了小数点的后四位,可想而知想要制造这个精密仪器是有多么的困难!

还有像德国的那个光刻机镜头,那是需要经过700多道研磨工序,而且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技工纯手工完成,而这种工匠精神+技术沉淀的组合,是没办法通过逆向拆解来复刻的。

其中最要命的就是国外现在早就建好了专利壁垒,光是在高端精密仪器领域,美国、日本和德国就申请了超过5万项的核心专利。

而这也就导致了,不管我们造什么、怎么造,都有可能会造成侵权的局面。

除此之外,人才的缺口对于我国来说那更是雪上加霜,精密仪器专业可以说是冷门中的冷门,现在在全国范围内,每年从精密仪器专业毕业的毕业生还不到3000人。

而这3000人当中,还有一部分会因为互联网企业的高薪诱惑,而投入到互联网行业,这也导致了大量的研发人才流失。

想要培养出一名资深的精密仪器工程师,至少是需要有10年以上的沉淀才可以的,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们宁愿去做APP的开发赚快钱,也不愿意十年磨一剑,为我国高科技领域添砖加瓦。

要是说卡芯片的脖子会让我国的科技企业发展的慢一些,那么高端精密仪器的制造被垄断,那就是直接掐住了我国制造业的七寸。

没有高端的精密仪器,那么我国在汽车领域和航空航天领域的某些核心部件,就无法完成自主生产。

而没有先进的电子显微镜,那么我国的新药研发和芯片制造,就只能是依靠国外的数据,没有精密的传感器,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也就成了一个空壳子。

曾经“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短视思维,也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精密仪器产业的发展,像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也导致了我国在精密仪器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而在现在的国际环境迅速变化和技术封锁持续加码的情况下,过于依赖外部技术的模式更是让我们寸步难行。

精密仪器的研发和制造是需要长期的投入与耐心的,一件精密仪器从设计到制作,再到最后的调试,至少需要5—10年的时间。

所以国内的厂商,哪怕是有科研的决心,但是高昂的时间和金钱的投入,往往会让企业失去等待的耐心。

毕竟在研发过程中的投入可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接受的,而这也导致了我国有很多的自研工作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但是面对这种情况,我国也并没有就此放弃,在21年到25年期间,我国工信部为高端精密仪器专项规划投入了280亿人民币,用以推动技术的公关和产业的升级。

而经过政策的扶持与市场需求的推动之后,我国的精密仪器行业开始进入到了快速发展期,到现在我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医学领域,我国企业现在已经能够成产出性能和质量都能媲美国际品牌的CT机和核磁共振仪等产品,已经打破了国外企业的长期垄断。

在电子显微镜领域当中,虽然没有医学领域的进步那么夸张,但是我国也以及达到了可以自主生产的战略阶段。

其中在24年我国就发布了首台国产发射投射电子显微镜,分辨能力可以达到原子级别,到了今年,我国又发布了首台商用的200千伏发射投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达到了0.25纳米,能够直接分辨大多数材料的晶格结构。

在数控机床领域当中,我国在今年的1—7月份出口已经达到了131.8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8.1%,不仅如此,我国在五轴联动机床等高端产品领域的出口占比也在不断的提高。

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数控机床的中、低端国产化率分别达到了65%和82%,虽然高端领域还是被国外的品牌所主导,但是进步也是非常的明显。

高端的精密制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它不像是互联网产品那样快速的迭代,它需要长时间的技术沉淀。

从买贵的,到造好的,从无从下手到现在的步步紧跟,我国在精密仪器制造上的路,注定布满荆棘,但是也充满着希望。

当更多的企业愿意花时间投入当中的时候,更多的人才也愿意投入其中的时候,那么我们也终将打破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垄断。

信源:新浪财经 精密仪器行业前景:国家政策进一步倾斜,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信源:中研网 2025中国精密仪器维修行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

信源:原点新闻 新质生产力第一线 华拓科技: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打破技术封锁实现国产替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科技   美日   山寨   我国   市场   领域   日本   美国   芯片   德国   光刻   企业   电子显微镜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