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卢沟桥上,永定河水静静流淌,桥上的石狮历经风雨,见证了八十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1937年7月7日,一声枪响划破长空,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但四万万同胞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台儿庄的炮火还在耳边回响,平型关的捷报依然振奋人心,无数无名英雄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025年的今天,当高铁列车从卢沟桥旁呼啸而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速度与激情,更是一个民族从屈辱走向自强的生动写照。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式上,那整齐划一的步伐、威武雄壮的军容,正是对八十年前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最好的告慰。从“两弹一星”的惊天巨响到航母编队的远海砺剑,从北斗组网的全球覆盖到嫦娥探月的梦想成真,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
历史不会忘记,在南京大屠杀的惨案中,30万手无寸铁的平民倒在日军的屠刀下;在重庆大轰炸的持续五年里,这座英雄城市在火光中屹立不倒;在敌后战场,无数游击队员在青纱帐里与敌人周旋,用“麻雀战”、“地道战”等灵活战术消耗敌人有生力量。这些历史细节告诉我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有人可能会问,在和平年代还需要弘扬抗战精神吗?答案是肯定的。今天的战场虽然没有硝烟,但科技竞争、文化交锋、国际博弈同样激烈。面对某些国家的技术封锁,华为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鸿蒙系统实现了突围;面对疫情来袭,无数医护人员逆行出征,用专业和奉献诠释了医者仁心。这些不都是新时代的抗战精神吗?
从1921年南湖红船上的星星之火,到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再到2025年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坚强领导核心。脱贫攻坚战中,数百万扶贫干部扎根基层,用脚步丈量民情;抗震救灾中,子弟兵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创造了人间奇迹。这些实践生动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未来的开创者。不必人人成为英雄,但人人都可以成为精神的传承者。教师三尺讲台育桃李,工人车间里精益求精,科研人员实验室里攻坚克难,运动员赛场上为国争光。正是这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坚守与奉献,汇聚成了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卢沟桥的石狮依然矗立,它们见证了民族的苦难与辉煌,也必将见证更加灿烂的未来。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新的荣光。
------------------------------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