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焦虑的父母,理解孩子自己的世界

最近刷到一个新闻,说一名爸爸辅导孩子写作业,2个小时写不出150个字,爸爸情绪失控一拳打到墙上手部骨折,想想,曾经也是也这样的父母,大宝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也是最叛逆的时候,做事拖拖拉拉,动不动把门反锁,在房间里两三个小时,还写不完一科的作业,玩平板上瘾,甚至还敢不去上学,打了,骂了,他爸爸气得把他房门锁都撬了,平板也摔得稀巴烂,我气的哭,气得胸口疼,病都被气出来了……当时很焦虑,很担心,孩子怎么办……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很多父母常常陷入焦虑的漩涡: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焦虑成绩不够拔尖,纠结报哪个兴趣班更有用……可我们却忘了,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节奏,比起用成人的标准追赶,读懂他们的内心才是教育的开始。

孩子的成长从不是一场竞速赛,而是一段充满探索的旅程。他们会蹲在路边看蚂蚁搬家半小时,会因为一片落叶的飘落而欢呼,会把天马行空的想象说给玩具听——这些在成人眼中“无用”的时刻,恰恰是他们认识世界、构建自我的方式。当我们催着孩子“快一点”“学更多”时,其实是在打断他们感知世界的节奏,也悄悄磨掉了他们对生活的好奇。

想要不做焦虑的父母,首先要学会“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试着放下手机,陪孩子玩一次他们喜欢的游戏,听他们讲一段天马行空的故事,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因为一块糖哭闹,为什么会对一只小虫着迷。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感受,就会发现很多焦虑其实是不必要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成绩”,而是“被看见的努力”;不是“无尽的安排”,而是“自主的空间”。

现在大宝六年级了,作业不用催,自己能够很好的完成,经常被老师表扬,常常去的比较早,担心会迟到。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散步,慢一点,才能看见沿途的风景;懂一点,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少一点焦虑,多一点耐心,让孩子在自己的节奏里慢慢成长,这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图片由豆包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9

标签:育儿   焦虑   父母   孩子   世界   作业   节奏   担心   爸爸   天马行空   平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