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味的“祸首”被揪出,医生提醒:55岁后要少碰,老了或也没味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曾留意到,有些人上了年纪后,身上会散发出一种独特气味,大家习惯称之为 “老人味”。这股味道难以精准形容,却真实存在,常让人感到困惑。有人猜测是年龄增长致使新陈代谢放缓,也有人觉得是个人卫生没做好。但实际上,老人味的背后,藏着诸多复杂因素,且与我们的生活习惯紧密相连。医生郑重提醒,55 岁后若不加以注意,不仅老人味可能愈发浓重,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让味觉、嗅觉衰退,加速衰老进程。

就拿 60 岁的张大爷来说,他身子骨一向还算硬朗,可近来总被一股莫名怪味困扰。不管怎么洗澡、换衣服,那股味儿都如影随形。家人偶尔不自觉地皱眉,更让张大爷心里不是滋味。起初,张大爷以为是年龄大了,新陈代谢变慢所致,没太在意。直到有一天,他在孙子面前,小家伙突然捂住鼻子,奶声奶气地说:“爷爷,你身上臭臭的。” 这让张大爷心里 “咯噔” 一下,赶忙跑去医院检查。本以为是小问题,结果却发现,这股怪味并非自然老化那么简单,而是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埋下的隐患。

很多人误以为老人味是衰老不可避免的附属品,实则不然。真正导致身体散发异味的 “罪魁祸首”,往往隐匿在日常的饮食、代谢以及生活习惯这些细微之处。一些食物的长期摄入、化学成分的接触,还有身体对某些物质的日积月累,都可能在人衰老后加重 “味道”。要是这些因素得不到控制,到了老年,不仅异味愈发刺鼻,还可能影响健康,致使嗅觉迟钝、味觉减弱,连吃饭都变得索然无味。那 55 岁后,究竟该远离哪些东西,才能减轻老人味,避免晚年失去味觉和嗅觉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过量红肉:体味加重,嗅觉受创

李大叔年轻时就对红肉情有独钟,每天餐桌上要是没几块牛肉、羊肉,就觉得缺了点啥。年纪渐长,这习惯依旧没变。可五十多岁后,李大叔渐渐发现自己身上的气味变了。汗水里透着股说不出的腥味,就连换下来的衣服,也总有股挥之不去的怪味。每次走进房间,旁人都能明显闻到那股不太舒服的气息。更糟糕的是,李大叔慢慢感觉自己的嗅觉变得迟钝,以前一进厨房,就能敏锐地闻到饭菜的香味,现在却常常闻不到。吃饭时,食物也没了往日的滋味,变得平淡无奇。

这背后的原因可不简单。长期大量摄入红肉,会使体内脂肪氧化加剧,产生更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解物。这些物质会通过皮肤排出体外,从而形成特殊体味。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新陈代谢本就变慢,体味也就愈发明显。更为严重的是,长期高脂饮食还会悄悄损伤嗅觉神经,让味觉和嗅觉逐渐衰退。等步入老年,吃饭对李大叔来说,或许就只是机械地吞咽,再难体会到美食带来的愉悦。

化学香精类用品:悄然损害嗅觉

王大妈特别喜欢家里香香的,各种香味浓郁的洗衣液、香水、空气清新剂堆满了柜子。每次洗衣服,她都倒上满满一杯洗衣液,觉得这样衣服才洗得干净又好闻。家里每个角落,也都摆放着空气清新剂,一进门,便能闻到那股浓郁的香味。可随着年龄增长,王大妈却发现,自己对这些香味的感知越来越弱。以前觉得特别好闻的香水味,现在凑近了都闻不太清。有一次,邻居家院子里的桂花开了,香气扑鼻,旁人都陶醉其中,王大妈却几乎闻不到。去医院一检查,才知道自己的嗅觉神经已经受损。

原来,化学香精类产品中的某些成分,长期吸入会对嗅觉神经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嗅觉逐渐下降。像那些含有强烈合成香料的洗衣液、空气清新剂、香水等,短期内可能让人感觉清新愉悦,但长期使用,就会对鼻腔嗅觉受体发起 “攻击”,让大脑逐渐适应高浓度香味,反而降低了对正常气味的敏感度。如此一来,不仅老人味难以掩盖,连自己感知气味的能力也越来越差,食物的味道自然也跟着变淡了。

腌制食物:引发异味,影响味觉

赵大爷从年轻时起,就对腌菜、咸菜、腊肉爱不释手。他觉得这些腌制食物咸香可口,特别下饭,能大大增加食欲。每餐饭要是少了这些,就觉得没滋没味。可随着年龄增长,赵大爷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变化。他的皮肤变得暗黄,像是蒙了一层灰。汗水里也带着一股怪味,刚洗完澡没多久,那股说不出的味道又冒了出来。赵大爷心里纳闷,跑去医院咨询医生。医生告诉他,这很可能与他长期食用腌制食品有关。

腌制食物里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和盐分。长期摄入这些,会让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影响肝脏和肾脏的代谢功能。代谢废物在体内堆积,一部分就会通过皮肤排出,从而形成让人尴尬的 “老人味”。更糟糕的是,长期食用高盐、高亚硝酸盐的食物,还会悄悄 “侵蚀” 味蕾的敏感度。赵大爷渐渐对清淡食物失去兴趣,总觉得只有重口味的腌制食品才有味道,于是越吃越咸,最终陷入味觉衰退的恶性循环。

过量饮酒:加重口气,迟钝味觉

孙大爷五十岁后,每天都保持着喝点小酒的习惯。他觉得喝酒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能帮助消化,对身体有好处。可随着年龄增大,孙大爷发现自己的口气越来越重。早上起床,一开口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酒味。而且,他皮肤上的气味也比以前更明显了。有一次和老友聚会,大家围坐一起聊天,孙大爷刚一开口,旁边的朋友就皱了皱眉,虽然没说什么,但孙大爷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顿时觉得有些尴尬。

酒精的代谢主要依靠肝脏。年纪大了以后,肝脏的解毒能力逐渐下降,酒精的分解产物就更容易在体内堆积。这些产物最终会通过皮肤和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产生明显体味。此外,长期饮酒还会 “骚扰” 口腔和舌头的神经感受器,让味觉变得迟钝,甚至出现味觉异常。以前觉得香醇可口的美酒,现在喝起来也没了滋味,食物在口中更是味同嚼蜡。

其实,皮肤堪称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屏障功能下降,这就使得代谢废物更容易在皮肤表面堆积,加重体味。要是想减少异味,可以适当选用富含油脂的护肤品,帮助皮肤维持屏障功能。同时,使用温和的清洁用品,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嗅觉衰退并非 “板上钉钉”。如果从中年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嗅觉训练,比如每天闻闻柠檬、咖啡、薄荷、花香等不同气味,就能刺激嗅觉神经,延缓嗅觉功能下降,减少晚年对味道的感知障碍。还有些食物虽不会直接导致体味,但会影响身体内部代谢,加重异味,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在饮食中适当增加富含抗氧化物的水果、富含纤维的蔬菜等促进代谢的食物,就能减少体内代谢废物堆积,从根源上减轻异味。

老人味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饮食、代谢和生活习惯。55 岁后,要是还过量食用红肉、腌制食物,长期使用化学香精产品,或者过量饮酒,不仅会让体味愈发浓重,还可能损害嗅觉和味觉,让晚年生活失色不少。想减少异味、保持嗅觉敏感,不妨从调整饮食、改善皮肤代谢、训练嗅觉功能这些方面入手,让身体清爽起来,老年生活也能更有滋味。你身边有被老人味困扰的人吗?你还知道哪些减轻老人味的小妙招呢?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6

标签:养生   人味   祸首   医生   嗅觉   大爷   味觉   食物   皮肤   异味   气味   怪味   味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