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一直都非常火爆,尤其是到了假期,更是“一票难求”。博物馆嫣然成了新兴的“遛娃”地点。你有没有带娃逛过博物馆?

身边有不少小学、中学,流行起博物馆“研学潮”,搞得博物馆只能取消“周一闭馆”条例,接待参展。
假期带娃去博物馆,我是提前三天准点抢票,才预约上的。几分钟后,就已经是满员了!
有大数据调查显示,仅2024年劳动节小长假期间,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就接待了5054万人次。
数据还显示,超过65%是父母带着孩子一同前往。可见,博物馆已经成为了父母们的“高质量遛娃”场所。
为啥家长这么热衷,带娃逛博物馆呢?三个好处,去游乐场根本体验不到!
好处一:开拓视野,丰富见闻
2024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将主题定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其中就包括希望通过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拓宽参观的孩子们的视野,丰富见闻。

有三类馆,建议家长带娃多看看:
✔历史博物馆可以让孩子了解世界各国历史演变;
✔艺术类博物馆则可以提升艺术欣赏水平;
✔战争博物馆让孩子懂得感恩先烈的伟大付出,珍惜当下生活。
好处二:满足探索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认识世界,掌握各种能力的途径,是满怀好奇心不断探索。”

博物馆涵盖人文、地理、历史、科技、艺术等多个领域内容,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博物馆多听多看(有些馆是有讲解人员),或者安排体验活动,都能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
好处三:激发想象力、创造力
大地通天的青铜神树、人鸟合一的鸟足曲身顶尊神像、古蜀三星堆青铜太阳轮形器等,这些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文物,需要足够的想象力,才能get到古人的创造力。

家长可以对各种展品的背景、相关故事、工艺等进行提问,激发孩子积极思考,进而锻炼想象力。
除了以上几点,经常带孩子参观历史、人文等博物馆,了解悠久历史文化,无形中提升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同时,还能增加亲子相处时间,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总有粉丝跟我留言说,带娃去博物馆根本没啥用,啥也记不住。一个省级博物馆,展厅就几十个,逛一圈下来几个小时,但娃就是走马观花,真累人!
确实,二宝5岁去博物馆,一圈下来,脸上除了迷茫就是问号,看不懂也记不住。但我又特别喜欢去博物馆,所以,后续就调整了一些方式,娃的兴致就来了。
招式一:按照兴趣安排
除了大众熟知的历史博物馆、科技博物馆外,还有针对红色革命、战争纪念、绘画、服装、动植物等等内容的博物馆。

选择孩子喜欢、有兴趣的博物馆,他会更愿意深入了解。我家二宝喜欢船,带他去蓬莱古船博物馆时,他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走的时候恋恋不舍的。
招式二:带着问题参观
看过一个关于回忆的研究,研究人员把孩子带到博物馆,一个星期后,对孩子测试旅途当中的各种记忆,结果发现,那些被讨论过的,孩子们都记得,而没讨论过的,全都忘了。

所以,在去博物馆之前,可以通过官网、宣传片等形式,浏览相关内容,激起参观意愿,也能加深印象。
参观过程中,可以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比如:
“你为什么对它感兴趣?”
“爸爸/妈妈还没听明白讲解员的介绍,你能给我讲讲吗?”
“这是哪个朝代的?我记得咱们看宣传片上讲过?”
如果孩子能积极回答问题,记得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带来的喜悦,更能保持热情了解每一个展品。
招式三:参加体验活动
央视网的报道,有些博物馆为了做到“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会说话”等,会安排一些展品相关的体验活动。

为了达到更好的科普效果,活动形式、内容也会时常变化,孩子们会非常感兴趣。
招式四:将博物馆延伸至生活
比如,博物馆中有古代人所制作的陶瓷杯,回到家后,可以跟孩子一起研究家中的各种杯子。
从材质、工艺、用途等进行对比,不断发散思维,让娃对展品有深刻的理解和兴趣。
Tips:博物馆的展品,虽然有些距离生活有点远,但也有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只是进行了迭代升级,可以跟娃讨论一下,过程变化,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凌晨妈妈来叨叨:
著名作家海伦·凯勒说过:“如果能给我三天光明的时间,我愿意用一天时间参观博物馆。”多带娃去博物馆逛逛,发现古今智慧的碰撞!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