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蚊虫、护肠胃、远疾病 返工前别忘了这些健康事

一转眼,国庆中秋长假已近尾声。无论是还在外奔波的游客,还是已回家休整的市民,请及时进行健康修复,为剩余的假期和节后的工作积蓄满满元气。

“10月的福州气温居高不下,国庆中秋假期人员流动频繁,虫媒、肠道等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加。”近日,福州疾控(卫监)温馨提醒,市民游客要特别关注下列疾病,掌握“健康要点”不放松。

当心虫媒传染病

10月,福州气温仍较高,适合蚊虫生存,蚊虫密度高,且市民游客假期跨省、出境旅游增多,感染风险加大。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都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两者症状相似,都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症状,但登革热通常是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基孔肯雅热是小关节疼痛明显,个别患者持续时间较久。

目前,国内尚无针对这两种疾病的疫苗或特效药。因此,市民游客暂时还不能卸下防备。此外,国庆中秋期间,如有到东南亚、非洲等境外旅游,需进一步防范蚊媒传染病感染。

疾控专家提醒,预防措施主要是做好灭蚊、防蚊工作。如前往非洲、中南美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返回后,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三红、三痛”症状,应当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外出史。

警惕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儿童的常见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虽然流行高峰主要为5月至8月,但南方地区在9月至11月还有一个小流行高峰。疾控专家提醒,预防手足口病,要勤洗手、勤通风、勤晒洗、勤消毒、接种疫苗。

目前也是诺如病毒胃肠炎高发季(一般10月到次年3月)。疾控专家提醒,要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正确洗手;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饮用生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

预防“节后焦虑萌芽”

国庆中秋假期,探亲、旅游等出行活动日益频繁。返程回家后,如果出现发烧、咳嗽、腹泻、皮疹等症状,尽快到医院就诊。

最后,大家也要积极预防“节后焦虑萌芽”,可以“收收心”,利用一个安静的下午,简单整理一下节后的工作清单,让心里有底,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记者 陈丹 通讯员 詹文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养生   蚊虫   肠胃   疾病   健康   传染病   节后   皮疹   福州   中秋   国庆   手足   假期   游客   市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