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估计没想到,中欧谈判取消后,冯德莱恩向中服软、回怼自己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随着“关税大限”逼近,特朗普再度抬高声调,称将在7月9日终止缓冲期,并对未妥协的贸易伙伴全面加征高额关税。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欧盟会选择妥协认错的时候,冯德莱恩却突然放出一句“在90天内达成细节完备的协议?不可能。”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欧洲展开多国访问,与欧盟高层密集会谈的消息更在全球贸易圈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关税逼近,美欧谈崩,局势骤变

从5月起,特朗普政府便开始布局一场看似“简单粗暴”的全球贸易大清洗。

他设定了一个90天的倒计时,要么各国接受美国设定的新关税规则,要么就准备承受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

其中欧盟、日本、加拿大、越南等传统盟友无一幸免,通通都被“请”进了清单。

加拿大很快顶不住压力,开始配合美方打压中企,试图用“忠诚”换得豁免。

日本也被点名,如果谈不拢,汽车出口的税率将从目前的2.5%暴涨至35%

明眼人都能看出,特朗普这一招的核心逻辑:先打痛最亲近的盟友,用身边的“软骨头”震慑剩下的人。

早在6月中下旬,美欧之间的“谈判气氛”就已经开始走向紧张。布鲁塞尔高层不断接收到来自华盛顿的非正式警告。

“如果不能在7月9日之前达成协议,美方将自动提高包括汽车、钢铝、医药产品等在内的多个关税项。”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光是钢铝一项,欧盟2024年对美出口额就接近240亿欧元。

按理说,这时候应该是欧盟派团赴美斡旋、加班加点搞定细节的时候。但就在所有人以为谈判要“起飞”的时候,冯德莱恩却突然对外表态:不可能达成协议

在此之前,欧盟宣布取消了原定于7月下旬在北京举行的中欧经贸会谈。这一连串动作看似反常,实则是一次清晰的战术调整:欧盟不想同时夹在中美之间“跷跷板”,那不如主动拆一头,押另一边。

中国外交“反客为主”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中欧应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

于是,外交部长王毅以极快的速度安排出访,仅用三天时间访问了比利时、法国、德国三国,并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出席了中欧第十三轮高级别战略对话。

这一波操作,是中国在处理外部压力时一贯的灵活务实。

通过“反客为主”的套路,提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立场:中欧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有着广泛共同利益。中方希望双方把分歧留在技术层面,而不是上升为战略误解。

听起来这番话很温和,但是却极具分量。

对欧盟而言,中国对欧洲的“强硬”态度,不是他们最担忧的,而是怕自己在中美之间被当作“战略棋子”使用。

中国这种不打战略标签,不拉阵营,只谈合作,反倒赢得了欧方不少认同。

所以在面对法国提出的干邑酒税问题,中国十分愿意提供退税条件,但前提是遵守最低销售价格、不进行倾销。

稀土出口问题,中国表示:“稀土过去不是问题,将来也不会是,只要手续合规。”

这些信号,让欧洲在特朗普关税阴影下,看到了另一种处理国际分歧的可能性。

冯德莱恩的豪赌

冯德莱恩能在关键时刻作出如此强硬表态,表面看是战略选择,实则背后有着更复杂的政治考量

2021年,她以欧盟委员会主席身份与辉瑞公司签署了一份高达350亿欧元的新冠疫苗采购合同。

可据媒体披露,在谈判过程中,她曾用私人手机与辉瑞CEO进行沟通。而当媒体要求公开短信内容时,欧盟委员会的回应却是:“这些短信没有保留下来。”

这番说法被欧盟法院驳回,裁定她的行为违反了“良好行政原则”。事情一出,反对派立刻发起不信任动议,而更糟的是,连她自己党内的成员也有多人签名支持弹劾。

而这还不是她唯一的问题。她绕过议会推行环保法案、单方面支持以色列、推动对华脱钩计划……

一系列操作下来,不但让左翼绿党对她失望,也让中右翼阵营开始动摇。更尴尬的是,在今年欧洲议会选举中,极右翼政党大幅增长,直接撼动了冯德莱恩赖以维系的联盟架构。

她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而中欧关系,就是她眼前能抓住的唯一的救命稻草。

她明白,关税谈判和稀土、绿能、汽车、电池这些产业捆绑在一起,中国是绕不开的合作方。她必须向中方示好,至少要争取中立姿态,才能回到议会时让“摇摆派”安心。

于是我们看到,她在王毅访欧期间一反常态,没有说硬话,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推动召开新一轮中欧领导人会晤,释放出尽可能多的善意。

这不是妥协,而是一次豪赌。

美欧分歧加剧

欧盟其实早就意识到一个问题:美国越来越把欧盟当“客户”看,而不是“盟友”。

美国对欧洲的态度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利益最大化,美国曾对欧盟输美钢铝产品加税,并以“国家安全”为理由拒绝豁免。

欧盟想谈判,结果美国提出的条件几乎是赤裸裸的单边要求

而欧盟内部呢?一方面想与美国维持同盟关系,另一方面又怕被脱钩、被制裁、被当“韭菜”割。

丹麦作为欧盟新一任轮值主席国更是明确表态:欧洲不能再活在美国的阴影下。欧元区货币基金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来自中国的绿色债券投资占欧盟绿色资本流入的近15%。金融市场也在告诉欧盟:是时候考虑多元选择了。

结语:

中国的态度始终是:我们愿意合作,但不会强求。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特朗普可能会继续加码施压,欧盟也可能在内部博弈中继续摇摆。

不论如何,中方将始终坚持同各国一道,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和平发展、团结发展的道路,期待明天会更好!

信源来自:

观察者网:2025-7-4关于“冯德莱恩:最终协议不可能谈成,寻求与美国达成“原则性协议””的报道

联合早报:2025-6-17关于“化解贸易争端无进展 欧盟拒与中国举行经贸高层对话”的报道

中国外交部:王毅将访问欧盟总部、德国、法国并举行有关高级别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财经   中欧   没想到   欧盟   中国   关税   美国   欧洲   辉瑞   布鲁塞尔   协议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