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肾囊肿,吃了不少化痰散瘀药,为什么越吃身体越差?1个常见用药误区导致,很多人都不知道!各位粉丝朋友们好,我是中医刘医生!肾囊肿这种长在肾脏的包块,在中医看来属于痰湿、血瘀互相纠缠,堆积于肾脏的产物,尤其是病的越久,痰瘀越重,囊肿长得就越大,甚至还会长得多,所以如果想要吃中药来控制囊肿的发展,让它能逐渐缩小,做好化痰散瘀,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只要体内的痰瘀减少了,囊肿没了“养料”,自己就会慢慢萎缩了。
但现在很多肾囊肿患者,在吃了化痰散瘀药后,囊肿不仅缩小的十分缓慢,身体还越来越差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果对中医知识有了解的朋友,看到这应该是知道答案的,这种吃药越吃越严重的情况,就是忽略了对脾肾的补益。
在中医看来,痰瘀的形成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多是因为脾肾阳虚,导致了水湿运化无力,逐渐积聚成痰,而痰湿黏腻,长期堵塞在肾脏,就会影响气血的运行造成血瘀。临床来看,脾肾阳虚的人,通常都有吃点凉的就腹泻、腰酸胀、手脚凉这种寒症。
如果你也是这种体质的囊肿患者,用药时只用化痰散瘀药,而不补益,时间久了,必然会损耗人体的正气,导致脾胃受损越来越严重,免疫力也会随着极速下降,这个时候,身体可能都无法完全吸收药效,所以囊肿可能会缩小的很慢,甚至毫无变化。
对于脾肾阳虚的肾囊肿患者来说,攻补兼施,才是最正确的治疗方式,可以在化痰散瘀的基础上,加味温补肾阳脾阳的中药,比如黄芪、党参、 白术,都能很好的温补脾胃,提升阳气,而菟丝子、杜仲能够温补肾阳,只要脾胃阳气充盈了,自身就有足够的能力去运化水湿,这能从源头阻止痰瘀再生,也能扶正虚弱的身体,促进身体更好的吸收药效,也能有足够的抵抗力去对抗病毒。
好了,今天的健康科普就先到这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想要问的,可以给我留言,有时间我再一一为大家解答。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