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终究是要走的,哪怕活到92岁,哪怕是TVB的“御用爷爷”——周骢。
7月22日,香港下雨,九龙殡仪馆门前湿漉漉的,一地哀意。老朋友们陆陆续续来了,没有喧哗,也没有摆拍,都是带着点岁月走来的。灵堂外,一身黑衣的90岁罗兰撑着伞、拄着拐,被张国强搀着缓缓挪进来。雨没停,她也没停。
那一刻,我想了半天怎么形容这画面,最后只能说一句:老戏骨送老戏骨,整整一个时代在互相告别。
很多明星告别仪式你去看,都是经纪人团队安排好的,来一趟露个脸,鞠个躬就走,跟打卡似的。
但罗兰这次不一样。
她90岁了,真的是拄着拐杖、踩着水坑走进来的。她这一走,不是完成什么“仪式感”,是送一个老战友,一位她真正敬重的人。
张国强全程小心翼翼,扶着她、替她擦水、还在她额头亲了一下。那一幕看哭不少人。不是演,也不是炒情怀。那是真的舍不得。
这种场面,得经历过几十年同行才能懂。
再说陈慧珊,平时早就淡出娱乐圈了,这几年几乎不露脸。这次她一身低调装扮,从灵堂出来时,眼眶通红,明显是在里面哭了很久。
她和周骢在《冲上云霄》里演过祖孙,那时候她还是TVB当红花旦,而周骢,已经是配角里的定海神针。
有网友拍到她走出来那一瞬间,低着头、眼神发空,有种“从戏里哭到戏外”的感觉。
没有发言,没有发声明,也没有在微博写小作文。她只是来了,哭了,然后走了。
这种沉默,比任何语言都有分量。
整个灵堂那天都在下雨,但人来的不少,阵仗不算夸张,却是真实。
古天乐、林峯、汪明荃、胡枫、薛家燕、林家栋……全送了花圈,灵堂里变成一片花海,堆到了走廊外面。
不是谁的生日派对,是一个92岁演员的最后一场戏。没有热搜,没有滤镜,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个老爷子值这个排面。
有人说,“他就是TVB的爷爷专业户”,其实不准确。
他不是爷爷专业户,他是那种你一眼看到就安心的配角,不喧宾、不抢镜、不敷衍。真正把“绿叶也能成风景”这句话演活了。
他年轻时也演过主角,小生出身,演过一堆武侠片、家庭剧,后来TVB黄金年代,他转型做配角,演老爸、老爷、法官、警察、老板,角色都是二号、三号位。
可你只要看港剧,一定看过他。
他不红,但你忘不了。
他不张扬,但他在。
他一演“爸”,你就信这家是真的。他一演法官,你就觉得判决不会错。那种气场,不是演技,是骨子里的“这人靠谱”。
从1950年代演到2020年退休,整整70年,没绯闻、没“出圈”、没翻车,他的演艺生涯,就是一条不靠炒作也能通向尊重的路。
最难过的不是他走了,是你意识到:
你记忆里的港剧老人们,真的开始一个个离开了。
一个是李香琴走了,一个是黄霑走了,现在周骢也走了,罗兰还在坚持,但腿脚已经不行了,汪明荃还活跃,可也开始说“后辈们要接棒”。
你还记得小时候跟爸妈看《溏心风暴》《金枝欲孽》《识法代言人》,里面那些温和又威严的老人,其实早就演完了他们的最后一场戏。
他们没来得及告别,我们也没准备好送别。
但现实就是这样:老演员们一个个告别荧幕,也一个个告别这个世界。
周骢生前交代了后事,说不搞海葬,太麻烦人。也不办“电视告别”,太虚。他只要一个花园葬,草地上,简单埋了,家人知道,朋友知道,就行。
这种人,活得透彻。
不是不在乎,而是想把体面留给家人,把记忆留给观众,把姿态放低到尘土里。
这种演员,越来越少了。
这年头,演员都想红、想爆、想“咖位更大”。
但也该有人记得,周骢这种人,才是香港影视最坚实的地基。
他不在流量上,却在记忆里。
不在C位里,却在每一部好剧的支撑框架里。
灵堂外面,雨还没停。花圈上的话一句句送得很轻,却很重:
“福寿全归”——这四个字,是对演员最好的告别。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