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现在不光是城市,就连很多农村地区,晚上街道上的路灯也会常亮。有人就会产生疑惑,大量路灯所产生的电费是由谁来承担的?
有些街道在半夜的时候并没有照明需求,路灯依旧亮着,难道不是白白的在浪费电力吗?
实际上,关于路灯电费的支出以及是否浪费电力的情况,背后的因素大多数人恐怕并不知情。
首先人们得知道一个常识,电力是没办法储存的,从发电站产生出来的电力经过线路运输以后,都是在实时地使用。
比方说你现在开着电脑或者是在看电视,在另一端,发电机和你所在的用电终端基本上是同步运行的。
这就是发电模式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消耗多少就生产多少。所有的发电站,其发电功率是根据终端用电需求在实时调整的。
用电量大,发电站就得增加功率,反之,发电站就得减少功率。如此一来,发电功率和用电功率就会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中。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人们都知道的水力发电站,发电站所在的河流每年都会有丰水期和枯水期。
如果是在丰水期,发电站就会将所有的水流全部用于发电,但是用电终端不一定能够将这些电量全部消耗掉。
这种情况下,发电站只能打开水闸,让一部分水直接流走。
是在枯水期,水流量减少也可能无法满足用电需求,如此一来,就有可能会产生电力缺乏。
由于发电和用电处在动态之中,从需求端的角度来看,如果电量消耗不完,就要尽可能地把发出来的电用掉,不然就会白白浪费。
从路灯照明的需求来看,现在很多地方夜里的路灯都是常亮状态,从侧面就能够说明电力供应实际上是完全足够的。
换句话说,在电力供应足够甚至消耗不完的状态下,与其让这些电白白地浪费掉,还不如用于照明,或者是用于其他用途。
有人就又要不解了,既然用电需求是一种动态的变化,那为什么干脆不把发电机给停下来呢?在不需要用电的时候不发电不就行了吗?
这种想法实际上是错的。不管是发电、用电还是传输电力,整个过程都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耗。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运行体系,一旦运转起来的话,基本上是不能够停止的,尤其是失去平衡,还会影响到终端的用电需求。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的发电站基本上一直处于运转状态,区别在于发电量的多与少。而在用电终端,只要有电就会使用和消耗。
可以把整个用电系统理解成“不停止”。在这种不停止的情况下,路灯的用电需求完全能够确保。
那么,既然有些电量是多余的,是不是说路灯的用电就是免费供应的呢?这种想法其实也不对。
有人可能觉得,既然电力处于盈余状态,是不是就可以理解成像路灯这样的公共用电是免费供应的?
电力有时候确实会多出来,但并不是说这些电力就是免费的,因为发电设备,包括输电线路这些也都有运行成本以及耗损。
发电机一直在运转,这就是耗损。高压输电线路的架设以及维修使用同样也会产生巨大的成本。
所有这些成本最终都要靠用电终端的个体来承担。换句话说,用电需求并没有免费一说。
如果电量真的有盈余的话,其他居民用电,包括企业用电是不是也可以说能免费使用呢?
逻辑上是如此,但在现实之中肯定不成立。就像上面提到的那样,发电和输电的整个过程都有成本耗损,用电终端不可能免费使用。
如此一来,即便路灯用电是在电量盈余的状态下提供的,但是这些电力同样已经付出了成本。
所有的路灯同样也得缴纳电费,而且一年的规模还很庞大,这一点从各地的路灯用电就能看出来。
上海属于国内的一线城市,路灯用电量规模庞大。根据公开的信息显示,一个区域内的路灯用电,一年的电费预算就有上亿元。
比如上海的浦西地区,2017年的路灯电费项目预算为5262万元,全年实际的预算为2.37亿元。
加上上一年的用电预算结余,全年实际使用2.9亿元预算。具体涉及到的路灯囊括了上海6个行政区域范围,路灯的实际数量接近20万盏。
再来看一下浦东新区的路灯电费预算情况,以2023年的数据为例,初步安排的预算为7627.2万元。
实际安排的预算为6965.11万元,这投入的预算包括了路灯的维护以及每年电费的具体使用。
以上是上海地区路灯用电的大概情况,其他城市的路灯用电虽然规模不及上海,但是在费用的投入及使用上大致也都是如此。
那么,你知道一个县城的路灯用电,一年的总用电量是多少吗?
全国各地的县城主城区有大有小,所以路灯的实际用电规模也存在差异。下面列举的例子,是河南渑池县城区的路灯用电。
2019年,渑池县城区所有路灯的用电量大概为207万千瓦,一共涉及到路灯2057盏。
当地2018年实际拨付的路灯运行电费一共为248.28万元,路灯维护费用118.8万元。
2019年,当地申请的路灯电费财政预算300万元,依照实际用电的情况,当年前3月拨付的路灯电费为65万元左右。
再来看另一个县级地区,郑州市的上街区,2020年路灯拨付资金310万元,路灯电费265万元。
涉及到城区9146盏路灯,路灯电力的总负荷为1500kW。
从上述的多个县城就能看出来,各地的路灯用电所需的费用都是由财政每年拨款支付,用电量虽然有差距,不过整体的用电需求趋同。
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免费供电之说,每个地方的财政都要掏钱,这笔钱既是电费,也是路灯设施的维护费用。
那么,这笔资金的拨付又有什么依据呢?
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实施了新的《城市照明管理规定》。
其中明确提到,城市里的照明设施,也就是路灯,无论是运行还是维护的费用,都要依靠每年政府预算来安排。
这笔预算费用明确要求专款专用,也就是只能用于城市照明的运营维护,不能挪作他用。
值得一提的是,法规中还专门提到了节约能源,明确指出各地主管部门不能够使用高耗能的灯具,要积极采用节能的照明灯具。
其实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如果路灯电费真的是免费的话,也就不用在乎是节能还是高耗能了。
换句话说,电力多的用不完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在实际操作层面,只要用电就会涉及到消耗以及成本。
既然这笔钱是各地方政府每年拨款的,实际上城市里的路灯照明用电,也都是纳税人在支付电费。
所以在实际层面,根本没有什么免费的说法,路灯用的每一度电都是每个个体掏的钱。
这样一来,就又涉及到了浪费和节约的问题。既然路灯用电都得掏钱,那为什么每天晚上还要让路灯常亮呢?
其中又涉及到了技术层面的原因。
上面提到过,电力是没办法进行储存的,发出来的电都得及时用掉,哪怕不用也会白白地消耗。
有人就想问,能不能够让电力系统停止来节约能源呢?实际上也不行,电力供应系统虽然是动态变化的,但在整体上要保障平稳和平衡运行。
不能为了节约路灯用电,就要整个电力系统处于停运状态,毕竟其他领域也要用电。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不安装路灯,或者是干脆把路灯给彻底关停,否则的话,只要有电,哪怕随时随地都会产生费用和成本,也得使用。
那么,电力真的就没办法储存吗?事实上,多年来,各个国家也都在大力研发储能系统。
先来说答案,除非是化学电池储能,目前已知的储能方式都不是把电力直接储存起来,只是把发电的势能给储存了起来。
比如水力发电,目前常用的储能方式就是抽水蓄能电站。
简单来说,在用电低谷的时候,利用多余的电量把低处的水抽取到高处的水库储存起来。
等到用电高峰的时候,就利用抽到高处水库里的水来发电,这就相当于把电能储存了起来。
除了这种方式,目前还有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等其他方式方法。
从总体上来看,所有的储能方式都还没有大规模地应用,原因就在于设计和打造系统设施也要耗费大量的成本。
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大多数情况下,电力供应依旧是用多少电发多少,只不过整个供应过程不能够停止。
各地的路灯照明系统一年时间内也会消耗到一定规模的电力,不过这些消耗都是提前花了钱的。
而我国整体上的发电量又很庞大,比如在2021年的时候,发电量就达到了惊人的1000万亿瓦时,占全世界发电量的30%。
换句话说,发电量多的背后,整个供电系统也在不断增长和扩大,所以电力供应时时处于充盈的状态,路灯照明自然也就夜夜不灭了。
参考资料:
《发的电用不完的能储存起来吗》 中科院物理所 2022年9月28日
《城市照明管理规定》 中国政府网 2010年5月27日
《城区路灯电费和维护、维修费绩效前评价报告》 渑池县财政局 2019年4月10日
《2020年上街区城市管理局路灯电费预算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上街区人民政府 2020年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