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美元一条仍抢疯!浙江嵊州垄断世界60%领带,征服全球奢侈品圈

提到嵊州,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哦,杭州小笼包的老家”。

毕竟街头巷尾的“杭州小笼包”,十家有八家老板是嵊州人。

但比小笼包更“霸道”的,是这个坐落在浙江东部、由绍兴代管的小县城既有千年底蕴又藏着闯劲。

人口不足70万,却悄悄攥住了全国90%、全球60%的领带生意,年产值突破百亿。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里的领带不是只能搭配西装的“老派物件”。

既能卖到纽约奢侈品店,一条300美元还被抢着买。

也能做成校园风的JK领结,成了二次元圈子的热门单品。

一边是职场“霸总”的正装标配,一边是年轻人的潮流配饰。

浙江嵊州到底有什么魅力,能把一条小领带做到通吃各圈层?

从0到1:跟着港片找商机

嵊州做领带的起点,说起来和80年代的港片分不开关系。

那时候《上海滩》这类港剧火遍大陆,剧中角色穿西装、打领带的模样让不少人觉得“这才是时髦”。

一时间,穿西装成了风潮,领带自然成了刚需。

而夹在杭州和宁波之间的嵊州,虽然当时还是个靠农业吃饭的小地方,却敏锐嗅到了这波商机。

不过一开始,嵊州人没敢碰西装。

西装工艺复杂,面料还得用羊毛、混纺,门槛太高。反而领带更“接地气”,最好的材料就是真。

而嵊州自古就是蚕桑之乡,本地产的真丝质量上乘,刚好能用上。

真正把这门生意落地的,是一位叫卢陆的港商。

1984年,嵊州成了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县市,当地特意邀请在香港做丝织生意的卢陆回乡看看。

卢陆一考察就发现,嵊州的真丝原料好,做领带再合适不过,当即决定出资办厂。

一年后,浙江佳友领呔有限公司开了张。

这不仅是嵊州第一家领带厂,还是全国第一家专业做领带的合资企业。

靠着先进的管理和精准的销售,很快赚了钱,这下彻底点燃了嵊州人的热情。

到1992年,嵊州中国领带城正式落成,这个专门的批发市场一下子吸引全球服装品牌和批发商。

当年就出口领带6000余万条,成交额突破13.6亿元,税利超1500万元。

短短十几年,嵊州的领带厂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世纪之交时已有上千家企业、数不清的家庭作坊,一年能卖出3亿多条领带。

全国的领带生产重心,不知不觉全转移到了这个小县城。

渡劫升级:不打价格战,抱团活

不过,高速发展的背后,危机早就藏在了暗处。

最头疼的是原材料。

嵊州一年要用到上千吨真丝,但本地的小作坊式养蚕根本不够用,95%的真丝都得从外地买。

一旦真丝价格涨了,厂里的成本就跟着飘,利润薄得像张纸。

更麻烦的是,上千家企业都盯着“领带”这块蛋糕。

你卖10块,我就敢卖8块,低价竞争越演越烈,不少企业只能靠走量勉强维持。

2008年的金融危机,直接把这些问题捅了出来。

国际订单一下子跌了40%,东南亚的工厂还趁机抢单,嵊州不少领带店成片倒闭。

曾经热闹的作坊区,冷清了好一阵子。

这时候大家才明白:单靠小作坊单打独斗,根本扛不住市场的风浪,只有抱团才能活下去。

为了破局,嵊州从政府到企业,一起按下了“升级键”。

政府先跑在前头,到广西、四川、云南这些适合种桑养蚕的地方。

帮企业建了100万亩蚕桑基地,解决了真丝“卡脖子”的问题。

还投了几十亿建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

把研发、仓储、物流、交易全凑到一起,让企业不用再各自为战。

除此之外,政府还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创新。

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投向上游整合和品牌运作。

又花4000万元和清华美院、浙江理工大学合作,成立花型设计培训中心和嵊州领带学院。

甚至连续举办17届“中国领带名城杯”国际丝品花型设计大赛。

就是为了让嵊州领带不仅能“造得多”,还能“造得美”。

企业这边也默契十足。

不再打价格战,而是一起商量国际市场的定价,避免低价倾销。

还主动分了工,每家专攻一个领域。

麦地郎专门做高端真丝印花,加佳领带盯着环保面料,雅士林则把纳米防水技术做到了极致。

还有企业搞起“硬核创新”,巴贝集团花了7年时间、投了3.5亿,硬生生攻克“工业化养蚕”难题。

以前10万农户才能养出的蚕茧,现在200个工人就能搞定。

蚕丝强度、清洁度还比传统的好,质量能达5A级,这下嵊州彻底掌握了原料话语权。

现在的嵊州领带通吃各圈层

如今的嵊州领带,早就跳出了“只能配西装”的圈子,把生意做到了各个领域,还玩出了新花样。

高端市场上,嵊州领带已经闯进了奢侈品行列。


就连对服饰要求极高的时尚圈,也常把嵊州领带当成搭配首选。

巴黎时装周的T台上,模特领口的亮色领带来自嵊州。

纽约华尔街的谈判桌前,投行人士系的精致领带,也可能出自这里的工厂。

年轻人的市场,嵊州也没放过。

这几年JK制服火了,嵊州的厂家立马跟上。

做出来的校园风领带、领结,图案清新、面料舒服,成了不少制服厂的“指定货源”。

为了跟上线上销售的潮流,嵊州早在2013年就建起了浙东电子商务产业园。

不少商户家的年轻人,比如学电子商务的毕业生,回来帮家里运营线上店铺。

光JK领带的订单,一周就能发出去好几箱。

现在线上销售已经占了不少店铺订单量的七成以上。

更聪明的是,嵊州没把鸡蛋全放在“领带”这一个篮子里。

现在超过三分之一的领带企业都开始做真丝家纺、内衣、围巾这些产品。

把领带的产业链越拉越长。

以前专做领带的巴贝,现在还做高端真丝服装。

麦地郎除了领带,还开发出精品丝巾。

甚至有两款“四叶草”元素的领带,被选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官方礼品送给外宾。

而且为了保证品质,每条出口的领带都要经过浙江省领带真丝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检测。

企业还引入全自动化缝纫生产线,以前靠人工缝领带,现在机器效率翻了好几倍。

对这个只有70万人口的小县城来说,领带早已不是一门简单的生意。

它撑起了当地的GDP,让“嵊州制造”从作坊里的小物件,变成了走向世界的招牌。

而这一切的背后,没有什么神奇的运气。

不过是嵊州人抓住了时代的风口,扛住了危机的冲击,还愿意跟着市场不断变。

把一条小领带做到极致,自然就能抢下大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时尚   嵊州   浙江   奢侈品   领带   美元   全球   世界   真丝   小笼包   企业   养蚕   生意   西装   杭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