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那场惊天劫案过去几天了,直到现在还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梯子就能直接进去,光天化日之下把珠宝拿走。
好莱坞的电影要是这么拍,估计会被人骂死!这可不是“盗”,而是“抢”。

那些曾经备受瞩目的珠宝,现在孤零零地躺在巴黎的某个角落,上面镶嵌的上千颗钻石和宝石依然在发光,只是不再有人欣赏。
这伙盗贼才是现实中的“惊天魔盗团”,七分钟内就完成了这场表演。
他们穿着反光马甲,伪装成工人,用角磨机切开玻璃,拿走九件法国王室珠宝,然后骑着摩托车消失在巴黎的街巷中。

这些珠宝标价8800万欧元,约合7.2亿元人民币,是卢浮宫馆长亲自估的价!
但巴黎检察官贝屈奥说了,这仅仅是经济账,历史损失根本无法用钱衡量。
这些珠宝来自19世纪,属于玛丽-阿梅莉王后、奥尔唐斯王后、玛丽-路易丝皇后和欧仁妮皇后,每一件都是法国历史的代表性文物。
有趣的是法国法律规定,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在常规存放地点是不买商业保险的,国家就是自己的保险人。
这意味着,如果找不回来,损失全由法国政府自己扛。

虽然欧也妮皇后的冠冕被丢在外面给找回了,但还有八件珠宝仍在失踪。
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些珠宝“目标太大”,很可能会被拆解,宝石会从底座上挖下来,在黑市上零散出售。
珠宝历史学家卡罗尔·伍尔顿分析,盗贼是精挑细选过的,专拿那些“美丽、大而无瑕的宝石”。
那就会面对一个现象:8800万欧元的珍品,一旦被拆成零散宝石,价格就会暴跌,可能连原价的10%都不到。

因为这些珠宝对收藏家来说太烫手,根本无法完整出手。巴黎德鲁奥拍卖行总裁亚历山大·吉凯洛说得很直白:名气太大,几乎完全无法销赃,窃贼最好的选择就是主动归还!
这让人想起1911年《蒙娜丽莎》失窃,那个意大利窃贼最后也是发现东西太烫手,根本卖不出去。
历史似乎在开玩笑,这次盗窃案就发生在距离《蒙娜丽莎》仅250米的地方。
另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关于卢浮宫的安保。听起来像个笑话,世界顶级的博物馆,居然只有四分之一的区域被视频监控覆盖。

馆长今年1月还警告过博物馆“陈旧程度令人担忧”,但这一切都没阻止劫案的发生。
四名盗贼如入无人之境,从塞纳河一侧的阳台潜入,跟逛自己家似的!
这简直是对现代博物馆安保体系的啪啪打脸。
但我觉得,更深层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该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当安保措施跟不上犯罪手法的升级,历史珍品只能依靠法律条文而非实质保护,这样的悲剧几乎注定会发生。

对艺术品收藏熟悉的人都知道,顶级艺术品最讲究个“传承”与“名人效应”。
如果被拆解,那么在市面上就是一堆好看的宝石,说“贱价”都是保守了。失去文化价值的散装品,只会变成最普通的“商品”。
当然,欧美很多有钱人都喜欢“私下收藏”,只不过如果真的这样处理,那么这些珠宝就会永远不见天日了。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