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每天多喝2杯浓茶,抑郁发作风险升高?真相来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陈姨,您最近怎么总发呆?”

“哎,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没精神,也提不起劲。”

“可您不是天天喝茶提神嘛?”

68岁的陈姨一直自诩“茶龄30年”,绿茶、红茶、普洱换着喝,最近更是迷上了自己熬浓茶,“一喝下去,整个人都清爽了。”

但她没想到,近来持续的焦躁、情绪低落、早醒失眠,都和“喝茶”有关。

医生的话让她一愣:“有研究显示,浓茶喝得多,反而可能诱发或加重情绪障碍,尤其是中老年人。

我们一直以为茶叶是天然的“安神剂”“抗氧化饮”,但最新研究却在挑战这种认知。每天多喝两杯浓茶,真的可能“喝”出抑郁情绪?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拆穿“浓茶养神”的迷思,帮你重新认识茶和情绪的关系。

浓茶到底好不好?医生有话说

很多人喝茶,是为了提神醒脑、安神助眠,但要分清楚:“浓”与“淡”,效果截然不同。

首先,浓茶中的咖啡因含量极高

茶叶越浓,水中的咖啡因含量越高。每100ml浓茶中咖啡因含量可能达到60~80mg,接近或超过一杯咖啡的水平。过量摄入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心悸、焦虑、睡眠紊乱等问题。

而当咖啡因进入体内,会促进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短时间看似提神,但一旦血药浓度回落,大脑可能陷入“反弹性低迷”,情绪波动、易怒、抑郁情绪也就趁虚而入。

哈佛大学精神健康研究所曾指出:

中老年人群中过量摄入咖啡因者,其焦虑风险上升41%,抑郁相关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更值得注意的是:浓茶中还富含鞣酸,这种物质会干扰铁元素吸收,导致轻度缺铁性贫血,而缺铁被证实会影响脑内神经递质代谢,进而影响情绪稳定。

换句话说,你以为“醒神”的浓茶,可能在悄悄“透支”大脑的快乐来源。

坚持每天浓茶2杯,一个月后,身体可能出现这4种变化

或许你没察觉,但每天浓茶“续命”的背后,身体已经在悄悄改变:

睡眠质量下降,浅眠多梦

浓茶中咖啡因和茶多酚会抑制褪黑素释放,使人入睡变慢、醒来变早,尤其晚上喝茶后更为明显。

中南大学研究发现,连续饮用浓茶1月的老年人,深睡眠时间缩短了15%~22%

情绪波动频繁,注意力难集中

短暂兴奋后,血液中多巴胺水平迅速下滑,导致精神“断层”式低落,部分人甚至表现为抑郁、压抑、沮丧。

消化功能紊乱时,腹胀且胃酸增多。茶碱会刺激胃酸分泌,鞣酸又影响蛋白质消化。

如此一来,极易引发胃部不适、反酸,还会使人产生强烈的饥饿感。特别是空腹喝浓茶,会明显增加胃黏膜负担。

铁元素吸收减少,贫血风险上升

长期浓茶饮用者中,女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出对照组28.4%,而贫血被证实与焦虑、易怒密切相关。

建议这样做,这4招帮助改善茶饮习惯,守护心理健康

想喝茶也无妨,关键是掌握“浓淡有度、时间有规、身体有别”的茶饮原则。

控制茶叶投量,避免“越浓越好”误区

推荐标准为:每150~200ml水投茶2~3g(约一小撮),茶汤颜色清透、入口微苦即可。

若出现心慌、手抖、睡不着等症状,说明浓度过高,应立即稀释。

上午9~11点、下午2~4点喝茶更合适

避开空腹、饭后和晚上时段。饭后喝茶会干扰铁吸收,晚上喝茶影响睡眠。

建议将喝茶安排在精神最容易疲惫的午后,替代咖啡提神

选择低咖啡因茶叶品种,如白茶、熟普

相比绿茶、红茶,白茶、陈年普洱、花草茶等含咖啡因更少,对神经系统刺激更低,更适合老年人、焦虑人群、失眠者饮用。

每周至少2天“无茶日”,减少神经依赖性

如同饮酒设“休肝日”,喝茶也需要“停一停”。连续7天中设置2天不喝茶,观察身体反应,避免心理和生理依赖成瘾。

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的一杯水、一壶茶中

茶,是养生工具,也可能是情绪“助燃剂”。

每天多喝两杯浓茶,不等于更健康,反而可能为大脑埋下“不快乐的种子”。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原本神经系统就更易敏感,长期高剂量刺激,很可能触发焦虑或抑郁倾向。

当然,不是说不能喝茶,而是要把握量与时机、根据体质调整

如果你已有明显情绪波动、失眠、或身心疲乏,建议暂停浓茶摄入1周,观察精神状态变化;如情况未改善,请及时前往当地正规医院的心理科或睡眠门诊就诊,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方案。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浓茶摄入与中老年人情绪障碍风险研究》—清华大学医学院
3.《咖啡因摄入与神经系统功能研究综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4.《饮茶习惯与女性缺铁性贫血的关系》—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
5.《茶叶中鞣酸对胃肠道的影响机制分析》—中华消化杂志
6.《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1

标签:养生   浓茶   抑郁   真相   风险   咖啡因   情绪   焦虑   提神   鞣酸   茶叶   普洱   中老年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