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刷到烟酒店老板发朋友圈说飞天茅台涨到1900+了,我第一反应是"又到双节套路时间"。但翻完广州、成都、上海多地酒商的报价,发现这回还真不是虚张声势,中秋国庆双节临近,茅台终端零售价普遍稳在1850-2000元区间,比上个月又悄悄爬升了几十块。
图片来源:世界名酒之家
酒商老张在群里吐槽:"最近天天有人白天订货晚上提货,连散瓶都抢得凶",这场景像极了三年前茅台炒上2600元的盛况。
但细看门道就明白了,这次上涨纯粹是节日刚需撑起来的,婚宴、送礼、家庭聚会需求集中爆发,就像每年春运火车票必涨价一样自然。
有意思的是,茅台自己倒挺清醒,就像半年报说明会上说的那句"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说透了本质。
其实公司内部也看得清楚得很,茅台价格上涨不是行业回暖的号角,而是每年固定的传统节日消费的肌肉记忆。
就像我老家办酒席的习俗,再怎么样也得摆瓶茅台撑场面,这种刻在DNA里的"面子消费",比什么经济指标都管用。
但说真的,当我看到电商平台飞天茅台标价1940元还限购两瓶时,突然意识到,茅台这回学聪明了,既不让价格崩盘伤了品牌,也不让黄牛炒太高惹监管注意,玩的是"稳"字诀。毕竟经历过2021年2400元的高点和后来30%的暴跌,茅台现在比谁都懂"细水长流"的道理。
最清醒的是资本市场反应,虽然这几天飞天茅台单瓶终端价格节节高,但茅台股价却还在阴跌,这周收盘又跌了2.25%。但仔细琢磨就明白,资本市场还是充分定价了的。
图片来源:wind
酒商囤货备战双节是短期行为,而机构算的是房地产下行、年轻人消费习惯改变这些长期账。就像我认识的私募研究员说的的:"现在买茅台股票的,都是冲着明年春节去的,没人真信白酒行业已经触底。"
你看茅台自己都开始搞"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不就是怕以后光靠送礼撑不起市值?而且还有一个点需要注意的,白酒和房地产的"生死同盟"还没解除,去年百强房企倒闭40多家,那些靠工程渠道卖酒的经销商现在还在清库存。
所以资本市场这波"涨了也跌"的操作,其实是用脚投票。短期节日行情可以喝一杯,但长期故事还得再等等。说白了,当茅台经销商还在朋友圈晒"今日放货10箱"时,投资者们早把计算器按清楚了,算完房地产投资增速、算完年轻人精酿啤酒消费量,最后得出结论——2000元的飞天茅台,可能还是有点贵。
确实,白酒和房地产的共生关系,比我们想象的更紧密。更麻烦的是消费习惯变了,我身边00后的朋友聚会喝rio鸡尾酒、还有什么威士忌酸啥的,问他们喝不喝白的,都摇摇头。而且最近逛超市发现,精酿啤酒区比白酒区热闹十倍,年轻人宁可花80块买瓶起泡酒拍照发朋友圈,也不愿花3000块囤茅台等升值。
但茅台确实还是那个茅台,就像酒类博主说的:"茅台没变,是喝酒的人变了。"现在飞天茅台能稳在2000元左右,靠的不是年轻人追捧,而是中年群体的"刚需"。这种"最后的倔强"能撑多久不好说,但至少未来两三年,还是得看新消费等等。
茅台现在搞的这些副业,例如茅台冰淇淋店、茅台文旅项目、茅台咖啡等。但最关键的还是产能问题,去年茅台酒产量5.6万吨,按14亿人口算每人分不到40毫升,这种"稀缺性"才是茅台真正的护城河。
所以你看茅台最近特别淡定,既不跟五粮液拼价格战,也不学江小白搞年轻化营销,就默默把"文化赋能"四个字刻进骨子里。
说到底,茅台明白一个道理,当白酒行业在寒冬里抱团取暖时,真正能活下来的不是最抗冻的,而是最早找到新火种的。下次再看到茅台涨价新闻,别急着跟风囤货,先想想,这波上涨,到底是新的狂欢,还是新瓶旧酒?
@头条创作者加油站
#奶奶误用白酒给1月大孙子冲奶##飞天茅台价格继续上涨#
更新时间:2025-09-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