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美国"过路费"!中国甩出 “稳定币” 王炸,香港打响突围第一枪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一记“金融核弹”让全世界看清了SWIFT系统的杀伤力,直接把俄罗斯踢出这个国际资金清算体系。

意味着俄罗斯没法用美元做国际贸易结算,瞬间被摁在全球贸易的门外。紧接着,卢布暴跌68%,资本疯狂外逃,企业借钱无门,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差点停摆。

俄罗斯的遭遇让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这种贸易大国,跟着后背发凉。如果哪天美国再来这么一手,咱的国际结算咋办?现在看来,稳定币这玩意儿可能就是个突破口。

中国没直接上手,而是让香港先探路,8月1日刚实施的稳定币条例,简直就是场无声的较量。

先说说SWIFT这东西,它是全球银行间转账的骨干网,美国掌握着大权,能说封谁就封谁。俄罗斯被踢出去后,贸易结算直接瘫痪,卢布贬值,企业借不到钱,经济差点崩盘。这不光是俄罗斯的教训,全世界都看在眼里。

中国出口占全球大头,进口资源也多,要是SWIFT被卡脖子,那损失可不是闹着玩的。

过去几年,中国已经在推本币互换,跟沙特、阿联酋这些石油国用人民币结算原油,慢慢减少美元比例。但传统渠道还是绕不开SWIFT,手续费高,到账慢,还得看美国脸色。

而稳定币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它不像比特币那样价格剧烈波动,而是与美元、人民币等法定货币或黄金等硬资产进行1:1锚定,币值相对恒定,具备了作为交易媒介的基础。

目前,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已达2500亿美元,其中USDT和USDC占据主导地位。

它们最大的技术优势在于,可以完全绕开SWIFT系统,实现点对点的跨境支付,汇款数小时内即可到账,手续费远低于传统银行。这无异于在美元主导的全球结算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这正是香港此刻站上风口浪尖的核心原因。

2025年8月1日,《稳定币条例》在香港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全球首个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正式落地。中资巨头争相入局:京东币链科技进入沙盒测试秒级跨境转账,蚂蚁集团筹备牌照申请,中信建投等国有券商纷纷布局。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多次强调,要为稳定币提供稳妥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这一系列动作,绝非简单的金融创新试点。

在中国内地对虚拟货币交易保持高压监管态势的背景下,香港的“先行先试”显得尤为意味深长。

它更像是一次精心布局的战略突围,是中国在全球金融变局中下出的一步关键先手棋。

中国的应对之策堪称金融版的“内禁外扬”。

在内地,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将稳定币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从支付渠道、广告宣传到资金监测实施全方位封堵。人民银行明确表态:泰达币等稳定币与比特币同属虚拟货币,严禁流通

这场看不见的金融较量,其实每一步都牵动着世界经济的神经。2025年,稳定币成了最大变数。谁能把握住话语权,谁就能主导新一轮的全球经济秩序。

从历史角度看,二战后,财富和规则都集中在欧美。几十年随着全球化纵深推进,新的势力格局正在形成。2025年,或许是分水岭。

未来的国际结算体系,不再只是资金说了算。谁掌握实物货物和供应链,谁就能制定交易新规则。金融和实业的关系被重新定义,谁能把握住主动权,悬念还很大。

这场看不见的全球金融管道重建工程,其最终的走向,将直接决定未来数十年全球贸易的样貌。

想象一下未来的场景:一家中国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的某个国家采购原材料,整个交易过程不再需要经过繁琐的换汇流程,也不需要先将人民币换成美元,再通过SWIFT系统支付给对方,对方收到美元后再将其换成本国货币。传统流程往往耗时数天,且中间还层层收费。

取而代之的,可能是通过数字钱包,直接将人民币稳定币即时支付给对方的数字钱包。交易几乎瞬时完成,手续费微乎其微。

这种便捷、高效且独立于传统体系之外的结算方式,对于全球超过120个将中国视为最大贸易伙伴的国家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当沙特、阿联酋等石油出口国已经开始逐步接受人民币结算石油,如果再叠加稳定币这个高效的支付工具,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很可能会被按下快进键。

说到底,这场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的博弈核心,就是谁来制定下一代全球贸易的结算规则,谁来掌管那个隐藏在幕后的“收费站”。

过去几十年,美元凭借其主导地位,轻轻松松就能向全球贸易征收高额的“过路费”。而如今,中国正在尝试建设一条属于自己的、可能免费或收费更低的高速公路。

最终格局:是单向垄断,还是多元选择?

香港打响的这一枪,仅仅是这场宏大金融工程的奠基仪式。美国试图用法规将所有新兴的数字管道都接入自己的美元主库,形成更牢固的霸权闭环。而中国则希望开辟一片全新的水源,让世界拥有更多的选择。

未来,全球金融版图上,可能不再是单一管道供水的局面,而是多条管道并行的复杂网络。这对世界大多数国家来说,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权和更低的交易成本,不必再被捆绑于某一个中心。

而对于中国而言,这无疑是能否在未来的全球经济格局中,彻底摆脱被人扼住喉咙的风险,将金融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关键一役。这场无声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结语:

对普通人来说,这场监管风暴是警钟:数字资产不是“暴富捷径”,是风险暗礁。别被香港的“松”冲昏头,内地的“紧”是保护罩——远离加密货币炒作,围观数字人民币的“国家队”创新,才是安全牌。

毕竟,金融稳定是底线,监管的“急刹车”,踩的是风险,护的是我们的钱袋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7

标签:财经   过路费   香港   美国   中国   稳定   全球   金融   美元   俄罗斯   货币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