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企业出海专班”正式启动!
整合资源成立一站式平台
主动招揽中国内地企业经香港“出海”
图示(前排左四起)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商经局局长丘应桦、香港投资署署长刘凯旋,以及其他嘉宾在活动合照
在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的见证下,由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香港商经局)局长丘应桦督导的“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出海专班”)今日(2025年10月6日)举行启动仪式。
为更好支援中国内地企业“出海”,2025年《施政报告》提出整合香港的外地办事处,包括香港投资推广署(香港投资署)、香港贸易发展局及香港驻中国内地的办事处,组成一站式平台,成立“出海专班”,主动招揽有意拓展海外业务的中国内地企业以香港为平台“出海”。
启动仪式由陈茂波致辞揭开序幕,并由丘应桦介绍“出海专班”的未来工作方向。启动仪式汇聚“出海专班”成员机构及来自法律、会计、金融服务、银行、商会、专业协会等多个业界伙伴,合共超过100人出席。这些业界代表是“出海专班”的重要助力,将合力支援中国内地企业迈向国际市场。
陈茂波致辞时指出:“中国内地企业‘出海’发展,特别是在全球南方布局供应链和产业链,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它们壮大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更好把握这一波的发展机遇,我们成立‘出海专班’,由香港商经局局长统筹,协调各政策局、部门和机构,为中国内地企业‘出海’提供更全面、更大力度的支援。”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启动仪式致辞
陈茂波续说:“这个专班,可以说是有三个特点:一是‘高层统筹’,通过设在香港政府治理架构的高层,以宏观的视野、畅顺的沟通、快速的行动,统合资源、打通障碍,让支持企业‘出海’的工作做得更有力度、更及时。二是‘集结力量’,除了香港政府的相关政策局和部门以外,更有多个公营机构、专业团体、商会以及商业机构作为伙伴,汇聚资源、集思广益,发挥更大的联乘效应。三是‘主动出击’,它的任务不仅是主动招揽中国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出海’,也包括以组团出访海外市场等多样化的方式,发动和集结各界力量,发挥最大影响力,达至最佳效果。”
丘应桦致辞时表示,随着国家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内地企业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而香港正能担当企业“出海”的“启航点”。香港政府希望通过“出海专班”,汇聚各方专业力量,将企业的潜力转化为实际成果,让更多中国内地企业以香港为跳板,有序成功走向世界。“出海专班”协调跨局、跨部门、跨机构、跨界别的资源和工作,构建一个一站式、快捷、前所未有的“出海”支援平台,在配合国家鼓励中国内地企业“出海”的政策和方向下,协助这些企业有序地拓展国际业务,并转化为香港经济的新动能,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商贸枢纽的地位。
香港商经局局长丘应桦于启动仪式上介绍“出海专班”的未来工作方向
他续说,香港政府期望与各界继续携手合作,将香港的制度优势、专业服务和国际网络转化为企业拓展全球市场的强大动能,让香港成为中国内地企业走向世界的起点和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香港投资署署长刘凯旋致闭幕辞时表示:“今天的启动仪式,标志着香港助力中国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新篇章。香港拥有世界级的金融体系、专业服务及完善法治,是中国内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最佳据点。‘出海专班’结合各位合作伙伴全球的网络与丰富经验,将会共同努力,让香港成为中国内地企业扬帆启航,开往世界的母港,更将为香港经济注入新动力,巩固及提升香港‘三个中心、一个高地’的地位。”
香港投资署署长刘凯旋于启动仪式上致闭幕辞
为推进有关工作,“出海专班”计划在今年年底前讨论工作策略及计划,并举办首项大型推广活动,以宣传相关工作。香港投资署将负责协调“出海专班”的工作,与各相关政策局、部门、香港政府驻中国内地办事处、专业协会、业界合作伙伴等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更多中国内地企业以香港为起点,接轨世界、拓展全球。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前排左五)和香港商经局局长丘应桦(前排右五)与“出海专班”成员,包括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前排左四)、香港投资署署长刘凯旋(前排右四)、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张淑芬(前排左三)、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署理常任秘书长葛明博士(前排右三)、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集团主席唐家成(前排左二)、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陈维民(前排右二)、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谘询委员会主席陈瑞娟(前排左一)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陈祖恒(前排右一),以及商会和业界合作伙伴,包括法律、会计、企业谘询服务公司、商业及投资银行和投资基金的代表于“出海专班”启动仪式上合照
(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