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记者:潘展乐成就比马尔尚更伟大,但没得到巨星待遇

日前,新加坡主流英文报纸《海峡时报》聚焦国际泳坛热点事件,披露了中国游泳运动员潘展乐与于子迪遭受欧美舆论“双标”对待的现象,这一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

该报社主笔记者更是表示:“潘展乐明明是比马尔尚更大牌的运动员,成就也更伟大,但他没有得到应有的巨星待遇,要知道100自才是王冠上的项目,很多欧美运动员更善于被团队营销和保护,中国游泳队需要保护的保护潘展乐。”

客观讲,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中以46秒40打破世界纪录,远超美游阿莱克西澳大利亚名将查尔默斯等对手,按说这是震动整个国际体育界的大手笔,堪比博尔特创造百米世界纪录,但国际媒体并未聚焦其运动成就,反而不少外媒却质疑其成绩合理性。

再说说于子迪,这位12岁的新星在国内赛事中展现出可媲美巴黎奥运会的水平,却因多次被外媒质疑年龄,特别是美媒《游泳世界》更是多次发一些不合适的文章。

这两年,加拿大选手麦金托什女子400米混合泳的世界纪录领先其他选手近10秒,法国马尔尚、美游沃尔什等欧美选手的惊人成绩均被默认为“人类极限突破”,却从未遭遇同等强度质疑。

欧美媒体长期塑造本国游泳明星的正面形象,通过大量人物故事报道强化公众信任,而中国选手因媒体发声不足显得“巨星”排面不足,易触发“有罪推论”。

不只是潘展乐、于子迪,早在叶诗文时期我们就因卓越表现遭受不实指控。对此,《海峡时报》指出,西方掌握国际舆论主导权,将质疑集中于中国选手,而对本土选手给予“免检特权”。

对此,网友纷纷附议道:“咱们媒体人需要强大起来,很多时候沉默不是金,沉默是默许和懦弱,是不担当不作为。”

“我们的媒体人攻击自己人的水平不差,比如当年对孙杨的攻击,但是当国外媒体人对我们攻击时,需要咱们媒体人有力反击时,这样的人才确实没有。”

“欧美人双标是一惯的,100米蝶泳美游胡斯克临时退赛,如果是咱们运动员话西方媒体会铺天盖的报道,怀疑可能使用了那啥不敢参赛了。”

也许,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是个好办法。所以说奥委会希望我们办奥运,我们必须要提条件,增加奥委会中国人员数量,增加国际反兴奋剂机构中国人员数量,增加奥委会中国裁判员数量,每年必须拿出奥委会最赚米的体育单项赛事在中国举办,否则面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体育   新加坡   巨星   待遇   成就   记者   中国   媒体   奥委会   选手   欧美   运动员   世界纪录   国际   游泳   数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