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淋漓时,别立刻做这些事!

夏天,从炎热的室外回到家,总会大汗淋漓,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喝杯冰饮料或对着空调吹,还有人选择冲进浴室洗个澡。其实,这些做法轻则让身体不适,重则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夏季大量出汗后要避免做哪些事情?一起看看↓

01


大量出汗,做这些事很受伤


出汗有助于散热、保持体温稳定。但出汗后如果做错了这几件事,容易导致感冒、头痛,甚至增加心脑血管负担。

出汗时,人体血液处于高速循环状态。

■ 对着空调冷风直吹

立刻进空调房,所处环境温度变化巨大,体温骤降,可能导致感冒、腹泻等病症,还会给心脑血管增加负担,对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更加不利。

■ 大口猛灌冰水饮料

气温高时,很多人会喝凉水或冰水,胃肠黏膜突然遇冷,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胃肠炎、腹泻。这种“骤冷”还可能使血管收缩,可能会诱发心绞痛、心梗、脑栓塞等严重问题。

■ 湿衣服在身上自然干

出汗衣服也会跟着湿透,不要长时间穿着湿衣服,以免感冒。过多的汗液会刺激皮肤,如果衣服透气性较差,汗液浸渍可能会诱发马拉色菌毛囊炎、痱子。

■ 坚持待在高温环境中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容易导致中暑。已经大量出汗后,要及时避开“热环境”,进入一个相对凉爽干燥的环境中,缓解不适感。

02


出汗太多可能是病了


人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在37℃左右,就是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调控的。专家表示,在相同环境下,出汗多少与个体的基础代谢、汗腺数量、汗腺的发达程度、汗腺的分布偏好等都有关系。

爱出汗也可能是疾病信号,专家提醒,如果你比周围人更容易出汗,不妨排查一下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 甲亢

身体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新陈代谢率增加,体温升高。下丘脑监测到这一信号,就下令增加出汗以调节体温。

这种出汗一般是持续性而非阵发性,通常伴随体重下降、指甲变脆等症状。

■ 糖尿病

高血糖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易让人在睡眠或不剧烈运动时出现多汗。这种情况常发生在血糖过高或过低时。

■ 自主神经失调

自主神经失调是指“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导致多汗症,包括局部多汗(尤其是手掌、脚底、腋下、大腿根处)和全身性多汗症。

女性在生育、更年期等激素波动较明显的时期,易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更容易情绪烦躁、多汗。若是不严重,保持环境凉爽、衣服透气即可。

■ 感染性疾病

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艾滋病(HIV)等,可导致夜间盗汗,即在睡眠期间大量出汗,睡醒后汗止。

03


大汗后,这样做利于健康


■ 用毛巾擦去汗水

浑身大汗时稍微休息一下,等汗收了再用温水冲澡,也可用干毛巾或温热毛巾擦,此时皮肤毛孔及毛细血管可迅速张开,有利于热量更好地散发出来。

如果用冷毛巾擦,皮肤受到冷刺激,导致毛孔紧闭,毛细血管收缩,体内积热散发不出来,使人更烦热。

■ 尽快换掉湿衣服

平时尽量穿纯棉透气的衣服,大量出汗后,有条件者要尽快把湿衣服换下来,避免着凉或引发皮肤疾病。

■ 及时补充水分

先用温开水漱口,缓解口渴;10分钟后可分几次喝少量的电解质水,补充大量出汗丢失的盐分。

半小时后可饮较多的水,以满足人体各器官新陈代谢的需要。每次100~150毫升即可,不要一次喝太多。如果觉得不够解渴,过3~5分钟后再喝一点。

■ 适当吃点“酸”味

平时出汗较多的人,多吃些豆制品和奶制品等含钙多的食物,以及土豆和蘑菇等钾含量丰富的食物;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吃些红豆、绿豆、燕麦等粗粮,适量吃些动物肝脏。

酸味能敛汗止泻、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可以吃些酸枣、葡萄、山楂、草莓、菠萝、芒果、猕猴桃等酸味水果。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生命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养生   大汗淋漓   衣服   汗腺   体温   汗液   毛细血管   环境   毛巾   自主神经   皮肤   可能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