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老农上交40斤黄金,上交后才发现,装黄金的罐子才是无价之宝

1982年,在江苏省盱眙县马湖村,一次例行的水渠清理任务,一次兄弟间的互相帮扶,竟无意中揭开了尘封千年的秘密宝藏。

几十斤金光闪闪的金饼,配上一只满是泥污的铜罐,在许多人看来本该是致富的捷径,他们却选择了上交。

而更令人意外的是,这场“地上捡黄金”的奇遇,真正的主角竟不是黄金,而是那个被忽略的小罐子……

锄头一挥

1982年一天,马湖村公路小队的村民正陆续朝村口集合。

那天的任务,是清理村东一条多年未疏通的水渠。

水渠因年久失修,早已积满了烂泥和杂草,散发着刺鼻的味道。

按照安排,每个队员都要负责一段,其中最让人头疼的两段,位于下游深处,淤泥最深、气味最重,人人避之不及。

万以才,也就是村人尊称的“万老大”,身为队长,早早便到了。

他一边记录点名,一边盘算着这令人犯愁的分工问题。

“这样吧,谁迟到,谁负责这两段。”万老大看了眼手表,语气虽平,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

众人听完倒也没什么异议,点头应声,似乎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感。

果不其然,万以才的三弟迟到了,此时他满头大汗地赶来,还未来得及喘口气,就被大哥一锄头指向那片又黑又臭的淤泥:

“老三,你来收这段。”

万以全没多说什么,大哥虽是亲兄弟,但做事一向公道,绝不会为自己开后门。

他认命地点了点头,挽起裤脚,踏进那片发黑的水渠。

他低着头,一锄头一锄头地挖着,每一次下锄,都会发出“咕哧咕哧”的响声。

他的动作逐渐熟练,汗水沿着脸颊流进衣领,却没有停下半分。

万老大也在不远处干着活儿,偶尔抬头看一眼三弟的方向,心里有些不忍。

他想尽快完成自己的那段,好去搭把手,但下一秒,一声急促的喊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哥!哥!快来!我好像挖到什么东西了!”

万老大抬起头,只见三弟正弯着腰,脸上写满惊讶和激动,锄头悬在半空,指着脚下的淤泥地。

他赶紧放下工具,快步跑了过去,还未靠近,就听到一声金属撞击的脆响。

“你听,刚刚我一锄头下去,碰到什么硬的。”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出了那种难以言说的激动。

这个年代,村里人最常听说的传闻就是“地里能挖出老宝贝”,尤其是那些地主们曾经藏过的私财,偶尔也能听村头老人提起。

万以全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徒手在泥里慢慢掏着,不一会儿,一块锈迹斑斑的青铜边角露了出来。

“是个罐子,看着挺沉的。”

两人又连忙喊来了另一个兄弟,三人围在那泥水混合的沟渠中,不顾脏臭,用锄头和手合力将那东西一点点地扒开。

约莫十几分钟后,整个罐子终于露出了全貌,它是一个圆腹、细颈、锈迹斑斑的铜罐,体型不算大,但异常沉重。

他们将它抬上岸,擦掉表面泥浆,看着那罐口封得死紧,猜不出里面装着什么。

“咋像个夜壶?”一人脱口而出,顿时引来一阵哄笑。

笑归笑,万以全却压抑不住好奇,双手一拧,那罐口的泥封应声而开。

紧接着,几块沉甸甸的金属块掉落出来,金光乍泄。

瞬间,三兄弟全都怔住了,手感厚重,冷冽滑腻。

他看清那块金属上镌刻着奇怪的花纹与文字,一时间竟不知该是惊喜还是恐惧。

“金子……这是……金子吧?”

万老大接过一块,咬了咬牙,沉声道:“八成是。”

随后,他又试图理性:“可这上面……咋还有字?”

他们一边说,一边倒出来,几块,十几块……数十块!每一块都沉甸甸的,表面精致,金光夺目。

三兄弟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像孩子一样围着罐子转个不停,嘴里不断重复:

“发财了,真是发财了!”

这一刻,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这片金灿灿的光芒与三张热泪盈眶的笑脸。

但谁都没想到,这只是这场传奇的开始。

众人围堵

黄金洒落地面,这样的事瞒不住人。

村民的眼神由疑惑迅速变为震惊,又在刹那间染上贪婪。

“金子啊!这可是从地里挖出来的,按老规矩,见者有份!”

“不能你们仨就独吞了吧?这又不是你们家的地!”

声音此起彼伏,像一锅刚烧开的粥,几位老汉直接挽起袖子往金子边凑,一副“谁都别想拿走”的架势。

三兄弟脸色骤变,赶紧把金子重新捡回罐子,顾不得解释,抄起罐子就往家里跑。

终于,他们踉踉跄跄地冲进了自家院门,急忙关上木门,用铁锁扣紧。

门外的村民仍不肯离去,拍门的声音、咒骂的声音不绝于耳,整个万家大院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院中,兄弟三人喘着粗气,媳妇们也被惊动,抱着孩子从屋里跑出来,看到门外乌压压的一片人影,眼神中写满了不安。

“这可怎么办?”

“先想办法把金子藏好,别叫他们抢去。”

接下来,是一场家庭会议。

七八个人围在堂屋中间,脸上神情复杂,既兴奋又焦虑。

“这金子,是从咱们地里挖出来的,分了它,咱三家一辈子都不愁吃喝了。”

谁都不是圣人,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这时又有人开口:“但你们不觉得,那上面那些花纹……像文物?”

“文物?”众人一愣。

“还有那些金子,”三弟媳妇沉吟片刻,这个平日里少言寡语的女人,这时却表现得异常冷静。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每一块上面都刻着字,而且不是咱们现在认得的字,像是很早以前的……”

屋里霎时安静下来。

有人赶紧从箱中摸出一块金饼,借着灯光细看,果然,密密麻麻的文字布满金面,有些像古时候庙里神像下那种符文,看不懂,却让人不寒而栗。

“要真是文物,那就不能这么处理了。”三弟媳妇补了一句。

“上交。”万老大终于开口了,语气坚定,一锤定音。

众人无言,他们知道,这些金子来得太突然,分不清是福是祸,若真是文物,私藏就是犯法,他们不会做这样的事。

选择将金子交给国家,不只是对法律的敬畏,更是对良知的坚守。

在这个几乎没有多少人拥有黄金的年代,万家兄弟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也走向了最光明的结局。

罐中藏宝

万以才一路小跑冲进乡政府大院时,正值会议时间,几位乡干部坐在台前讨论修渠方案。

“书记!书记!快看看这个!”还未等门口警卫反应过来,万以才已气喘吁吁地冲上前,将藏在怀里的两块金饼“啪”地放在桌上。

会议现场顿时一片愕然。

书记看清那两块金饼后,顿时脸色大变。

他小心翼翼地将金饼拎起来,拿起放在一旁的放大镜凑近仔细观察,只见金饼表面布满精细花纹,其中更刻有一种古怪的文字。

“快!通知县文物管理所,还有人民银行,一定要请专家来!”

书记声音拔高,迅速做出了反应。

没多久,文物管理所的专家和银行的黄金鉴定员相继赶到。

专家五十开外,穿着洗得发白的棉袄,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

他接过金饼的一瞬,几乎立刻就蹲下身,用肉眼细细观察那层铭文。

他抬头的那一刻,眼里泛着激动的光,“这是战国时期的黄金!比起普通金条,它的价值无法以市价衡量,研究意义重大!”

在场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原以为不过是地主埋的私财,谁知竟是尘封两千多年的历史瑰宝。

县里的领导连忙赶来,一边安抚万以才,一边要求立即采取安保措施,同时安排车队前往万家取回剩余黄金。

专家逐块清点,足足四十斤,全部为战国黄金马蹄金与金饼,且每块上都有铭文,保存极好,属极为罕见的出土黄金文物。

就在众人一边兴奋一边指挥搬运之际,万老三忽然想起:

“专家同志,这些金子……是从一个铜罐子里倒出来的,那罐子,要不要也看看?”

此言一出,专家胡教授当场一愣:“还有罐子?你说是罐子装着这些黄金?!”

“对啊,我们从水渠底下刨出来的,就是个铜罐,看着挺旧,我本来想留着装米呢。”

“快!快带我去看罐子!”胡教授几乎是蹦起来的,激动得连帽子都差点丢下。

在众人的陪同下,万老三领着胡教授匆匆返回家中,将那个曾经被误认成夜壶、现在蒙着泥巴藏在箱底的青铜罐子端了出来。

胡教授戴上手套,小心擦拭罐身的泥土,随着层层污垢剥落,青铜的纹饰一点点显露出来。

先是金丝银线镶嵌的花纹,然后是那一圈令人心悸的铭文。

“……‘陈璋伐匽之获’!”

胡教授猛地站起,声音高昂,连身后的年轻助手都吓了一跳。

“这是战国齐国将军陈璋在伐燕之战后,战利品中的一件重要祭器,与海外流失的‘陈璋方壶’是姊妹器物!它不仅是实用器,更是祭祀礼器,是绝对的国宝!”

此话一出,整个屋子瞬间陷入死寂。

铜罐原来不是破罐子,不是夜壶,不是米缸,它是两千多年前将军胜利归来的象征,是那个战火纷飞时代的见证,是跨越千年的国家级文物。

胡教授望着那口铜罐,眼眶泛红,激动得连连对几兄弟鞠躬。

万老三被这突如其来的敬意搞得满脸通红,不知所措。

铜罐终被正式命名为“陈璋圆壶”,与那些黄金一同被移送至博物院永久收藏。

一罐藏宝,震惊四座。

千年文脉

陈璋圆壶的惊现,在考古学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它身上刻有“陈璋伐匽之获”这几个字。

不仅点明了器物的来历,更揭示了战国时期齐国将军陈璋征伐燕国所获战利品的背景。

罐中藏金,象征的是胜利的荣耀与战利财富的载体。

如此一来,这件罐子不再只是一个古代酒器那么简单,它是战争、政治、工艺乃至权力与荣耀的浓缩写照,是一个时代的真实记录。

而与此同时,那段关于马湖村三兄弟的故事,也随之传遍大江南北。

国家对万家三兄弟的行为予以高度表彰。

他们被邀请出席表彰大会,三兄弟在闪光灯下拘谨又自豪,现场还颁发了整整一万元的奖金。

在那时的中国,一万元绝非小数。

这笔钱足够他们三家人各自盖起两层砖瓦新屋,再买上一台崭新的拖拉机。

但风光之外,也不尽然都是掌声。

起初那些围堵万家,叫嚣“见者有份”的村民,在得知国家居然奖励了一万元后,顿时不乐意了。

于是,各种矛盾接踵而至,当然,这些无理取闹最后被一一驳回。

但还是对三家人有了影响,最终,两个弟弟决定举家搬离马湖村,迁往邻县另起生活。

万老大,因要照顾祖坟,选择留了下来,但他始终无悔当初的决定。

人做事,讲的是良心,把国家的东西交回去,是应该的。

金子象征着利益,罐子承载着文明。

正是因为有像万家三兄弟这样朴实而坚定的普通人,我们的文脉得以延续,我们的文化才不至于湮没在泥土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历史   黄金   无价之宝   罐子   发现   金子   兄弟   锄头   文物   水渠   激动   夜壶   教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