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心腹终于说出真心话,关键领域上,俄罗斯不想和中国“捆绑”

俄罗斯的安全委员会秘书绍伊古是在2025年的10月23号在俄罗斯《消息报》发表了专栏文章,是明确的表态了,俄罗斯需要构建一个完全不依赖中美的稀土的全产业链,实现从开采到成品的完全自主可控。

作为普京的核心亲信,绍伊古的表述是直接反映了克里姆林宫对于战略资源安全的一个考量,关键领域不愿意受任何国家的“卡脖子”。

从资源基础来看,俄罗斯是有明确的底气的,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5年稀土资源报告,俄罗斯已探明的稀土储量有1000万吨,是位列全球的第五。

他们的西伯利亚托姆托尔矿床高品位稀土的储量是达到了1000万吨,2023年新增了30处矿床以后,总储量是突破了2870万吨,占据了全球总量的接近1/4,托木斯克、雅库特等地也是有大型的矿床分布的。

但是资源的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的实力,2024年俄罗斯的稀土产量仅仅只有2500吨,占全球比重的不到1%。同期中国的产量是达到了27万吨,占全球的70%以上。

现在俄罗斯的稀土产业仍然是停留在原矿开采的一个阶段,远远还没能达到芯片,军工磁材所需要的那种高纯度的一个加工水平。

俄罗斯曾经也是尝试过寻求外部的合作,先是接触的就是美国,之前美国跟俄罗斯的关系缓和期间,普京是曾经敌意合作开发北极的稀土,双方更加是在“阿拉斯加峰会”把这个议题纳入到了议程当中。

但是2025年因为俄乌冲突的分歧,而特朗普是单方面的取消了原定于在布达佩斯“特普会”,并且表示将会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美国跟俄罗斯的稀土合作就彻底搁置了。

并且俄罗斯对于曾经制裁自己的美国存在着戒备,是不愿意把战略产业命脉交给对方的。

中国是全球的稀土产业的一个核心力量,占据着全球90%的稀土精炼的产能,是覆盖了开采,提炼,高端磁材的一个全产业链的,美国的稀土矿都是需要运到中国来进行加工的。

尽管说俄罗斯方面如果想要寻求合作的话,可能会在数年内建成成熟的一个体系,但是绍伊古在文中是坦言了,顾虑中国2025年10月份的稀土技术的设备限令,担忧长期依赖会导致战略被动,稀土对俄罗斯是“脱美战略”的支柱,而不是什么普通的产业。

然而俄罗斯的稀土自主化面临着三道难以逾越的一个现实门槛。

一是资金上面的压力,根据“智史通鉴”2025年10月10日的行业分析,一座标准的稀土分离厂当前融资成本是高达36亿美元,较之前来讲是翻了一倍,俄罗斯的经济受到冲突和制裁的双重挤压,难以承受这么巨大金额的长期投入。

二是技术上的断层,稀土的精炼是需要经历百道工序的,中国是耗时了30年才建成一个成熟的工艺,俄罗斯当前的镝提炼纯度最高只有99.2%,还是没有能达到高端制造的一个标准,关键材料离子交换树脂仍然是需要从中国来进行进口,并且苏联解体以后,科研断代技术人才是青黄不接的。

三是市场的缺口,稀土产业链是需要下游应用的支撑的,中国是因为有新能源汽车,风电机等完整的应用产业链,才能稳固全球的地位。

而俄罗斯的高端制造业的规模是非常有限的,即便是提升了稀土的产能,也是缺乏足够的市场来进行消化的。

客观来看,俄罗斯的自主诉求是符合大国战略的一个逻辑的,但是合作仍然是一个破局的关键。

中国还具备着稀土绿色的回收技术,赣州企业是从废旧的电子设备当中提取的,稀土的回收率超过了90%。


如果说俄罗斯方面放不下顾虑的话,以资源来换技术技能,补齐自身的短板,也能推动全球稀土产业链的多元化。

现在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已经是在2025年的5月份接管了托姆托尔矿床,但是技术瓶颈仍然还是没有得到突破。

未来是持续的投入攻坚自主还是转向国际合作将会成为影响俄罗斯稀土战略走向的一个关键选择。

信息参考来源

1. 俄罗斯《消息报》2025年10月23日报道

2.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5年稀土资源报告

3. 参考消息网2025年3月5日报道

4. “智史通鉴”2025年10月14日行业分析

5. 环球时报2025年3月5日时政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财经   心腹   俄罗斯   真心话   中国   领域   关键   稀土   美国   全球   矿床   产业链   战略   资源   通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