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有钱人家,咱们一般想到的是那种富不过三代的故事。可是在中国,有一个家族彻底打破了这个规律——他们已经富了17代,超过500年。
这就是贝氏家族,一个从明朝开始就发家的家族。他们在上海拥有将近千套房产,子孙后代还老往哈佛跑。
贝氏家族的故事得从500多年前说起。那时候是明朝,一个叫贝兰堂的人在苏州开了家小药铺。他不是那种只想着赚钱的商人,反而经常帮穷人,给他们免费发药。结果口碑好了,生意自然就火了。
药铺越开越大,贝兰堂还挺有眼光,开始买地、投资,慢慢攒下了一笔不小的家产。到了他儿子那一代,家族生意开始往外扩。药铺不只是卖药了,还涉及药材批发和一些小规模的贸易。
到第三代、第四代,贝氏家族已经成了苏州有名的富户。他们不光守着老本行,还试着把手伸到其他领域,比如地产和运输。这一步步积累,为后来更大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贝氏家族真正发迹,是到了清末民初的时候。当时上海成了中国最热闹的地方,机会多得数不过来。家族里有个叫贝润生的人,看准了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大肆买地买房。
他买的不是一两套,而是成片成片的房子。据说巅峰时期,贝氏家族在上海拥有932套房产。这数字听着就吓人,要知道那时候上海的房子可不是随便谁都能买得起的。
这些房产里,很多都在今天上海最值钱的地段,比如外滩附近。外滩那地方,过去是外国租界,商贸中心,现在更是寸土寸金。贝润生当年买下的房子,现在随便一套都能卖出天价。家族靠着这些房产,财富越滚越多,成了上海数一数二的地主。
不过,他们不光是买房子,还很会经营。有些房子租出去收租金,有些改成商铺做生意。贝氏家族很懂得怎么让资产增值,不是那种买了就扔那儿等着升值的土豪。他们有专门的人管这些房产,算得上是早期的“家族办公室”模式。
除了房地产,贝氏家族还有一手在金融界。贝祖贻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他是银行家,参与了银行的创建,比如中国银行。
他把家族的资金投到金融业,既稳住了财富,又赚了更多利息和回报。房地产和金融两条腿走路,让贝氏家族在经济动荡的时候也能站得稳。
这种多元化投资的思路,是他们能富这么久的一个原因。房地产有风险的时候,金融能撑着;金融市场不好的时候,房产又能保值。这种策略在过去几百年里帮他们渡过了不少难关。
贝氏家族不只是有钱,他们还特别重视教育。家族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子孙得靠自己本事吃饭,不能光靠祖上的钱。所以,从小就逼着孩子们读书,考好学校。而且他们目标还不低,瞄准的都是世界顶尖大学,比如哈佛、MIT这些。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贝聿铭,他是贝氏家族的后代,建筑界的传奇人物,设计了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1935年贝聿铭去了美国,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建筑,后来转到MIT,再到哈佛拿了硕士学位。他的成功不是偶然,家族从小就给他灌输了要努力的观念。
贝聿铭的儿子贝建中和贝礼中也继承了这个传统,都上了哈佛,后来也当了建筑师。家族里这样的例子不少,虽然没具体统计有多少人上了哈佛,但从这些案例看,他们的教育水平绝对是顶尖的。
家族还定了规矩,子孙不能随便动用家族财富,得先证明自己有能力。这可能是为什么他们的后代一个个都这么争气。不光是上好学校,还得学真本事,回来帮家族做事。
富了17代,光靠运气肯定不行。贝氏家族有套管理财富的办法,挺值得说道。首先,他们用家族信托,把房产和钱都放进信托里。这样既能保护资产,又能保证传给下一代的时候不乱套。
他们还有个家族宪章,写得清清楚楚,谁负责什么,怎么分钱,家族目标是什么。这种制度让几百口人也能统一目标,不至于因为争家产打得头破血流。
投资上,他们也很分散。除了房产和金融,他们还买艺术品、搞教育项目,甚至有些后代开始投科技公司。这种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的做法,让家族财富在不同年代都能稳住。
别以为贝氏家族只顾着自己赚钱,他们其实很会回馈社会。从贝兰堂那时候起,他们就有帮穷人的传统。到了现代,他们把这点发扬光大了。比如,他们出钱修了苏州的狮子林,那是世界文化遗产,现在游客都得谢谢他们。
家族还设了奖学金,专门帮那些没钱但有才的学生上学。医院、学校这些地方,也常能看到贝氏家族的名字。他们不光捐钱,还亲自参与管理,挺接地气的。
贝氏家族能富17代,靠的是啥?第一是教育,子孙脑子好,能干活。第二是纪律,家族管得严,不让随便挥霍。第三是多元化,投资广,不怕风吹雨打。第四是有价值观,他们老想着怎么对得起祖先,怎么帮社会,这种长远眼光真不是谁都有的。
当然,有人会说,这么有钱是不是有点不公平?毕竟中国现在贫富差距不小。但贝氏家族可能会反驳,他们的财富不是偷来的,是靠几代人努力攒下的,而且他们也一直在回馈社会。
这么大的家族,不可能没点问题。几百口人,总有意见不合的时候。过去肯定也有过争家产、争权的事,但家族宪章和信托帮他们把矛盾控制住了。
还有人批评他们财富集中太多,可能加剧了社会不平等。这点没法否认,但他们也确实创造了就业机会,捐了不少钱,算是尽力平衡吧。
贝氏家族现在一点没停下来的意思。后代还在上好学校,投资也在往新领域走,比如科技和绿色能源。有些人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把上海的房产改成环保建筑。
他们的生意也不局限在中国,海外也有不少投资,像纽约、伦敦这些地方都有他们的影子。未来几代,估计还能接着富下去。
更新时间:2025-04-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