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国庆中秋佳节将至,正是阖家团圆、品蟹赏月的好时节。当你品食肥美的螃蟹,沉浸于那诱人美味时,是否曾留意过螃蟹的寒凉属性?《本草纲目》记载“蟹性寒”,若贪恋滋味而多食,易致寒湿内侵,轻则脾胃不适,重则腹痛腹泻、手脚冰凉,甚至关节隐隐作痛。这寒凉之性,中医称之为“寒毒”。
然而,智慧的古人早已在饮食搭配中寻得化解之道。一碗简单温热的紫苏姜茶,便是中和蟹寒的绝佳选择。
紫苏与姜的合璧
生姜,性辛温,被中医誉为“呕家圣药”。其温性如春日阳光,能驱散脾胃寒邪,温通经脉,提振阳气,帮助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缓解食蟹后可能出现的胃冷、恶心等不适。
紫苏叶,性辛温,归肺脾二经。《本草化义》称其为“除寒散邪之良剂”。紫苏不仅能解鱼蟹之毒,还可行气宽中、和胃止呕,改善食蟹后的腹胀与胸闷,其芳香之气更能醒脾开胃。
当温热的生姜遇上芳香的紫苏,二者温性相合,驱寒之力倍增,可温煦中焦、安抚脾胃。
材料:新鲜生姜15~20克,新鲜紫苏叶10~15克(若干品约5克),清水500~600毫升,红糖、黑糖或冰糖适量。
做法:将生姜洗净(不去皮,姜皮性凉可平衡全姜热性),切薄片或拍松。紫苏叶洗净后与姜片一同入锅,加水大火煮沸,转小火慢煎10~15分钟,令药效充分释出。关火前加入糖类搅融,滤渣后趁热小口饮用。建议伴随食蟹过程或餐后立即服用。
注意事项
1.紫苏姜茶温热饮用效果更佳,能充分发挥其温中散寒之效,冰镇或常温饮用效果大减。
2.食蟹宜量力而行,脾胃虚弱、孕妇及风寒感冒者尤须节制,紫苏姜茶虽可辅佐,却非放纵贪食的凭仗。
3.注意个体差异。体质偏热、阴虚火旺(如常觉口干、手足心热)者,应减少姜量,饮用后留意身体反应。
4.食蟹还可配姜醋汁、温黄酒,以辛温之物中和蟹寒。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25年9月29日8版 作者:蒋晨 张群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