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馒头
编辑|江娱迟
咱们平时打开手机导航找路、点开外卖软件点餐,可能没太在意这些APP背后的门道。
但最近阿里和美团这两家巨头的动作,却悄悄把咱们的衣食住行都卷进了一场大较量里。
从9月10号起,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图突然官宣了个新功能,叫“扫街榜”,能搜附近评分高的饭馆,明摆着要进军点评圈。
这一下原本只在导航领域稳坐的高德,直接把矛头对准了美团的地盘。
其实在这之前,阿里已经动过手了。
大将蒋凡指挥着淘宝闪购跟美团外卖贴身肉搏,没想到才两个月,淘宝闪购的订单规模就追上了美团外卖干了10年的量。
现在高德又杀进来,美团的两大核心阵地,外卖和点评,一下子都腹背受敌了。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阿里手里又不是没有类似点评的产品,为啥偏偏让一个导航APP去跟美团硬刚?这就得说说高德的“隐藏实力”了。
它现在有8亿月活用户,是全中国仅次于微信、抖音、淘宝、支付宝的第五大国民级APP,每天无数人开车都得用它。
你可能从没在高德上给哪家店写过点评,但你开车往哪家店跑,脚其实已经替你投了票,哪家店常被设为目的地,哪家店就大概率更受欢迎。
这种靠真实出行数据堆出来的“推荐”,跟美团点评里可能存在的“刷分”比起来,确实多了点实在劲儿。
不过话说回来,美团的点评模式真就这么不堪吗?
咱们也得客观说,不是所有高分餐厅都是假的,确实有不少店靠口味和服务留住了顾客。
但问题是,这些年美团的赚钱逻辑摆在那儿:商家想在平台上被更多人看到,就得砸钱做广告、搞活动,跟交“线上房租”似的。
有些老板扛不住成本,只能在食材上偷工减料;还有人干脆走捷径,找人刷分,哪怕菜做得一般,只要评分高,照样有人排队。
慢慢的刷分成了灰色产业链,网红店也变成了“昙花一现”的代名词,最后吃亏的还是咱们这些消费者,明明是去吃饭,反倒成了被“消费”的对象。
再看阿里这步棋,其实打的不只是“点评战”,更是“本地生活战”。
美团手里最肥的一块肉,是线下酒旅业务,2022年一季度,这块业务的利润是外卖的两倍,到了2024年,更是成了美团利润的重要支柱。
阿里盯上的,就是这块万亿级的蛋糕。
而高德的加入,刚好戳中了美团的命门:美团靠点评赚钱,但点评的可信度在“刷分”里打了折。
高德不用跟它拼点评,直接用驾驶数据说话,简单又直接,还容易让消费者觉得靠谱,毕竟评分能刷,总没人会为了刷排名,天天开车去一家不好吃的店吧?
但站在商战之外想想,这场较量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其实是件好事。
阿里为了抢市场,已经抛出了2亿打车券加9.5亿消费券,接下来衣食住行说不定能更便宜。
对中小商家更是个转机,以前美团一家独大,商家要么交高额佣金,要么被迫参与刷分,稍微不听话就被平台“掐脖子”。
现在阿里来了,商家多了个选择,说不定街角那家没人注意的小餐馆,靠高德的推荐就能迎来新客流。
不过咱们也得琢磨琢磨:十年前谁能想到,电商APP会去送外卖,打车软件会去做点评?
现在咱们正站在互联网变化的关口,以前选餐厅靠口碑、靠运气,以后可能每一顿饭、每一次出行,都得靠算法和数据来决定,这听起来有点科幻,但已经在慢慢变成现实了。
这场“战争”不只是巨头之间的较量,更是互联网行业从“流量为王”转向“真实价值”的一个信号。
它关乎上亿人的生活选择,也关乎万亿财富的走向。
咱们既是这场变化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或许未来还会看到更多打破常规的玩法。
但无论怎么变,只要能让消费者吃得放心、花得划算,让商家活得轻松,就是好的方向。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