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AIDA邮轮公司旗下“阿依达·星辰号”和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海洋光谱号”靠泊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两艘大型国际邮轮共带来近4800名外籍游客入境,这是该邮轮港自2011年开港以来创造的单日入境外籍游客数最高纪录。
邮轮是国际市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旅游载体,被称为“水上黄金产业”。中国作为全球邮轮经济发展的新兴市场,自2023年9月全面恢复国际邮轮运输以来,邮轮旅游热度持续走高。据全国邮轮市场相关数据统计,2024年以来,中国邮轮市场呈现“V型”反转,全年母港旅客量近20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增幅明显。
政策叠加利好邮轮市场
国际邮轮竞逐中国市场,离不开日益优化的邮轮旅游市场环境,以及我国出台的一揽子“政策包”支持。
顺畅的通关体验是邮轮产业复苏的助推器。走进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T2航站楼到达大厅,刚刚下船的外籍游客正“一站式”完成外币兑换、电话卡办理等,现场还有多语种志愿者引导。“去年,国家移民管理局持续优化邮轮口岸入境政策,特别是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极大地激发了邮轮旅游活力。”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彭兆韵说。依托过境免签政策的“虹吸效应”,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正积极构建“乘邮轮来沪”与“来沪乘邮轮”双向联动的国际旅游新格局。
“爱达·魔都号”。爱达邮轮 供图
为了创造良好的出入境体验,天津东疆边检站提前分析邮轮旅客的构成特点和行程安排,针对过境、中转旅客,严格落实“京津冀144小时过境免签”“24小时过境免签”等通关便利化举措,采取提前审核、海上办理和加开临时办证窗口等多项措施。
为积极应对外籍旅客到中国旅游消费支付难的问题,天津边检站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并现场发放支付指南宣传册。上海多家金融机构安排工作人员在港口向游客介绍如何用手机进行支付,疏通外籍旅客在华消费支付“最后一公里”。
同时,我国不断优化调整外国人的来华签证政策,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截至目前,我国已对法国、德国、意大利等38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各类签证便利化措施进一步促进中外人员往来,对我国邮轮跨境旅游市场复苏回暖起到积极作用。
“政策一直是推动邮轮产业恢复发展的直接动力,与以往注重宏观指引不同,当前促进邮轮产业发展的新政更全面、更深入、更细致。”某国际邮轮公司负责市场营销的工作人员表示,尤其是在我国沿海省份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国际邮轮在我国港口靠港补给规定的落地实施,更是给予各方借势做大邮轮旅游经济的信心。
今年,蓝梦邮轮、爱达邮轮、东方国际邮轮、星旅远洋邮轮等本土邮轮公司加码母港航次部署,MSC地中海邮轮、皇家加勒比游轮等国际邮轮公司也派船奔赴中国市场。在皇家加勒比游轮国际市场负责人安吉拉·斯蒂芬看来,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等邮轮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这也是皇家加勒比部署大船和新船至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皇家加勒比一如既往看好中国邮轮市场前景。
不同于疫情前我国邮轮市场由国际邮轮巨头占主导地位,如今本土邮轮也有了较强的市场表现力,以超70%的市场供给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差异化的产品和创新文化主题航线让本土邮轮展现出更大的市场活力。基于以爱达邮轮为代表的本土邮轮的亮眼表现,多家研究机构认为,中国邮轮产业正展现出巨大活力与潜力。
年轻一代成为邮轮主要消费群体
一度被打上“老年专列”标签的邮轮旅行,如今在社交媒体收获的却更多来自年轻人的满屏夸赞和各式攻略。无需规划行程准备签证,拿上护照说走就走;免去舟车劳顿,睡到自然醒后去甲板上悠闲地吹吹海风……相较于传统跨境游方式,邮轮旅行主打“吃住行”一站式体验,从无边泳池到甲板跳伞,从24小时餐厅到绝美海景房,兼顾“躺平”和“出片”这两大旅行需求的特性,契合当下很多年轻人的消费偏好。
根据皇家加勒比邮轮的预订数据,2024年航次预订的客人平均年龄与2019年同期相比降低了2.6岁,25—55岁的预订客人占比增长20%,越来越多的X世代和千禧一代正准备开启人生中首个邮轮假期,年轻一代正在成为邮轮旅游的重要消费群体。对此,不少邮轮公司正加快调整运力布局、创新服务产品,以期提升服务体验、吸引更多年轻游客。
乘客在“爱达·魔都号”上欣赏节目。爱达邮轮 供图。
年轻游客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旅行体验,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才能够赢得“新势力”的青睐。优质供给牵引需求,“海洋光谱号”提供多达30多种娱乐活动,既有如甲板跳伞、甲板冲浪、海上碰碰车、海上攀岩等肾上腺素飙升的运动项目,也有多元化的大秀演出、音乐派对、社交活动以及舒适的住宿体验、丰富的餐饮选择,与年轻一代游客的兴趣和偏好高度契合。
据了解,4月24日,皇家加勒比游轮宣布“海洋光谱号”推出全新创意餐厅“仙境坊”,以经典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为灵感,打造沉浸式的海上餐饮体验,这一举措无疑回应了年轻人对多元文化、高品质生活方式的期待。同时,多样化的航线选择和岸上游活动,也满足了年轻人对于冒险和探索不同目的地的兴趣。
“海洋光谱号”新推出的“仙境坊”以经典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为灵感。皇家加勒比游轮 供图
年轻消费者对旅行中的情感价值和文化体验往往具有更高的要求。“作为真正‘懂中国’的本土邮轮,爱达邮轮充分发挥本土化优势,不断强化自身品牌特色,进一步深化‘邮轮+文化’创新模式,深度挖掘中国文化内涵,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邮轮产品和体验,形成差异化竞争。”爱达邮轮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下,“爱达·魔都号”正在举办“念念敦煌,春日漫游”春季主题活动,游客可以欣赏第二期《念念敦煌:数字敦煌走进爱达邮轮》海上艺术展,感受敦煌美学的千年变迁。今年暑期,爱达邮轮还将推出“哪吒闹海”夏日主题活动,融合经典动画《哪吒闹海》,把经典动画IP融入邮轮体验场景中,通过亲子舞台剧、电影联映、角色巡游等多种活动形式,让传统文化在海上焕发新的生命力。除常规航线外,爱达邮轮还创新推出民歌主题航次、茶文化主题等多种文化主题航次,以丰富宾客在邮轮旅行中的文化体验。
消费模式转变 游客更注重体验感
“疫情之后,中国邮轮市场正处于航线逐步恢复和客群消费模式转变的叠加发展阶段。”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炜航介绍,邮轮客群消费的最大变化是不再热衷到日本、韩国“买买买”,而是更注重旅游体验和感受,这对邮轮上的消费场景和岸上游安排,从产品到服务,既是挑战也是新一轮的机遇。
“地中海荣耀号”的岸上游行程提供多种观光线路,满足不同客群的游玩需求。地中海邮轮 供图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邮轮发展首席研究员谢燮认为,2025年是中国邮轮市场商业模式再造的关键时期。在他看来,疫情前,中国邮轮游客到目的地购物是一个重要选项,由此形成了旅行社低价揽客、目的地购物覆盖旅行社成本的商业模式。疫情后,中国邮轮游客将目的地体验排在第一位,小众、个性化、定制化的目的地产品更受青睐。邮轮公司与旅行社的合作模式须发生改变,二者合力服务好游客岸上游行程将成为重点,也将重构中国邮轮市场的商业模式。
邮轮增加,游客更多,产品更丰富,对于中国邮轮旅游的未来,业界充满期待。郑炜航认为,我国邮轮行业在奔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还需全产业链发力。尤其是建立以港口服务、总部经济、购物消费、餐饮住宿、休闲旅游等邮轮相关服务为特色的现代邮轮旅游服务业要素集聚区,并探索建立针对邮轮船供物资专项通关制度和操作流程,支持本地企业积极有序参与国际邮轮企业物资供应。
同时也需看到,中国邮轮经济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本土邮轮仍然处于学习、消化、提高阶段,在船队管理、产品规划和定价、客群定位、品牌建设、销售渠道构建、采购标准和体系、信息化智能化体系、船员和岸基队伍建设等方面仍需努力。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国邮轮市场大有可为。
作者丨记者 李思颖
责编丨翟慧
审核丨连萌
监制丨陈林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