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扬言要让中国向世界道歉的阿丘,被央视除名后,如今活成了这样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杨磊

编辑| 姜召

初审| 刘洪

——【·前言·】——

还记得那个在央视舞台上用各地方言侃侃而谈的主持人阿丘吗?

他曾经是多少观众眼中的"央视名嘴",凭借一口地道的方言和接地气的主持风格,在央视这个平台上风光无限。


谁能想到,这个曾经站在聚光灯下的男人,会在疫情期间说出那句让无数国人寒心的话——"中国应该向世界道歉"。

如今56岁的他,丢了工作,散了家庭,当年的荣耀早已成了过眼云烟。


一个人怎么就能从万众瞩目走到众叛亲离呢?

从棉纺厂工人到央视主持人,这张嘴成了他的通行证

阿丘这个人,出身真的很普通。

他从小就跟着家里人到处搬家,东一个城市西一个地方,居无定所的日子让他这个孩子变得特别内向。

别的小孩在外面疯玩,他就喜欢躲在角落里听大人们聊天。


这种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活给了他一个意外的收获——他学会了好多种方言。

广东话、四川话、东北话,只要在哪个地方待上一段时间,他就能把当地话说得有模有样。

大学毕业那年,阿丘被分配到了一家棉纺厂。


穿着工作服在车间里干活的日子,对一个有想法的年轻人来说实在太难熬了。

下班后他就躲在宿舍里写剧本,一写就是大半夜。

那时候的他眼睛里有光,觉得自己肯定不会在这个厂子里待一辈子。


机会真的来了,南宁艺术剧院看中了他写的剧本,直接把他挖过去当编剧。

从工人到编剧,这个跨度不算小。

编剧干了没多久,阿丘又琢磨着往主持人方向发展。


他那张嘴确实有天赋,会说各种方言这个特长在主持行业里太吃香了。

南宁电视台把他调过去当主持人,这算是他职业生涯的真正起点。

地方台的舞台对他来说只是个跳板,他的目标一直盯着更大的平台。


2003年那次选拔,让他一脚踏进了央视的大门

央视在2003年搞了一次主持人选拔,全国各地的主持人都挤破头想进去。

阿丘也去了,带着他那口能随时切换的方言和多年积累的主持经验。

选拔现场竞争激烈得很,但阿丘就是有这个本事,他用不同的方言讲故事,把评委逗得哈哈大笑,又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播新闻,这种切换自如的能力让他脱颖而出。


进了央视之后,阿丘的事业算是彻底起飞了。

他主持的节目收视率一路飙升,观众就爱看他用方言讲那些接地气的故事。

在央视这个平台上,他成了真正的"名嘴"。


走在大街上都有人认出他,找他签名合影。

那些年他有多风光,后来就有多凄凉。

糟糠之妻徐环宇,被他一脚踢开

阿丘能有今天的成就,背后有个女人功不可没,她就是徐环宇。

当年阿丘还在棉纺厂当工人的时候,徐环宇就看上了这个内向但有想法的男人。

她爸妈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觉得一个厂里的工人有什么前途。


徐环宇就是认准了阿丘,不顾家里反对嫁给了他。

婚后的日子,徐环宇把自己的事业全放下了,一心一意在家里当他的后盾。

阿丘在外面打拼,她在家里把家务、孩子全包了。


他半夜写剧本,她就在旁边陪着,给他泡茶递水。

阿丘每一次职业上的跨越,背后都有徐环宇默默的支持和付出。

她以为自己的牺牲会换来一个美满的家庭,谁知道等来的却是背叛。


阿丘红了之后,整个人都变了。

他开始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太精彩,家里的黄脸婆越看越不顺眼。

有记者拍到他跟一个年轻的女大学生出双入对,那个女孩比他小了快二十岁。


消息传出来,舆论炸了锅。

徐环宇看到那些照片和报道,心都碎了。

她问阿丘要个说法,这个男人居然理直气壮,说什么感情变了没办法。


离婚的时候,徐环宇什么都没多要,她只是想赶紧结束这段让她痛苦的婚姻。

陪他从一无所有走到功成名就,最后却被一脚踹开,这种遭遇让多少人为她不值。

阿丘倒是潇洒,迅速跟那个女大学生好上了,该吃吃该喝喝,完全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那张嘴立下的功劳,也被那张嘴全毁了

阿丘这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会说话,但也正是这张嘴,把他彻底毁了。

疫情刚开始那会儿,全国上下都在齐心协力抗疫,医护人员在一线拼命,老百姓在家里自觉隔离。

就在这个时候,阿丘在网上发了一条让人看了直冒火的言论。

他说中国应该向全世界道歉。

这话一出来,网友们都炸了。


凭什么要道歉?

中国做错了什么?

疫情是天灾,每个国家都在面对,中国政府和人民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去控制疫情,到他嘴里就成了该道歉的事?


更气人的是,他这话说得还挺理直气壮,好像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似的。

网友们纷纷截图转发,骂声一片。

大家扒出来他之前的一些言论,发现这人平时就有点崇洋媚外的倾向。


在国外品牌面前各种夸,说到自己国家就是一副挑毛病的样子。

这次疫情言论只不过是把他的真实想法彻底暴露出来了。

央视的反应很快,直接把他除名了。


这个处理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一个公众人物,特别是央视主持人,发表这种不当言论,那就是自断前程。

阿丘想解释,想道歉,都已经晚了。

央视的大门对他关上了,其他平台也没人敢用他。


一夜之间,他从"央视名嘴"变成了过街老鼠。

56岁的他,活成了一个笑话

被央视除名之后,阿丘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没了工作,没了收入来源,之前赚的那些钱也经不住折腾。

他想复出,想重新回到镜头前,但观众不买账,平台不敢用。


他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想挽回形象,评论区全是骂声。

那个当初被他包养的女大学生也跑了。

女人现实得很,你有钱有地位的时候她陪你,你落魄了她转身就走。


阿丘这才明白什么叫人走茶凉,什么叫墙倒众人推。

想起当年被他抛弃的徐环宇,那个真心对他好的女人,他有没有后悔过?

现在的阿丘56岁了,事业没了,家庭散了,朋友也疏远了。


他住在一个普通的小区里,偶尔被人认出来,换来的都是指指点点。

当年在央视舞台上意气风发的样子,如今想起来像做了一场梦。

他用自己的方言天赋走上了高峰,又用自己的那张嘴把一切都毁了。


有人说他活该,出轨抛妻这种事本来就该被唾弃,更何况还发表那种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论。

也有人说他可怜,从高处跌落的滋味确实不好受。

不管别人怎么看,阿丘现在的日子确实过得很狼狈。


他没有了往日的风光,没有了舞台,没有了掌声,只剩下一个人在小房子里回忆过去。

公众人物的嘴,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

阿丘的例子给很多人敲响了警钟。

你当了公众人物,就要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负责。

台上光鲜亮丽,台下就更得注意自己的言行。


私德有亏的人,早晚会栽跟头。

阿丘婚内出轨,抛弃糟糠之妻,这种事传出来就已经让他的形象大打折扣了。

公众人物的影响力很大,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


阿丘在疫情期间那番言论,不仅伤害了无数人的感情,更是把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他以为自己说的是"大实话",是"独立思考",实际上就是立场不对,屁股坐歪了。

央视为什么要除名他?


就是因为这种人不配站在那个平台上。

央视代表的是国家形象,每个主持人都是国家的脸面。

你在这个位置上发表不当言论,那就是在砸央视的招牌,砸国家的脸。


这种事,零容忍。

阿丘倒下了,但教训留下了。

那些还在台上的公众人物,那些想走这条路的年轻人,都该好好看看阿丘的下场。


才华可以让你站上高峰,但人品和立场决定你能站多久。

没有底线的人,迟早会摔得粉身碎骨。

结语

阿丘的故事说到底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他靠那张会说方言的嘴闯进央视,又因为乱说话把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全搭进去了。


56岁本该是人生的成熟期,他却活成了一个反面教材。

徐环宇当年的付出换来的是背叛,网友们的支持换来的是失望,央视给的平台被他自己毁掉了。

人生这场戏,他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往后的日子,他只能在回忆里找安慰,在后悔中度日了。

这样的结局,说不上可怜,只能说是自作自受。

信息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官方人事公告及公开报道

《中国电视报》历年主持人专访档案

新浪娱乐、腾讯娱乐等门户网站公开报道(2003-2020)

社交媒体平台公开言论记录及舆情分析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娱乐   中国   央视   世界   环宇   方言   疫情   言论   名嘴   主持人   日子   人物   棉纺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