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那个夜里,中国商务部一纸公告,欧盟白兰地被狠狠"开了刀",最高征税34.9%。
这一下子可把欧洲人给整懵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事儿的起因,居然得从几千里外的越南那档子事说起。
中国这次为啥出手这么快?后面还有啥大招等着?
作者-F
越南一"变脸",中国立马就不客气了。
多战线一起上,白兰地只是开胃菜。7月4日商务部那个公告,时间卡得死死的。就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专挑欧盟最疼的地方下手。
要知道,法国白兰地在中国市场那叫一个风光。2024年中国进口的欧盟白兰地里,九成以上都来自法国。保乐力加、轩尼诗这些大牌,靠着中国市场一年能赚走全球销售额的近10%。现在好了,34.9%的反倾销税就像一道闸门,直接把这些法国酒庄的财路给卡住了。
不光是白兰地挨刀,不锈钢产品的反倾销税也延续了,30多个国家一个都跑不了。这哪是单纯的贸易争端啊,明明就是在给全世界上课:谁想拿中国当垫脚石,先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分量。
更绝的是时机选择。特朗普那边还在磨刀霍霍,威胁要对各国征收高额关税,中国这边已经抢先下手了。就像下象棋一样,别人还在思考,你已经把车马炮都摆好阵势了。
商务部的这套组合拳,打得欧盟措手不及。法国酒庄的股价当天就"跳水",那些平时高高在上的酒庄老板们,现在估计比谁都着急。毕竟中国市场丢了,就等于丢了四分之一的生意。
说起来,这事儿还得怪越南。要不是他们先"背刺",中国也不会这么快就对欧盟动手。
越南这回是真的把中国给惹毛了。
想当年,咱们帮着越南修铁路、搞建设,那叫一个掏心掏肺。中国企业在越南投资了多少钱?培训了多少技术工人?这些年来,越南能有今天的发展,中国功不可没。
结果呢?人家转头就投靠了美国。7月2日那个协议一签,中国货走越南到美国的路就被彻底卡死了。什么叫卸磨杀驴?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协议内容更是让人气不打一处来。美国对越南直接出口的商品收20%关税,但要是发现里面掺了第三国的货,税率直接翻倍到40%。这第三国指的是谁?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越南工厂里六成的电子零件、八成的塑料原料都是中国给的,现在关税一变,中国企业要么多掏钱,要么干脆别玩了。这不就是要把中越这些年建立起来的产业链给拆散吗?
更要命的是,越南这么做还伤了自己。没了中国的原料和设备,越南的生产成本蹭蹭往上涨。想从其他地方采购?价格高不说,质量还不一定有保障。难怪有人说,远亲不如近邻?有时候近邻还不如陌生人呢。
越南的算盘打得啪啪响,以为能两边讨好。结果美国那边没得到多少好处,中国这边倒是彻底得罪了。这叫什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越南这一出,给中国上了一课。这回对付欧盟,中国学聪明了,不等你先动手,我就提前出招。
中国这次的反应速度,连欧洲人自己都没想到。
其实白兰地的调查早在4月份就该出结果,中国硬是等到了7月5日。为啥要等?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那就别怪咱不客气了。
欧盟这些年对中国那叫一个暧昧。一会儿说要合作共赢,一会儿又跟着美国起哄。特别是在电动汽车这事儿上,法国冲在最前头,非要给中国汽车加关税。德国那边明明反对,结果还是被法国给拖下水了。
这招"时间差"用得真是妙到家了。特朗普那边还在琢磨怎么收拾欧盟,威胁要征收更高关税,中国这边已经抢先一步把欧盟给敲打了。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高手过招,你还在蓄力,人家已经出招了。
法国那些酒庄老板们,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中国市场占他们出口的四分之一,这一刀下去,够他们疼个够呛。轩尼诗、马爹利这些大牌子,以前在中国那叫一个风光无限,现在好了,价格一下子贵了三成多,还怎么跟其他品牌竞争?
更要命的是,这还只是个开始。汽车关税这张牌还捏在手里呢,随时能甩出来。德国那些豪华车品牌,现在应该比谁都紧张。奔驰、宝马、奥迪,哪个不是靠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中国商务部还特别"贴心"地表示,愿意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话说得客客气气,但手里的刀可一点都不含糊。这就是高手的风范,能文能武,收放自如。
从越南到欧盟,中国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全世界都看明白了一件事。
这场博弈,早就不是简单的买卖生意了。
每笔订单背后都有政治标签,每个选择都得承担后果。想着两边讨好的那套把戏,在中国这儿已经行不通了。就像玩扑克牌,你不能既想赢这边的钱,又想讨好那边的人。
美国那套"胡萝卜加大棒"的老招数,碰上中国的"先发制人",效果大打折扣。特朗普还在威胁要对全世界征税,中国已经开始精准打击了。这就像下围棋,你还在考虑大局,人家已经开始吃你的子了。
谁还想着搭中国的顺风车又要给美国当马前卒,这回算是看清楚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越南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想两边都不得罪,结果两边都得罪了。
全球贸易的新规则正在重写,中国不再是那个只会埋头苦干的老实人了。该出手时就出手,该亮剑时绝不含糊。过去是"有理说理,无理也得让三分",现在是"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更关键的是,中国现在有这个底气。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龙头,14亿人的大市场,谁敢小瞧?欧盟那些国家,哪个不想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现在好了,想要好处,就得遵守规则。
从白兰地到不锈钢,从越南到欧盟,中国这一连串动作就像连环套,环环相扣。告诉全世界一个道理:合作有合作的样子,背叛有背叛的代价。
接下来还会有谁"躺枪"?这就看谁还敢继续踩中国的红线了。在这场全球贸易的大棋局里,每个人都得想清楚自己的位置。
从越南的"前车之鉴"到欧盟的"当头一棒",中国这波操作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
过去总说"和气生财",现在看来,有时候"先礼后兵"更管用。在全球贸易这个大棋局里,谁还想着脚踩两只船,恐怕要重新算算账了。
这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还会有哪些国家"躺枪",就看谁还敢继续踩中国的红线了。贸易战打到今天,靠嘴炮、靠表态都没用。有实力,才有话语权。
你觉得下一个被"敲打"的会是哪个国家?这场贸易博弈最终会演变成什么样?
更新时间:2025-07-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