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犀哥这篇财经评论,主要来聊聊白酒行业现在的情况,白酒现在降温,真的是突然发生的吗?

这更像是老毛病攒久了,终于爆发了,这里边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经销商压货那套畸形玩法,这些年一直藏在行业热闹的表象底下。

过去十年白酒多火啊,买酒跟炒股似的,越涨越有人抢,经销商们摸透了大家“越涨越买”的心思,故意囤着货不卖,制造“这酒稀缺”的假象,逼着价格一路往上走。
这套“囤货抬价”的戏码演了好几年,结果就是市场上的酒越积越多,看着热闹,其实早脱离了真实需求,全是虚火。
等后来消费端没人买了,这套逻辑一下就崩了,库存堆得快到警戒线,经销商们没办法,只能亏本甩货换钱,一甩货,价格直接雪崩。

截止到8月底,20家上市白酒企业的库存总资产快1700亿了,有些企业的酒,就算不生产,光卖库存都得卖6年,去库存成了全行业的难题。
这种渠道乱象早违背了做生意的规矩,以前价格疯涨,根本不是酒多好,就是泡沫吹大了,现在降温,不过是泡沫破了,行业得为之前的不理性付出代价,这没啥好说的。

要是说行业本身的毛病是根儿上的问题,那消费端的变化,就是把这问题更快暴露出来的推手。
现在的白酒市场,正碰上年轻人不买账、消费场景又变少的双重打击,以前那套赚钱的法子,早不管用了。

年轻人的口味变得太明显了,18到30岁的人里,喝白酒的只占8%,比五年前少了15%,现在大家都追求健康、喜欢多样的口味,年轻人更爱喝果酒、低度酒这些口感软和、适合朋友小聚的酒,白酒那股辛辣劲儿、还有老一套的“仪式感”,根本吸引不了他们。
更要命的是,以前喝白酒的场合也少了,三季度国内白酒的消费场景比去年少了23%,像结婚办酒、商务请客这些以前最能卖酒的场合,需求直接降了近三成。

就连国庆、中秋这种本该卖酒的旺季,动销都比去年跌了15%到20%,没人买了,行业自然就没了增长的劲儿。
这种变化不是暂时的,是大家消费想法真的变了,白酒行业以前靠“撑面子”“送礼品”赚钱的日子,正在慢慢过去。
现在消费者更看重酒本身好不好、值不值这个价,这种趋势只会让行业淘汰那些没真本事的品牌,一点都不含糊。

面对酒价跌、业绩差、库存多这三件头疼事,白酒行业该咋走出困境呢?不少人觉得,酒价降下来,大家就会买了,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白酒以前卖那么贵,不光是酒本身值钱,更多是因为它能撑面子、当礼品,现在这层附加值没了,光便宜,大家也不一定买账。
行业要想好转,首先得解决库存问题,酒企不能把压力全推给经销商,自己得主动调整生产,别再盲目酿酒了。
还得优化渠道,比如用数字化的办法,让酒能更直接地卖到消费者手里,减少中间环节的库存,别让酒都堆在仓库里。

更重要的是,行业得放下“酒能当投资品”的想法,重新回到“卖酒给人喝”的本质,白酒企业得跳出老思维,一方面把酒的品质做好,挖掘酿酒工艺的价值,靠口感留住人。
另一方面得跟上年轻人的需求,开发他们喜欢的产品,拓展家庭自饮、朋友小聚这些日常场景,让白酒从“高端礼品”变回“日常能喝的酒”。

其实这次行业降温,看着是危机,也是转机,它把“白酒只涨不跌”的神话打破了,逼着企业改掉坏毛病,升级自己。
以后的白酒市场,再也不是随便卖就能赚钱的时代了,得靠品牌、靠产品、靠创新才能活下去,那些能正视自己的问题、跟着消费趋势走的企业,才能在这场变革中活下来,让行业慢慢好起来。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